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0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材料中的“地主”和后世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在于(   )

    A.拥有世袭统治权             B.所属土地可以买卖

    C.尊重上级的权威             D.属下人民归其管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学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随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但明中后期又出现了严嵩、张居正把持朝政的现象。这表明(   )

    A.宰相制度一直都存在

    B.皇权曾一度削弱

    C.内阁权力失控

    D.君主集权强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封建政治制度日趋衰落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古希腊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某人行为威胁到城邦民主,公民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投入陶缸中。如果这个人得票超过6000,就表示多数通过,将他逐出国门10年。期间,被放逐者的公民权和财产权保留,期满后自动恢复。这一制度表明雅典城邦(   )

    A.民主性、人文性与盲目性并存

    B.人文关怀高于法律惩处

    C.公民都有理性判断

    D.公民大会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公元前4世纪,雅典官员在任职前要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还要在一年的任期内接受公民大会10次的信任投票,在任期结束时还要接受账目审计。这些规定直接作用是(   )

    A.维护民主制度        B.体现法治精神

    C.实现轮番而治        D.防止权力滥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表明罗马法(   )

    A.维护平民利益

    B.保护私有财产

    C.袒护贵族特权

    D.具有人文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621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来觐见国王詹姆士一世时,他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这反映了此时的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

    B.议会对国王形成了制约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完全激化

    D.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这说明英、法、德三国(   )

    A.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B.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C.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D.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评说的美国精神与形象主要源于(   )

    A.联邦制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两党制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学者认为,杰斐逊的名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奠定了美国民主和宪法的基础。这一结论的依据是美国1787年宪法(   )

    A.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             B.重视分权制衡

    C.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             D.建立了责任内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

    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和政权反复交错变化的特点

    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

    ③民主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是其趋势是不可阻挡

    ④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深受君主立宪制思想的重要影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威廉二世(1888年继位)时期,德国对军队及其价值观的羡慕和崇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致许多企业家大致按照军队方式经营生产…… 富有的资产家们在贵族军官中间为自己的女儿寻求女婿…… 以便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反映出德国(   )

    A.是军人专制的政体               B.军国主义氛围浓厚

    C.民众普遍崇尚战争               D.新旧阶层进行联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   )

    A.英国、日本——原生型     B.德国、美国——感应型

    C.法国、美国——次生型     D.中国、日本——感应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从文明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为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②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

    ③西学传入,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思想、旧观念受冲击

    ④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中国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世纪末,外资银行开始落户北京东交民巷。1896年,盛宣怀在《自强大计折》中提出:“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上述言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列强已控制中国的政治中心

    B.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C.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   )

    A.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

    D.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12年5月,同盟会成员戴季陶在文章中写道:“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炳麟阿权,杀!”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并未下令追捕戴季陶。据此可以推断(   )

    A.民国初年,国民党与袁世凯存在着激烈冲突

    B.辛亥革命后,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C.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坚决反对

    D.辛亥革命后,大众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

    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历史学家杨奎松在《中间地带的革命》中指出“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 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这说明五四运动之前(   )

    A.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甚微

    B.知识分子希望用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

    C.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全面

    D.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下列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作者认为,五四运动(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民族意识觉醒下的斗争

    ④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被讥笑为“绵羊脑袋”。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左图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材料一中右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三省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设置有何目的?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官阶和俸禄均以“衡”的单位“石”来表示。到了汉代逐渐将官阶与俸禄分成两种方法表示,官秩(“秩”为官员等级标准,“禄”为官员的报酬)以“石”表示,如万石、二千石等;官俸则用“量”的单位“斛”来计算,如最高秩万石月俸三百五十斛等。

    在隋唐时期官员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两种。隋代官员的俸禄分京官、外官两种支付标准。京官按品级,外官按州、郡、县的等级计户食禄。除俸禄外还有职分田,以品为差,由一顷至五顷不等。

    至于宋代则因货币的广泛流通,俸禄多以钱币计算。百官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各种补贴,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而元代官员俸禄以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支付,地方官俸禄中无实物部分,但却享有职田收入,作为俸禄的补贴。

    到了明代则实行折色俸禄制,即以米为单位折算成钞、钱、布、银发给百官,并以货币为主。而清代官员俸禄是银米兼支,但以银为主。京官有俸银、禄米,外官有养廉银。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初,美国人的烈性酒饮用量大得惊人:相当于现今人均用量的三倍。任何社交场面,若无狂饮,则不足以尽兴。到美国访问的欧洲人对美国人“每隔半小时至数小时便喝些酒的习惯”都表示惊讶。节酒运动就是针对这种酗酒现象而兴起的。它开始时是一种地方性的宗教和道德改良行动,到1830年代就形成了全国性的声讨运动。英国和美国的节酒运动都与工业革命同时发生,这决不是偶然的历史巧合。许多雇主为了培养工人的纪律性和坚定性,都支持节酒运动,有的还明令禁止其雇工在工作时或下,班后饮酒。1846年,缅因州第一个通过了禁售烈性酒的立法,此后十年有15个州通过同样的立法。从1830年到1850年,人均酒精消耗量下降了四分之三。而在同一,时期,咖啡和茶叶的人均消费量则增加了近一倍。这些思想变化是同人们的劳动道德观,如自制、遵守时间和忠实可靠相联系的,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摘编自李慧《美国禁酒运动的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合适的角度对节酒运动进行合理的解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