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在下面两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家庭的     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   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   。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A. 熏陶   星斗   诗意朦胧     B. 熏陶   星光   诗意盎然

    C. 熏染   星汉   如梦如幻     D. 熏染   星斗   诗意盎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C.广大文学爱好者可将作品寄来,我会一一斧正。 

    D.老同学,自毕业后一直没有见面,今日一见,久仰久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桑巴荣耀”发布之前,有关它的一切都是秘密,光是测试过程就历时两年半。      但几乎没人知道这些球是在中国生产的,在官方视频里,甚至刻意回避了工人的脸,但从着装以及身体特征看显然都是中国人,里面甚至还有一句中文“不要动”。

    ①参与测试的球员包括世界顶级球星梅西、卡西利亚斯、施魏因施泰格和齐达内等。

    ②制造这样一个富有科技含量的足球,至少需要几十道工序,过程复杂繁琐,技术要求严格,绝大部分生产工序都是机器完成的。

    ③这些测试都是“偷偷”进行的,“桑巴荣耀”通过图案伪装经历了FIFAU-20世界杯的多场 对抗性国际赛事的考验。

    ④当时使用者并不知情,它还曾被用作2013年2月瑞典对阿根廷友谊赛的比赛用球。

    ⑤三大洲10个国家的30支球队以及600多名世界顶级球员参与了测试过程。

    A.④①③②⑤   B.①④⑤③②   C.⑤①③④②   D.④②⑤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独立常始于为自己想出第一个主意。

    B.我们要抛弃的恰是我们正要寻找的。

    C.生命从一开始就考验着我们的取舍。

    D.创造性思维要在实践中善于捕捉灵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韩 愈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举选。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①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戒门以绝。上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时邪!”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既至,对语惊人;不中第,益困。

    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事,可撼。乃踏门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钩致。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谢客。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奏为其卫胄曹参军,充引驾仗判官,尽用其言。将军迁帅凤翔,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栉垢爬痒,民获苏醒。

    居岁余,如有所不乐。一旦载妻子入阌乡南山不顾。中书舍人王涯、独孤郁,吏部郎中张惟素,比部郎中韩愈日发书问讯,顾不可强起,不即荐。明年九月,疾病,舆医京师。其月某日卒,年四十四。

    妻上谷侯氏处士高女。高固奇士,自方阿衡、太师②,世莫能用吾言,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龃龉穷,一女怜之,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邪?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妪曰:“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之,得一卷书粗若告身③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行其谋。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与王氏。

    (有删改)

    【注】①戾契:不循正常管道。②阿衡、太师:皆为古时官名。③告身:古代委任官职的文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监察御史         摄:代理

    B. 怒去,发狂投江水   再:再一次

    C.处士将嫁其女,曰    惩:告诫

    D. 唯此翁人意       可:适合

    2.下列“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以与凡子

    A. 有以君生平告者         B. 狂子不足以共事

    C. 吾以龃龉穷           D. 我袖以往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4分)

    ⑵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4分)

    4.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奇人”王适的四件“奇事”。(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雨雪曲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④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⑤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④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⑤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1)两首诗歌所描绘的边塞自然环境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2)对于边塞的将士,两位诗人都寄予了同情之心。请分别说明诗人同情他们的主要原因。(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4)             ,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5)淇则有岸,             。(《氓》)

    (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

    (7)位卑则足羞,                。(《师说》)

    (8)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9)           ,体无咎言。(《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法)雨果①

    与本文有关的情节:克洛德副主教垂涎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的美色,唆使养子伽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被官兵抓住,判鞭刑。

    群众有等候观赏公开行刑的习惯,他们用观看刑台来消磨时间。

    当伽西莫多给拖到刑台顶上的时候,当人们能够从各方面看见他被人用绳子和皮条绑在刑台的轮盘上的时候,场内爆发了一阵笑声和喊声,人们认出他就是伽西莫多。

    人家叫他跪在那块圆形底座上,他照着做了。人家脱掉了他的上衣和衬衣,直到露出胸膛,他也听之任之。群众看见了伽西莫多赤裸的驼背,突起的胸脯,长着许多硬皮和汗毛的肩膀,便爆发出一阵哄笑。正当大家笑闹的时候,施笞刑的大头目比埃拉爬上了平台,到了犯人身边。

    随着轮盘的转动,比埃拉抬起胳膊,皮鞭挥起,发出水蛇般的嘶嘶声,一鞭又一鞭疯狂地落到那可怜人的肩膀上。人们看见成千条血水在那驼子的黝黑的肩膀上流淌,皮鞭在空中挥动时把一些血珠也溅到了观众的身上。伽西莫多脸上的呆笨表情变成了痛苦和懊丧,他闭上独眼,把头垂到胸前,仿佛死去了似的。

    轮盘停止了转动,施刑人停止了鞭打,笞刑算是执行完了。可是对于伽西莫多,这还未完事,他还要在刑台上示众一个钟头。当“公诉”执行完毕,就轮到千万种私人的报复了。

    “邪教的怪物!”一个说。

    “骑扫帚把的家伙!”另一个嚷道。

    “做个凄惨的怪笑吧。”第三个说。

    成千种侮辱性的语句像雨点般落在他身上,场上处处都有人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伽西莫多虽然耳聋,但他看得很清楚,群众的狂怒表现在脸上的并不比表现在话语里的少,向他投来的石子也能说明群众是在哄笑。他愤怒、憎恨、失望,脸上布满了厚厚的阴云。

