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其他题 2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才爬到一半,他已经气喘如牛了,觉得泥地一直在吮(sǔn)吸着他的双脚。

    B. 废寝(qǐn)忘食是一种好的学习态度,但放在初三诚然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C. 明清家具除了它的造型古朴优雅外,它的卯(mǒu)榫精密、牢固,才使它流传几百年也不变形。

    D. 在“萨德”问题上,中国的经济制裁未必能对韩国政府形成掣肘(zhóu)。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掺假     捅娄子    立杆见影

    B. 猬集     躬行     焕然冰释

    C. 乖僻     弧线     明眸皓齿

    D. 料峭     笙萧     耿耿于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周,重庆一中教师做客大渝网“2017初升高学科圆桌会•语文”栏目,在席间没有高谈阔论,而是言简意赅,为初三学子提出了几条宝贵的意见。

    B. 老师强调考场作文应质朴真实、以情动人,文采藻饰过盛就可能会忽视了对内容、主旨的追求。

    C. 模仿经典能提高写作水平是有例可援的,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就借鉴了崔颢的《黄鹤楼》。

    D. 平时文章要反复修改,达到吹毛求疵的程度,才能捋顺自己的思路,完善作文的语感,从而达到文从字顺,形美质优的效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把士子们热衷功名、乡人们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刻画得淋漓尽致。

    B.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开篇提出对方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然后对它进行驳斥,并提出自己的论点: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

    C. 《谈读书》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他还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D. 《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创作的,描写了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迷路,最终顽强活下来的故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2 题
  1. “朗读者”以“朗读打动人心”为口号,邀请各行各业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传播思想,传承精神。下面两个任务中请任选一个,按要求完成。

    任务一:“邀Ta读诗”

    作为文学爱好者,你一定想在“朗读者”听到你喜欢的某位中国当代作家的朗读。给主编发一条短信,推荐你喜欢的作家,并说服主编邀Ta前来。(要求:40字以上。)

    任务二:“我要读诗”

    你想在“朗读者”为亲友朗读,给主编发一条短信,说服他同意你的请求。(要求:40字以上,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6个字)

    重庆晨报3月10日讯  从悦来国博中心海绵城市改造项目部获悉,国博中心海绵城市二期改造将在6月完工,改造完成后,可以控制七成到八成的雨水。该项目是我市首先获得海绵城市建设的国家级试点项目。二期改造项目投资3000多万元,包括修建“雨水花台”、排水管道,改造滨江公园等。改造后既能控制、调节雨水的排放量,以免内涝,不再在城市“看海”,又能在雨水收集过滤后,进行循环利用,浇灌花草树木、清洗路面、车辆等,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国博中心年降雨径流总量约为90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雨水的70%-80%管理起来,实在不是小数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今年两会上,“海绵城市”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社会热点。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目前我们城市的排水管理要求的是“随降随排”,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强降雨一来修多少管道都不够用。正在试点的“海绵城市”并不是一座城,而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希望水渗下去,蓄起来,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以往陈旧的城市建设理念,不再片面追求高楼大厦,而更加注重城市设计的精细化、人性化。

    材料二:“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城市就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能够及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再释放出来,这样就需要有下沉式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然而,建设这些“海绵体”并不容易,资金需求巨大,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始终绕不开“钱从哪儿来”的问题。而且熟悉这项技术的人才还相对缺乏,急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

    材料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邵益生认为,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就能完成的。国土、排水、道路、交通、园林……各个部门之间如何协调现在还在试点和探索中。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介绍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析建设“海绵城市”我们现在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江新区悦来新城作为重庆“海绵城市”试点,提出了“打造会呼吸的城市”的口号,请你对这个口号进行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葵持作羹。(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6)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7)李清照《渔家傲》中化用了《楚辞》中的典故,抒发了自己日暮途远的惆怅和怀才不遇的愤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居易《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在冻得发抖的时候,却一心盼望天气更冷的复杂内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引喻失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__________________

