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7 题,其中:
单选题 31 题,选择题 4 题,非选择题 2 题
简单题 25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1 题
  1.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A. 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B. 缺乏创新和逻辑

    C.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D. 与农业息息相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 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 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 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 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随子”这是封建社会里束缚女性自由的纲常信条,对此持明确反对态度的人物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卢梭说:“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可见,卢梭主张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人非工具

    D.社会契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 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 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 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 存天理,灭人欲

    B. 格物致知

    C. 致良知

    D. 发明本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提写“万世师表”的匾额,主要是为了表彰孔子对中国古代

    A. 政治思想的贡献

    B. 伦理道德的贡献

    C. 哲学思想的贡献

    D. 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仁者爱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学派是

    A. 法家

    B. 儒家

    C. 墨家

    D. 道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有

    A.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B. “以德服人”

    C.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D. “克已复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顾炎武的某些思想,被后人归纳为一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名言,即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 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B. 墨家学派─荀子

    C. 法家学派─韩非子

    D. 儒家学派─孔子孟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明确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家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下列人物中宣扬“心外无物”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果你生活在西汉时期,有可能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是

    A. 听孔子讲学

    B. 在太学里学习“五经”

    C. 在书院里听“二程”兄弟讲授理学

    D. 接受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一图是一幅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人物肖像画,画中人物表情严肃冷酷给人一种威慑感,这位人物对应的思想派别最有可能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

    A. 孔子、孟子、荀子

    B. 程颢、程颐、朱熹

    C. 陆九渊、王守仁、李贽

    D.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代表有助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有

    A.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孔子:“克己复礼”

    C.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 董仲舒:三纲五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①社会正处于巨变时期

    ②各国竞争与政治变革的需要

    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④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家是

    A. 苏格拉底

    B. 普罗泰戈拉

    C. 卢梭

    D. 但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以下历史事件中,以法国为中心展开的是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莎士比亚说:“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句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 蒙昧主义

    B. 禁欲主义

    C. 理性主义

    D. 人文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孟德斯鸿认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这句话体现的是

    A. 人民主权说

    B. 开明君主制

    C. 社会契约论

    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启蒙思想家中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的是

    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卢梭

    D. 康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是拉斐尔所画圣母像,他笔下的圣母充满人性和母爱,该图体现了当时的

    A. 蒙昧主义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

    C. 理性主义思想

    D. 浪漫主义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宗教改革后在德国出现的新教派是

    A. 路德教

    B. 清教

    C. 加尔文教

    D. 天主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于

    A. 智者学派

    B. 启蒙运动

    C. 文艺复兴

    D. 宗教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B. 资本主义萌芽

    C.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

    D. 思想家们的努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完成了一个漫长的进程,并且把这一进程推到顶点,在这一漫长的进程中,古代思想在中世纪得到恢复和吸收。”“古代思想”主要是指

    A. 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

    B. 中世纪神学思想

    C. 中国的儒家思想

    D. 人文主义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A. 宣传发展了人文主义

    B.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C.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D. 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列关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研究主题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

    B.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 热衷于考察和认识社会问题

    D. 提出“知识就是道德”的伦理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梦溪笔谈》曾描述如下现象:“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造纸术的发明

    B. 指南针的应用

    C. 印刷术的进步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

    A. 《诗经》

    B. 《春秋》

    C. 《韩非子》

    D. 《礼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 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 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 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

    B. 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

    C. 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

    D. 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称他为“亚圣”,并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观点中,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思想基础的是

    A. “奖励耕战”

    B. “崇尚自然”

    C. “民贵君轻”

    D. “无为而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①儒家学派主张“仁”与“礼”;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大凡自正心诚意以及乎天下,则其本领便大。……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仁义礼智,性之大目,皆是形而上者,岂可分也!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①和②的主张分别是谁提出的?

    (2)简要概述材料二中朱熹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传统儒学持什么态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思想流派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其他主张。

    (3)材料三反映孟德斯鸠的什么主张?这一主张有何积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