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1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3 题
中等难度 2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1 题
  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氧化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比非金属易失电子,所以金属可以置换非金属,而非金属不能置换金属

    B.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C.变价金属一定是过渡元素

    D.显酸性的溶液中溶质只能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②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⑦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⑨根据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A.只有①③                   B.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⑧            D.全部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8g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B.78g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A

    C.1L0.1 mol/L醋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苯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类推”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是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Ⅳ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是GeH4> SiH4>CH4;则V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顺序也是AsH3>PH3>NH3

    B.第2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笫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的顺序也是HCI>H2S>PH3

    C.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有阳离子也必有阴离子

    D.酸性:HCl>H2S,所以,非金属性:C1>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若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兴存的一组是

    A.NH+4、NO-3、CO2-3、Na+                              B.Na+、Ba2+、Mg2+、HCO-3

    C.NO+3、Fe2+、Cl-、Ca2+  D.NO-3、Na+、K+、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组试剂中,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A.NaHSO4溶液和Na2CO3溶液                            B.稀盐酸和AgNO3溶液

    C.AlCl3溶液和NH3·H2O溶液                       D. Ba(OH)2溶液和NaHCO3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若A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比次外层的电子数少3,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与C不能形成化合物

    B.D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高正价相等

    C.A、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的关系是C>B>A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C>B>A>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碘131和铯137()向外界泄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每个原子中有82个中子                         B.CsOH的碱性比KOH强

    C.KIO3是碘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盐  D.I比F还原性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有  (    )

    ①0.2mol 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 NA

    ②25℃、101 Pa下,16gO3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③将FeCl3的饱和溶液(含FeCl3 0.1mol)加入沸水中充分作用制成胶体,其中含有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A

    ④l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容器内的分子数大于2NA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①把贝壳烧成生石灰; ②在海水中加入生石灰,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 ④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加热晶体;⑤电解上述所得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变化包括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类型

    B.贝壳烧成生石灰属于吸热反应

    C.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干燥晶体的目的是为了抑制阳离子的水解

    D.步骤⑤也可以采用电解该盐水溶液的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将下列备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A.水银、干冰、硫酸、烧碱、食盐

    B.碘酒、冰、盐酸、火碱、食盐

    C.氢气、二氧化硫、硝酸、纯碱、胆矾

    D.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氯他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Ba(OH)2溶液中加NaHSO4溶液至中性:

    B.NH4HCO3溶液与过量KOH浓溶液共热:

    C.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

    D.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等物质的量的Na和Al两种金属加入足量的水中,生成26.88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AI无剩余                                                B.c(Na+)=c(AlO-2)

    C.所得溶液呈碱性                                               D.Na的物质的量是0.6mo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两种微粒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这两种微微粒可能是                     (    )

    ①两种不同的原子;②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③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④一种原子和一种离子;⑤两种不同分子;⑥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⑦两种不同阳离子;⑧两种不同阴离子;⑨一种阴离子和和一种阳离子

    A.①③⑤⑥⑦⑧                                                  B.①③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⑦                                                      D.全部都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36.5HCl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溶液为c mol/L,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mol/L

    B.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

    C.36.5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L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ω=36.5c/(1000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已知A、B、C均为短周期的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价                                B.离子半径:A2->C->B2+

    C.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                       D.还原性:A2-<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NO-3、SO2-4、H+、M,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NO-3):n(SO2-4):n(H+):n(M)=3:1:3:1,则M可能为                                          (    )

    ①Fe2+                                                                 ②Mg2+                                                 ③Cl                                                     ④Ba2+

    A.①②④                          B.③                          C.②                          D.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已知I2+SO2-3+H2O=2I-+SO2-4+2H+。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2-3,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肯定不含I                     ②肯定不含Cu2+                     ③肯定含有SO2-3                  ④可能含有I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1.现有AlCl3和MgSO4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

    原溶液中Cl与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                             B.2:3

    C.6:1                             D.3: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6分)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Cr2(SO43、K2S2O8、K2Cr2O7、K2SO4、H2SO4、H2O。已知K2S2O8的氧化性比K2Cr2O7强。

    (1)请将以上反应物与生成物编写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要求配平)________。

    (2)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_,Cr2(SO4)3是________。

    (3)在酸性条件下K2Cr2O7与草酸(H2C2o4)反应的产物是:Cr2(SO43、CO2、K2SO4和H2O,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1分)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最轻的气体,B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甲与其气态氢化物乙能够化合形成盐丙;D元素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的。

    (1)已知相关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变化:

    ①丁与乙和水反应生成戊和丙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由物质已电解得到单质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0.lmoL/L的丙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

    (2)已知E及其化合物有以下变化:

    写出单质E与化合物Z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X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由A、B、C、D、E5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18电子的分子,该分子的分子式为____  (任写一个即可)。

    (3)C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之一是一种无色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红棕色,在一定条件下,2L的该无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R的含氧酸盐只有一种,则该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1分)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

    (1)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

    (2)将Cl2连续通入坩埚中的粗铝熔体,杂质随气泡上浮除去。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还含有________;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________。

    (3)在用废碱液处理A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钢材镀铝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膜能防止钢材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10分)实验室需要0.10 mol/L NaOH溶液475mL和0.40 mol/L。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人们常将配制过程简述为以下各步骤:

    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摇匀。  G.移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________(填各步骤序号)。

    (3)计算该实验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俯视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lmol/L(填“大下”、“等于”或“小于”,下同)。若移液时,容量瓶内已有少许蒸馏水,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lmol/L。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A 98%、密度为1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mL(保留一位小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0分)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碳酸锄和碳酸氢钠两种物质的性质、制法和用途,进行了如下实验:

    (1)若刚实验IV来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能说明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若用实验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_______。其中能够说明泡沫灭火器中选择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制CO2而不选择碳酸钠的实验是____。

    (3)若测定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质量分数,采用实验III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若能,请说明其计算所需的数据________;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

    实验二、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混合并充分反应。

    (4)当碳酸氢钠过量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5)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比之为1: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分)无水氯化镁是制备某种催化剂的中间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制取无水氯化镁等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一]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在HCl气流中小心加热MgCl2·6H2O晶体制取无水氯化镁(无水氯化镁易吸水)。烧瓶中发生的反应为:

    NaCl+H2SO4(浓)=NaHSO4+HCl↑

    (1)试剂X是________。

    (2)该实验装置存在一个缺陷是________。

    [实验二]通过下列步骤,测定实验一所得产物中氯元素含量以确定产物是否含有结晶水:

    ①称取m1g样品置于烧杯中,充分溶解;

    ②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③洗涤沉淀,干燥至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m2g。

    (3)若步骤③的操作中未洗涤沉淀,将导致测得的氯元素含量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若测得m1=10.40,m2=28.70,则所得产品MgCl2·nH2O中n的值为________。

    [实验三]一定条件下,氯化镁与四氯化钛的混合物可作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为了探究温度、氯化镁固体的含水量以及粉碎方式对该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注:催化效果用单位时间内每克催化剂得到产品的质量来表示

    (5)表中ω=________。

    (6)从实验1,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7)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