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多选题 1 题,综合题 7 题
中等难度 29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5 题
  1.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脂肪、类脂和固醇都属于脂质

    C.乳糖、葡萄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D.性激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没有细胞分化就不可能形成各种组织、器官

    B.细胞分裂都会出现纺锤体和遗传物质的复制

    C.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D.细胞凋亡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其过程受基因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用番茄、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脂肪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不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

    C.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

    D.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0.1g/L 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下图所示,在漏斗中加入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不再变化时,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个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酶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D.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

    B.X→Y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

    D.Y、M、N中的氧元素均来自于X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分布不均是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

    D.林德曼进行能量的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 I、I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获得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噬菌体的DNA分开

    C.如果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

    D.该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从而加速育种进程

    B.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为获得隐性纯合体,可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缩短育种时间

    D.为了解决三倍体无籽西瓜年年制种的问题,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B.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外来物种入侵不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生物的定向变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能双向传递

    B.神经冲动在结构①处和结构②处的传导速度相同

    C.结构②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D.刺激Ⅰ、Ⅱ处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Ⅲ处则不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纤维素、尿素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C.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肝糖原合成会加快

    D.胰高血糖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肝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14年西非地区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RNA病毒。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

    A.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B.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

    C.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D.与特定的抗体结合可失去致病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合成受到抑制

    B.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C.植物向光性现象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图1是一块规格为1mm×1mm×0.1mm的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2是计数室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分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mm

    B.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C.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

    D.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中动物类群的分布

    B.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C.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D.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

    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的实验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B.两组实验的结果①中共有色素带的颜色是黄色和橙黄色

    C.两组实验的结果②中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蓝紫光区域

    D.在做提取韭黄色素的实验时,不加碳酸钙对滤液颜色的影响不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B.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是通过肽键连接的

    C.氨基酸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可形成不同的蛋白质

    D.由1001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环状肽链含有1001个肽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表是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步骤

    编号

    1

    2

    3

    4

    5

    注入淀粉溶液

    注入蔗糖溶液

    注入某种酶溶液

    注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观察现象

    试管Ⅰ

    2mL

    2mL

    2mL

    A

    试管Ⅱ

    2mL

    2mL

    2mL

    B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底物的用量、反应温度等

    B.步骤3可以选用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

    C.若步骤3选用新鲜的淀粉酶,则现象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B无砖红色沉淀

    D.该实验还可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

    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呈均匀分布

    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

    D.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有关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B.加盖玻片时,应避免产生气泡,否则会影响观察

    C.撕取洋葱表皮时,若带有叶肉细胞,会使细胞重叠而影响实验效果

    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内因是细胞壁无伸缩性,而原生质层有伸缩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洋葱根尖时,经常换水可防止烂根

    B.解离的目的是让细胞相互分离并保持细胞活性

    C.漂洗目的是洗去解离液,所用的时间比解离长

    D.观察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此区细胞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1 题
  1. (8分)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括号中填数字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该图中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   (填数字)。膜蛋白A在执行相应功能时需要消耗ATP,产生ATP的结构主要是[   ]  

    (2)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骨架是   。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   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3)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   功能。图中的四种膜蛋白功能不同、结构有差异,其根本原因是  

    (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方式是  ,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7 题
  1. (8分)下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分析回答:

    (1)图1中,细胞①经图示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有    

    (2)图1中细胞③的名称是   ,细胞⑤中有  个DNA,可能不含X染色体的细胞是  (填序号)。

    (3)图2中,CD段可表示     期,细胞④应对于图2中的     段,可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段。

    (4)图2中出现GH段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8分)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

    (1)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2)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  

    (3)在0~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在5~1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4)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 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   mol/min。

    (5)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8分)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分析回答:

    (1)甲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期,乙表示   过程,丙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  

    (2)丙过程通过   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核糖体上。

    (3)一个细胞周期中,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甲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起始   次。甲过程所需的酶有  

    (4)科学家运用   技术可探究甲过程的特点。若甲所示模板分子为 ,将其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3次甲过程,则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8分)褐色脂肪组织(BAT)是小型哺乳动物适应性产热的主要部位。研究人员以长爪沙鼠为实验材料,研究动物在寒冷条件下BAT含量及相关激素的变化,结果如下表(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环境温度(℃)

    实验结果

    BAT含量(g/100g体重)

    下丘脑中TRH含量(pg/mg蛋白)

    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ng/mL)

    24

    0.33

    86.73

    0.55

    4

    0.27

    63.94

    0.76

    (1)长爪沙鼠的温度感受器受寒冷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细胞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   。当相应的神经冲动传至下丘脑后,通过   调节,从而使皮肤毛细血管   ,肌肉和肝脏等产热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2)实验表明,长爪沙鼠在寒冷条件下能通过增加脂肪消耗量来维持体温。该过程中,能直接提高褐色脂肪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的激素是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②组长爪沙鼠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①组   。②组长爪沙鼠下丘脑中TRH含量比①组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3)与正常的长爪沙鼠相比较,破坏了下丘脑的长爪沙鼠,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之外,还会因不能分泌   ,而导致尿量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8分)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分析回答: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2)若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   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   ,理由是     。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   

    (5)科研小组又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

    27.0

    1.5

    23.1

    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9分)下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其中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是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该病的遗传特点是  

    (2)若Ⅱ4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Ⅱ2的基因型为  

    (3)若Ⅱ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Ⅱ2的基因型为   ,若Ⅱ1、Ⅱ2再生一个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  

    (4)若要检测Ⅲ3是否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可采取的措施是   ;若要调查某地区甲病的发病率,通常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8分) 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浓度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①选用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蓝莓苗,剪切成2.5cm单苗段备用。

    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制备好的单苗段进行处理。方法I是将IBA预先添加到基本培养基中,形成含不同IBA浓度的培养基,再将单苗段接种到相应培养基上。方法II是将单苗段置于不同浓度的IBA溶液中沾蘸5s,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③培养至12d、18d和30d,统计生根率,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方法

    组别

    IBA浓度(mg/L)

    12d生根率(%)

    18d生根率(%)

    30d生根率(%)

    1

    0

    O

    1

    1

    2

    0.O5

    O

    20

    74

    3

    0.1

    O

    12

    50

    4

    0.2

    O

    l1

    48

    5

    0.5

    0

    10

    47

    6

    0

    0

    1

    1

    7

    200

    70

    100

    100

    8

    500

    4

    90

    91

    9

    1000

    0

    87

    88

    (1)在本实验中,每组别都要选取多根单苗段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在方法Ⅰ中,IBA浓度为0.5 mg/L时,对诱导蓝莓生根起   作用。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  

    (3)使用IBA诱导蓝莓单苗段生根时,采用方法   (填“Ⅰ”或“Ⅱ”)更好,原因是使用该处理方法时,在      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4)有人提出单苗段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将用适宜浓度IBA溶液处理过的单苗段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   

    ④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