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6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居共食,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宗法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右图是古代某位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你觉得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东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理藩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古书记载:“上谕文武百官曰:‘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材料中的“上”是指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明成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近代中国的某爱国者在对他参与的反侵略斗争进行反思总结时,阐明了“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八字抵抗要言。该爱国者应是

    A.鸦片战争中抵抗派的代表林则徐      B.甲午中日战争中抵抗派的代表丁汝昌

    C.义和团运动的领袖曹福田                 D.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领导人毛泽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护国运动  D.国民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世纪20年代末期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该词可以用来印证

    A.北伐战争中北洋军阀的内部争斗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

    C.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D. 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土地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的资料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序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有三名民主党派人士,分别是民革的宋庆龄、李济深和民盟的张澜。这说明中央人民政府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府           B.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民主联合政府

    C.共产党不居于领导地位的政府                    D.实行多党制的政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表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数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改革措施中,不属于梭伦改革内容的是

    A.让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B.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C.组建陪审法庭                        D.限制第四等级公民的部分政治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的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这句话指出古代雅典

    A.不成熟的是司法而不是民主                  B. 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C. 民主制度还是完美的              D. 民主审判有悖司法独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原则       B.人文主义精神         C.自由公正意识     D.天赋人权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1644年)一书中说:“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振脱着它幼时的健翮,……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英国

    A.大贵族官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

    C.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D.自由党与保守党夺社会权力斗争激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08年金融风暴横扫全球,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当时的布朗首相可以

    ①要求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有人说19世纪初的英国,“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权利法案》颁布                      B.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C.1832年议会改革              D.工业革命的进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近代一位历史人物认为:“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这描述的是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                 C.中体西用          D.君主立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2011年8月15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京履新。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政部、院、署、局等机关首长,以及其他数百名联邦政府高级官员的产生方式是

    A.人民选举产生                 B.总统任命产生

    C.国会选举产生       D.各州候选人竞选产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

    A.权益平衡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C.民族平等思想                 D.主权在民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道:……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B.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

    C.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这种情况最终并没有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法国共和派力量的壮大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人民不断斗争的结果      D.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按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其中对于帝国议会表述正确的是

    A.其代表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B.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帝国的最高机构

    C.其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对帝国皇帝负责

    D.帝国内阁的产生须经帝国议会同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B.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

    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       D.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D.《近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19分)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同的参议院。……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

    材料四  为了团结内蒙古人民抵抗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与政治经济压迫,现在即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一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但对蒙汉杂居地区仍容纳汉人合作,并避免采取独立国形式。

    ——《中共中央关于考虑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指示》(1946年11月26日)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信息。(2分)

    (2)根据材料二,填写元朝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简表。(4分)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2分)

    (3)材料三中“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指的是当时美国的什么制度?存在着什么弊端?后来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的?(5分)

    (4)简要分析材料四的直接影响和深远意义。(4分)

    (5)上述材料,对我国当代加强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有什么启示?(2分)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9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曲折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图亚特王朝,就拼命地想把一个专制的权力继续地向前推进……这些个企图,就引起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一致的反抗。

    ——摘自钱乘旦《十五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从1714年以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

    ——摘编自《世界史资料》

    材料三  第二条  第一款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副总统的任期相同。总统和副总统按以下方法选举;每个州依照该州议会所定方式选派选举人若干人,其数目同该州在国会应有的参议员和众议员总人数相等……

    第二款  …… 总统经咨询参议院和取得其同意有权缔结条约,但须经出席参议员三分之二的批准。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英国国王权力的变化。(3分)

    (2)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总统的权力。简要比较英、美两国元首在产生方式上的不同。(4分)

    (3)归纳以上材料反映出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文明演进的相同轨迹。(2分)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2分)法治社会逐步取代人治社会,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心度》

    材料二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四   有人评价说:“罗马人在法律方面的建树之所以彪炳世界,是与他们在三个不同阶段的法制探索分不开的。”

    (1)材料一法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2分)结台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1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宪法,它体现了哪两个原则?它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分)

    (4)请结合教材知识说出罗马人先后形成了哪三项重要法律成果及其法律高度成熟的标志。(4分)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