    这时,他远远望见一个神甫骑着骡子经过,这可怜人的脸色就温和起来,一直控制着他的那种愤怒变成了奇特的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那神甫愈走近他,⑴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灿烂,简直像是不幸的人所崇敬的救主降临了似的。可是当那头骡子靠近了刑台,使骑在它背上的神甫看清了犯人是谁的时候,那神甫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好像在逃避一声耻辱的呼唤似的,他很不愿意在那种场合被一个不幸的人认出来并且向他致敬呢。

    那个神甫正是副主教克洛德。⑵伽西莫多的脸色黯淡起来了。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但那是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

    时间一点点过去,他在那儿至少待了一个半钟头,被人不停地折磨,虐待,嘲笑,投石子。突然,伽西莫多带着加倍的失望在锁链里挣扎,他打破缄默,用嘶哑愤怒的如动物般的声音吼叫:“给水喝!”这声悲惨的呼唤,并没有引起同情,反而使刑台四周的市民笑得更加厉害。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睛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像别人一样来打他的。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

    只见爱斯梅拉达一言不发地走近那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节选《巴黎圣母院》,陈敬容译,有删改)

    【注】①雨果(1802-1885),法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1.小说多处描写围观者对伽西莫多的哄笑、侮辱,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

    2. 文中划线部分分别表现了伽西莫多怎样的心理?(6分)

    3.文中爱斯梅拉达是怎样一个形象,她的可贵之处体现在哪里?(4分)

    4.本文标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也有译为“一滴水唤一滴泪”的,你认为哪个好?请简述理由。(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绘画史上的悲剧意识

    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些很出色的人物画家如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等等,他们的作品,或线条匀停紧挺,或设色富丽谐洽,或神貌逼真鲜明,我都是很喜欢的,但总的说来,他们所画的人物与他们自身的生命激情未必有密切的血缘关联。他们强调传神,但主要是很传神地在描绘着一种异己的著名人物或重要场面。有没有可能,让艺术家全身心的苦恼、焦灼、挣扎,痴狂在画幅中燃烧,人们可以立即从笔墨、气韵、章法中发现艺术家本人,并且从根本上认识他们,就像欧洲人认识拉斐尔、罗丹和梵高?

    很多年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过一次历代画展,我在已经看得十分疲倦的情况下突然看到徐渭的一幅葡萄图,精神陡然一震。后来又见到过他的《墨牡丹》《黄甲图》《月竹》,以及我很喜欢的《杂花图长卷》。他的生命奔泻出淋漓而又洒泼的墨色与线条,躁动的笔墨后面游动着不驯和无奈。

    徐渭遭遇过复杂的家庭变故,又曾惶恐于政治牵连。他厌弃人世、厌弃家庭、厌弃自身,但他又多么清楚自己在文化艺术史上的千古重量,这就产生了特别残酷、也特别响亮的生命冲撞。而实际上他的佯狂背后埋藏的都是悲剧性的激潮。在中国古代画家中,人生经历像徐渭这样凄厉的人不多,即便有,也没有能力把它幻化为一幅幅生命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明确延续着这种在中国绘画史上很少见到的强烈悲剧意识的,便是朱耷。他具体的遭遇没有徐渭那样惨,但作为已亡的大明皇室的后裔,他的悲剧性感悟却比徐渭多了一个更寥廓的层面。他的天地全都沉沦,只能在纸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残叶、怪石来张罗出一个个地老天荒般的残山剩水,让一些孤独的鸟、怪异的鱼暂时躲避。这些鸟鱼完全挣脱了秀美的美学范畴,而是夸张地袒露其丑,以丑直锲人心,以丑傲视甜媚。它们是秃陋的,畏缩的,不想惹人,也不想发出任何音响的,但它们却都有一副让整个天地都为之一寒的白眼,冷冷地看着,而且把这冷冷地看当作了自身存在的目的。它们似乎又是木讷的,老态的,但从整个姿势看又隐含着一种极度的敏感,它们会飞动,会游弋,会不声不响地突然消失。毫无疑问,这样的物象也都走向了一种整体性的象征。

    比朱耷小十几岁的原济也是明皇室后裔,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他与朱耷都是“金枝玉叶老遗民”。他虽与朱耷很要好,心理状态却有很大不同,精神痛苦没有朱耷那么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与更广阔的自然有了深入接触,悲剧意识有所泛化。但是,当这种悲剧意识泛化到他的山水笔墨中时,一种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风格也就蔚成气候。沉郁苍茫,奇险奔放,满眼躁动,满耳流荡,这就使他与朱耷等人一起与当时一度成为正统的“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潮流形成鲜明对照,构成了很强大的时代性冲撞。有他们在,不仅是“四王”,其他中国绘画史上种种保守、因袭、精雅、空洞的画风都成了一种萎弱的存在,一对比,在总体上显得平庸。

    徐渭、朱耷、原济这些人,对后来著名的“扬州八怪”影响极大,再后来又滋养了吴昌硕和齐白石等现代画家。中国画的一个新生代的承续系列,就这样构建起来了。

    1.文本中有关绘画史上的“悲剧意识”的表现有哪些?(6分)

    2.结合原文,请简要分析徐渭、朱耷、原济三人画风成因的共同点与不同点。(6分)

    3.作者说,朱耷的悲剧性感悟比徐渭多了一个更寥廓的层面,为什么这样说?(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