↑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1279年,攻占南宋都城,完成全国统一的是(  )

    A. 铁木真   B. 忽必烈   C. 陆秀夫   D. 文天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郑和从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他的船队最远到达了(  )

    A. 印度洋西海岸       B.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 波斯湾和红海沿岸   D. 苏门答腊和爪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  )

    A. 秦朝   B. 东晋   C. 隋朝   D. 元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这项水利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长城   C. 灵渠   D. 大运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唐朝前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西北、西南等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友好而密切的联系,与唐朝的关系被喻为“和同为一家”的是 (  )

    A. 吐蕃   B. 天竺   C. 匈奴   D. 回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在杜甫《忆昔》这首诗中“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辽、宋、夏、金时期最突出的历史阶段特征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建立了西夏政权的是(  )

    A. 契丹族   B. 党项族     C. 女真族   D. 蒙古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是(  )

    A. 南北朝   B. 唐朝   C. 南宋   D. 明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宋元时期的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开辟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 唐朝      B. 五代   C. 宋朝            D. 元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印刷术、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在北宋时期由匠人毕昇发明的是(  )

    A. 活字印刷术   B. 造纸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明太祖实录》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于重刑” 。明太祖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 加强君权,巩固统治   B. 废丞相,设三司

    C. 设置三省六部制   D. 创立殿试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清朝大臣胡中藻因在诗中写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而被杀,这件事反映的是(  )

    A. 焚书坑儒   B. 八股取士   C. 厂卫制度   D. 文字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  )

    A. 册封达赖喇嘛   B. 设置伊犁将军

    C. 设置驻藏大臣   D. 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毛泽东曾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 吸取隋朝教训,重视发展生产   B. 在会宁称帝

    C.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D. 建立元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故事出自文学作品(  )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西游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们从大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元文类》卷4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我们中国过去的”的考试制度指的什么制度?该制度开创于哪一朝代?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感慨?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历史现象对唐朝统治的巩固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列举元朝在中央设置的行政机构。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从元世祖对制度创新的举措中得到的启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传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温家宝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中日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对两国、对亚洲、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新浪网·新华社北京(2009年)11月11日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遣唐使来华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到达中国?他们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1分)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哪里? 他的东渡有什么历史意义?他具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倭寇”是在什么时候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当时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人民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他取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面对曾经一度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后多次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的日本,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黄河流域曾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中心,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我国南北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请回答问题。

    (1)“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什么时期?

    (2)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促使商业的繁荣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哪里?为了便于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代在主要港口专门设立了什么机构?随着商贸的繁荣发展,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的名称叫什么?

    (3)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当时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什么?形成于宋代的主要戏曲表演形式是什么?

    (4)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