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与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内在联系的是

    ①工业革命    ②虎门销烟   ③《南京条约》

    ④天平天国运动 ⑤戊戌变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以下情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C.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D.左宗棠率清军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

    A.维新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右图是某校同学排练的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A.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

    D.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A.红军长征胜利               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电影《辛亥革命》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1912年,

    ①老百姓正在电报局给亲友发电报。

    ②南京街头人们见面时鞠躬、握手。

    ③一个南京青年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④《申报》上刊登了京张铁路正式通车的消息。

    ⑤街头上出现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宣传告示。你认为其中符合历史常识的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右图是1954年河南郑州一制衣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对此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C.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改革开放新时期国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入新时期的土地政策改革。土地政策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现在最能体现我国土地制度创新的是

    A.1950年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顺利升空,它怀抱着“玉兔”平稳得在月球的表面实现软着陆,我国探月工程又迈出重大一步,为我国“航天梦”再谱华章。开启了新中国“航天梦”的是

    A.战略导弹部队组建         B.“东方红”一号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C.“863计划”的实施        D.“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说中提到“在我们这里,每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的事情,而且关心国家事务。我可以断言,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的学校”。这里的“城市”是指

    A.罗马            B.雅典        

    C.斯巴达          D.君士坦丁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还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的政治制度”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揭开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序幕的事件是英国议会的召开和攻占巴士底狱

    ②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旧政治制度”和“新政治制度”指的是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④资产阶级革命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唯一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右图是今天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示意图。美国确立这一政体,最早可以追溯到下列哪一法律文献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法典》       D.《1787年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我们打开19世纪的世界历史画卷,就能够感悟自由、民主和平等呼声是多么强烈!下列历史人物中因“捍卫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永载史册的是         

    ①章西女王       ②屋大维      

    ③玻利瓦尔       ④克伦威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世纪中期的一首诗中写道:“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他们是否还长久地买卖人口,把人当牲畜?”,后来,诗中“人民”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获得了“解放”,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拿破仑远征俄国              B.彼得一世改革

    C.俄国1861年改革             D.俄国十月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照片是历史的最直接见证和诠释。下面的一组老照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D.废除农奴制改革     D.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导致欧洲版图发生变化的重要文件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

    A.《独立宣言》    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联合国家宣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2013年是美国罗斯福新政实施80周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A.改变了美国外交策略                   B.削弱了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程度

    C.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D.政府对经济生活大规模干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反映的是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的政局

    C.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

    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有关文学与绘画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B.梵高的名作《向日葵》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C.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反映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D.毕加索创作的油画《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近代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依据所学历史知识,归纳总结近代四次重大的探索。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探索层面

    主要影响(意义)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器物层面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⑤____层面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孙中山

    新文化运动

    思想层面

    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入新时期的土地政策改革。土地政策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经济改革和土地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拔出地主的土地界碑    图二:农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二:         1957年和1960年全国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三: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1)根据图片信息,指出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分别处于什么历史时期?(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3年12月,中国北方被大面积雾霾笼罩。这种“日月无光”的污染天气,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阅读材料,针对问题,请你建言献策。

    材料一:英国采煤业和制造业迅速发展,煤烟造成了“可与日全食相比的黑暗”。这种空气污染在1952年的“雾都劫难”中达到顶峰。如今,英国早已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材料二:英国随着产业升级和转移,污染严重的制造业和化工类企业大部分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

    材料三:2012年12月全国在500个城市空气检测,空气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的不足5个。

    (1)材料一中与英国空气污染联系最紧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推动这一时期与“采煤业”迅速发展的重大发明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情况主要是由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造成的?说明什么问题?(2分)

    (3)你认为有哪些原因造成了目前中国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至少两条,1分)对此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据四川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图中反映的什么事件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迅速崛起,开始成为美国竞争对手的原因有哪些?(2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2分)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