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7 题,其中:
选择题 35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5 题
  1.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伽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A. 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 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D. 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长远来看,在这一变化中受益最多的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美国        D.英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出现于。(   )

    A. 冶金业   B. 交通业

    C. 棉纺织业   D. 采矿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隋唐时期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其表现是(   )

    A. 耦犁的推广   B. 耧车的发明

    C. 耕耙耱技术的形成   D. 曲辕犁的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大批美洲国家的独立          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新兴工业城市的大量出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C. 鸦片的大量流入进而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迪亚士在谈及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A. 传播宗教,发展信徒   B. 推进近代的工业文明

    C. 弘扬欧洲的科学精神   D. 普及西方的民主政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63年,洛克菲勒开办了一家小炼油厂,1870年,通过内部合并成立标准石油公司,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的公司就吞并了20多家炼油厂,控制了美国90%以上的炼油业,1882年,它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托拉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生产和资本出现高度集中的趋势   B. 市场扩大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C. 科技是促进石油工业发展的动力   D. 石化工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 小农经济   B. 精耕细作

    C. 铁犁牛耕   D. 自给自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西班牙的大型帆船航行到了中国的港口,带来了非洲人在南美采集的银矿;西班牙的商人们则从墨西哥的中间商那边买到了中国的丝绸;而寻找消遣方式的有钱人,纷纷开始点燃从美洲进口的烟叶。据此可知“巨大改变”包括

    ①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②人们的物质生活种类增加

    ③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④欧洲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田庄

    A.主要从事商业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D.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中的农田灌溉工具是

    A. 翻车   B. 筒车   C. 水排   D. 风力水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说法符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点的是 (     )

    ①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 经营方式是“男耕女织”

    ③ 生产主要是满足家庭生活需要     ④自耕农无需承担国家的赋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此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这一现象出现在商周时期          

    B.这一现象随着铁制农具的使用而消失

    C.这一现象的消失是历史的进步

    D.这一现象的出现给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关于土地兼并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是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②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收入 

    ③土地兼并的加剧使自耕农纷纷破产,两极分化激烈,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④历代统治者都严格禁止土地兼并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宋代起,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乐于接受这一经营方式     B.农民的生产自主性大为加强

    C.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D.土地兼并造成大量无地农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引文反映出来的信息正确的有

    ①耕的是“王田”

    ②纺的是棉布

    ③反映出“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④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地位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中国是最先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B.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C.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D.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元朝时期将工匠编入专门的“匠籍”,称做“匠户”,规定其身份世袭,不得脱籍改业;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允许班匠以银代役;清顺治年间宣布废除“匠籍”。上述变化(    )

    ①体现出古代官营手工业管理体制的调整

    ②使统治者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征调各类工匠 

    ③反映了官营手工业者人身依附关系的日趋松弛

    ④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有(  )

    ①工匠技术水平②出现劳务市场 ③存在失业现象 ④实行计日工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②自耕农经济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中国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有市无城五个发展阶段。其中“城区即市区”普遍开始出现于哪一时期?(    )

    A. 秦汉时期   B. 唐安史之乱以后

    C. 北宋   D. 明清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强调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重农”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其根本原因是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

    B. 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 其作用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D. 重农的结果是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材料中“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指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D.闭关锁国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如图为我国古代某朝引进的粮食作物,与该作物同时代的经济现象是(    )                         

    A.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

    B.纸币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C.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西方学者认为,明中期以来,中国占有世界市场一半左右的白银,它们大多来源于向西方出口商品,而欧洲的白银则主要来自美洲殖民地。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                  (   )

    ①新航路开辟   

    ②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③闭关政策防止了白银外流

    ④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重要阶段,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工业革命的逐步扩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欧洲人把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大发现”主要是指发现了

    A.非洲       B.大洋州       C.印度      D.美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观察下图,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圈地运动的推行                 B.蒸汽机的发明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阅读下表,在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最快的五十年,英国正在进行

    A. 资产阶级革命   B. 第三次议会制度改革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商号后,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称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种经济类型?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经济类型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材料三作者主张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这一经济政策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6年5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历史表明,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革命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午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引自《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现如今,科学技术越来越像人类手中挥舞的一柄“双刃剑”。它既是人类扫除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之利器:又会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核技术就是一个例子。核能是20世纪人类获取的一项新能源,可控制的核裂变反应可以作为发电站、核动力的能源,不可控制的核裂变反应则用来制造原子弹。核技术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为了人类的潜在的威胁。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惨痛的教训至今让人心有余悸。科技滥用的沉痛教训远不止这些,酸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以及大气臭氧层空洞,水污染,海洋污染等由于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恶化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学技术产生的负面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