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29 题,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9 题
  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其中的“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古代,丝绸之路是( )

    A. 连接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B. 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C. 宋代商人出海贸易的交通要道   D. 清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提到的两位帝王,都为我国的统 一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 抗击匈奴问题   B. 加强中央集权问题

    C. 对待儒家思想问题   D. 巩固政权问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接受此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C. 以德化民,稳定民心   D. 分封诸侯,加强皇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

    A. 关西   B. 新疆   C. 西域   D. 西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 修筑都江堰   B. 改进造纸术

    C. 发明活字印刷术   D. 制造地动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近十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  )

    A. 丝绸之路   B. 海上丝绸之路

    C. 通往西域的道路   D. 通往漠北的道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最能反映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壮举的成语是(   )

    A. 破釜沉舟   B. 背水一战   C. 纸上谈兵   D. 揭竿而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广为流传。属于项羽的事迹是(  )

    A. 灭掉六国,统一全国   B. 巨鹿之战打败秦军主力

    C. 发动大泽乡起义   D. 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这是中国皇权专制的第一个盛世,在这一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皇权专制的第一个盛世”指的是(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之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哪一史实不可能在《史记》中出现(    )

    A. 尧舜禹与禅让   B. 夏桀与商纣的暴政

    C. 秦始皇统一六国   D. 外戚王莽夺取政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汉初的统治者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 发展经济   B. 巩固统治   C. 鼓励生产   D. 与民休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

    A. 洛阳   B. 咸阳   C. 长安   D. 北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 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

    C. 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 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中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03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

    C.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 丝绸之路的开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成语,请你确定一个主题,你选择的是(   )

    A. 春秋争霸   B. 战国称雄   C. 秦统天下 .   D. 楚汉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哪一内容成为汉武帝时期太学的主要教材(   )

    A. 《道德经》   B. 《孙子兵法》   C. 儒家五经   D. 《韩非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的时候,发现了许多五铢钱、瓦当、提花机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可能生活在(   )

    A. 春秋战国   B. 西汉   C. 三国时期   D. 秦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文景之治”时期的政策(   )

    A. 减轻农民徭役,赋税负担   B. 注重发展生产

    C.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 统治者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向当时的统治者说出这一段话的是(   )

    A. 董仲舒   B. 主父偃   C. 司马迁   D. 张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哪一次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

    A. 巨鹿之战   B. 牧野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巨鹿之战   D. 长平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

    A. 黄岩岛   B. 钓鱼岛   C. 台湾岛   D. 海南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A. 光武中兴   B. 文景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 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B. 加强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C. 寻找匈奴的去向   D. 恢复对西域的管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秦朝以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基于以下哪一制度(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厂卫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在秦朝中央政府中,掌管监察的是(  )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皇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如果下图中的抛物线代表着西汉王朝的兴衰,“①”处应该是哪位皇帝在位时(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图中各项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    )

    ①核桃②小麦③石榴④葡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在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刘邦的夫人吕后为了逃避战乱,逃到了尼姑庵中,对于这一情节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故事是正确的,佛教于西汉初年传入我国。

    B. 故事是错误的,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C. 故事是真实的,道教于战国时期在我国兴起。

    D. 故事是虚构的,道教于东汉初年在我国兴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西汉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从而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材料一: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二: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材料三: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汉书·食货志》译文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

    (2)材料二体现了汉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措施?其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这一时期出现哪一盛世局面?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短短几十年间,西汉社会状况发生这样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综合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1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曾穿着一身丝袍出现在罗马大剧场,轰动一时。后来,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请回答:

    (1)材料一发生在 _____________,此图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

    ⑵材料二中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为什么?

    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谁?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4))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毛泽东是这样评价秦始皇的: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之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毛泽东评价可以看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秦始皇,你要怎么做来避免秦朝短命的结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