    (3)肉食者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信未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四种理解,不符合选文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了三点建议,其中广开言路是从正面加以申说的,严明赏罚是从反面加以申说的,亲贤远佞是最关键的。

    B. 乙文一开篇就指出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对象,战争性质和鲁庄公决定应战,为下文“曹刿请见”作铺垫。

    C. 乙文中的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君主,但能听取别人的建议、知人善任,说明不是个昏君。

    D. 在表达方式上,甲文以议论为主,辅以抒情;乙文主要是记叙和描写,但实质上是议论性的,主要是写曹刿对战争问题的论述。

    4.诸葛亮和曹刿都是优秀的政治家。请结合两篇选文简要分析,作为优秀政治家的他们具备哪些相同的能力?(请至少写出两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

    葛闪

    ①小区门口有个补鞋的老者,头发被风霜染得花白,脸上满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出的千沟万壑,年轻时还折了一条腿。老者虽身残,却心善,坚持良心做人,修补一双鞋只收两元钱。小区里的人看他可怜,也都极为照顾他。

    ②上月的一天,我看到一个染着黄发的小伙子,把自己的运动鞋送给他补。无论老人怎么尽心尽力,他却总是嫌老人补得不好,不停地让老人返工。我站在旁边实在气愤不过,张口欲为老者抱不平,但老者仿佛看出我的心思,用一个温暖的眼神阻止了我。就这样,老者反反复复为小伙子修补了好几次。小伙子这才心满意足,丢下了十元钱,说:“反反复复补了这么多次,十元钱就不找了。”说完,便吹着口哨离开了。

    ③小伙子转身离开的时候,轻轻拍了下我的肩膀,给了我一个狡黠的眼神。我突然明白,他是故意找借口来帮助补鞋的老者。这样,既能帮助老者于无形,又能维护老者的尊严。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突然桃红柳绿了。

    ④前不久吃早餐时,我被邻桌的一对母女吸引住了。她们雍容华贵的穿着,优雅的吃态,着实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⑤那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孩放下筷子,向早已吃完的母亲娇声说:“妈,我饱了,剩下的三只包子我不吃了。”母亲点着她的额头,笑嗔她是个败家女,示意她打包带走,女孩却表示,区区几只包子,不值得打包。

    ⑥母亲笑了:“刚才你还拼命喊饿,现在又说吃饱了。以前你说我花钱大手大脚,你看现在你也开始败家了。”

    ⑦母女优雅地离开了餐厅,出门时,女孩回头望向刚才吃饭的地方,眼神里满是温暖。那里,餐厅里一个衣着褴褛的颇像拾荒者的老太太,迅速地把三只小笼包当做珍宝似放进碗里。我这才明白了女孩的良苦用心。

    ⑧也是那一瞬间,在这个极冷的早晨,我的心一片明媚,春暖花开。

    ⑨去年夏夜,我和看护桃园的三叔公聊天,突然听到悉悉索索声。我马上提醒三叔公,肯定是偷桃的蟊贼,并操起了一根木棍。

    ⑩ “不,”三叔公阻止住我,“现在生活好了,谁还缺一口桃子吃?这么晚偷桃子的,无非是几个小淘气罢了。你要是猛地过去了,孩子们一慌,万一从桃树上给摔下来怎么办?随他们吧。”三叔公眉眼里爬满的都是慈祥。

    ⑪那一晚,我觉得整个天与地间都是那么美好。

    ⑫我一直认为,人活一世,也许或多或少会遇到诸多苦难的字眼,但这个尘世里,也总有一些美好存在于某个角落里,宛如朵朵阳光,总会于一个明媚的日子里,和你不期而遇。

    1.作者写了三个让人感到美好的事件,请仿照示例,补充第一、二件事。

    事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三:为了不惊吓孩子对孩子造成伤害,三叔公阻止我教训偷桃的贼。

