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连线题 2 题,选择题 12 题
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连线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表是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40年代起

    开眼看世界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1915年

    开始新文化运动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年份项目

    1760年以前

    1761~1796年

    1797~1820年

    发布圈地法令

    208项

    1482项

    1727项

    圈占农民土地

    310000英亩

    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蓄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

    材料三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值猛涨。”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与英国相比,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有何显著特点?

    (3)概述材料三中关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两种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2 题
  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认为秦灭周,得水德,尚黑,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遂成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材料本质上说明秦始皇

    A. 强调其统治的合法性

    B. 提倡君权神授的理论

    C. 信奉阴阳五行的学说

    D. 遵循以德治国的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尚书·多方》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材料中两个“民主”的意思

    A. 主体相同,内涵一致

    B. 主体不同,内涵相反

    C. 主体相同,内涵相反

    D. 主体不同,内涵一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但丁本意在于

    A. 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

    B. 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

    C. 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

    D. 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不符合第一个“修补”方向的是

    A.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缩小贫富差距,建立“福利国家”

    C.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D. 大力推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模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

    A. 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B.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 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D. 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宋时代,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统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他们的工作

    A. 强调“天人感应”

    B. 加速国内民族融合

    C. 推动理学的形成

    D. 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详,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味的监察法规。材料反映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是

    A. 机构完备

    B. 重视监察官员素质

    C. 立法保障

    D. 拥有独立的监察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材料表明中华法系

    A. 重视维护君主专制

    B. 基于小农经济和宗族社会

    C. 维护商品经济秩序

    D. 侧重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这里的“本性”主要指

    A. 自然法

    B. 习惯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西周时期,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其目的是

    A. 强化尊祖敬宗

    B. 维护周王地位

    C. 保证嫡长子地位

    D. 维护“家天下”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出身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后天常常会出现阶层间的流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社会流动”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才选拔制度变更

    B. 分封制逐渐瓦解

    C.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 “百家争鸣”的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战国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有氏有名。战国以后,姓与氏合一,平民也得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一变化

    A. 有利于郡县制的推行

    B. 构成民主思想的雏形

    C. 加速公民社会的形成

    D. 推动儒家思想的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