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填空题 5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4 题
  1. 国际上不提倡伊朗浓缩铀,因为铀是制造原子弹的燃料。原子核内含有中子数为

    A.92         B.235         C.143       D.32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与氢氧根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CH4      B.NH4+       C.NH2-        D.C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性质的递变中,正确的是

    A.O、Na、S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LiOH、KOH、CsOH的碱性依次增强

    C.HF、NH3、SiH4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

    A. N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蔗糖溶于水        D.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元素Y的原子获得3个电子或元素X的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Y两种元素的单质在高温下得到的化合物的正确化学式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相同

    D.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活泼金属跟酸反应     B.煤气燃烧     C.酸碱中和反应     D.工业制生石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化学反应一般均会伴随着能量变化,对H2在O2中燃烧的反应,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断裂H-H键放出能量      D. 生成H-O键吸收能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酸性均减弱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述反应30S内,NO增加了0.3mol,则在30S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A.V(O2 )=0.01mol·L-1·s-1         B. V(NO )=0.08mol·L-1·s-1

    C. V(H2O)=0.01mol·L-1·s-1       D. V(NH3)=0.002mol·L-1·s-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

    锌片:Zn-2OH--2e- = ZnO + H2O,石墨:1/2 O2+H2O +2e- = 2OH-

    据次推断锌片是                                      

    A、负极,被氧化     B、负极,被还原    C、正极,被氧化      D、正极,被还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物质中,不能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CH3Cl      B.CCl4       C.CH2Cl2           D.CH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 + 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AB

    B、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B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的同时生成nmolB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11分)在第3周期中,置换酸中氢的能力最强的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是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氢氧钠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        ,离子半径最小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每空2分)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aOH和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键形成的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种盐,对应的反应方程式是               

    (3)比较Na3N中两种微粒的半径:r(Na+)__________r(N3-)(填“>”“=”“<”符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分,每空2分)  往一个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N2+3H22NH3,2 min后测得容器中生成了1mol NH3,试求:

    (1)2 min时,N2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2 min时,H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min时,H2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N2、H2、NH3的反应速率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9分)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的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回答: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代号)

    A.试管中镁片逐渐溶解              B.试管中产生无色气泡

    C.烧杯外壁变冷                 D.烧杯底部析出少量白色固体

    (2)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6分)(1)甲烷通常用来作燃料,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若用甲烷—氧气构成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试写出该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10分)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回答下列问题:①如图装置中,为了酸碱能更充分地反应,应该增加一个             (填玻璃仪器名称);大烧杯上没有盖上硬纸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     ( 填代号)

    A.进行实验时的气温     B.装置的保温隔热效果      C.实验所用酸碱溶液的体积

    ③如果用0.5 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的数值将    (填“偏大”、“偏小”、“不变”);原因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