    2.揣摩下列语句,联系语境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我这才明白了女孩的良苦用心。(指出加点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晚偷桃子的,无非是几个小淘气罢了。(说说加点词语丰富的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在表达情感上委婉动人,请加以分析。

    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突然桃红柳绿了。

    4.指出题目《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中“美好”在①-③段的具体含义。

    5.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第⑫段的妙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让才华变成能耐

    游宇明

    ①指称一个人做事有能力,吾乡不说此人很有才华,而说他蛮有能耐。所谓能耐,就是能力加耐心、耐力的意思。仔细想想,能耐这个词儿,真的韵味无穷。没有耐心、耐力的培育,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也显不出才华。

    ②一个人当然需要才华,有才华,我们做事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有才华,我们才能探知事物深处的秘密,站立于生活的潮头。李白喜欢喝酒,并没有变成酒缸,而是“斗酒诗百篇”;曹雪芹“举家食粥”,并没有沦为乞丐,而是写出了反映一个时代的巨著《红楼梦》。齐白石进北京时不被画界承认,但他的独特风格却吸引许多购画者……这些都是才华改变个人生活的典型例子。

    ③然而,才华这东西像是火焰,爆发的时候非常耀眼,但爆发第一次之后是否有第二次、第三次,没有谁知道。此时,耐心会走上前台,牵着才华的手爬山沟、涉大河、攀高山、过险滩,有了它做伴,才华一次次地获得了命运的舞台,一次次地被别人察觉到。

    ④像世上的万事万物一样,才华的成长也需要时间。一个人在很年轻的时候,你可能觉得他能力平平,有了那么五年、十年历练,你会感到此君像是变了一个人,他说的话是那么得体,他办的事是那么干净利落,他获得的成就是那么辉煌,这一切都是耐心、耐力的功劳。

    ⑤正如最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因为有了对耐心、耐力的培育,我们才可以储备充足的知识和经验,我们仓库里的东西越充足,成功的机会才会越大。更重要的是,耐心给我们一种平静的力量,让我们能够掌控自我,获得生活的智慧,而不是,面对生活的各种不如意,以无可奈何自暴自弃的状态或者发火呵斥暴力攻击的方式,让生活,人际,家庭和事业变成一团乱麻,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只是,现在有的人不太懂得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将才华看做是一张塑料布,一经购买就可以永远拥有。有的家长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比如暑假让他上绘画班,寒假让他上奥数班,但家务事不想要孩子插手,怕伤了他的小胳膊;走点远路心疼不已,觉得对不住孩子;孩子受一点点挫折,就愤怒得像个公鸡,恨不得找给孩子挫折的人决斗……这种人可以培养出孩子某方面的能力,但绝对培育不出孩子的能耐。

    ⑥因此,我们说只有将才华跟耐心、耐力结合在一起,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否则,才华很可能变成偶然一现的昙花。吾乡有个曾国藩,此君当年位居六个汉人大学士之首,被时人称为“曾相”。曾国藩当然有才华,写文章成为“湘乡派”的领袖;打仗,他能够凭一支民兵武装击垮太平天国的军队。然而,曾国藩最初几年跟太平军交手,并不占优势,还曾遭遇过重大危机。1855年2月12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曾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如果曾国藩没有巨大的耐心(当然也有部下和友人的帮助),他后来的仗肯定打不下去。

    ⑦让能力开路,让耐心、耐力伴行,我们的一生才会有真正的远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②-⑤段的论证结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第⑤段中提到“耐心给我们一种平静的力量”,请结合文本说说你对“平静的力量”的理解。

    4.第⑤段中举有些家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5.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才华改变个人生活,因为有了才华,我们做事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我们才能探知事物深处的秘密。

    B. 才华需要时间的滋养才能成长,它不是一旦培养了就可以永远拥有的。

    C. 面对生活的各种不如意,自暴自弃或者暴力攻击,会让生活,人际,家庭和事业变成一团乱麻。

    D. 如果没有耐心、耐力的培育,人们就一辈子也显不出才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