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字词书写 1 题,语言应用 1 题,句子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正确的一项是(     )

    A. 襁褓(qiánɡ) 瘠薄(jí)   瞭望(liào) 润如油膏(gāo)   沙砾(lì)

    B. 刽子手(guì) 寒伧(chen)  喑哑(yīn)  成吉思汗(hàn) 田圃(pǔ)

    C. 黑黝黝(yōu) 撒旦(sà)   羞怯(qiè)  硕果累累(léi) 挟卷(xié)

    D. 佝偻(ɡōu)  模样(mú)    荫庇(yìn)  踝骨(huái)   憧憬(chōn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公安、工商部门,对于盗版行为,必须予以打击。

    B. 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着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

    C. 我们写影视评论,可以集中谈一个问题,也可以谈几个问题。

    D. 谁也不能否认国家的强大不是靠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得来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

    B. 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所展示的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人。

    C. “创新是人的本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谢家麟说,“我们要建设科技强国,必须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科技人才。”

    D. 我戴一个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引颈受戳    丰姿绰约   沉湎   周到如砥   万簌俱寂  一代天骄   

    袅袅烟云   润如油膏   遐想   一泄千里   

    _____     ____     ______     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诗词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 松柏有本性!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3)_____________,耳中明月珠。

    (4)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树树皆秋色  , 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8)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格列佛发现小人国有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两种宫廷游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杭人游湖         所以然者何   然则何为使子

    B. 去逾四十里         竟不忍去湖上   若皆罢去归矣

    C. 西湖最盛           罗纨之盛      春雪最盛

    D. 安可为俗士道哉       石篑数为余言   梅花为寒所勒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多于堤畔之草      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B. 其实味不同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C. 多于堤畔之草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D. 石篑数为余言       扶苏以数谏故

    3.本文原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通篇却在写花写人,有何作用?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无心公怒镜

    无心公首蓬而面垢,客过之,视而笑。无心公疑之,窥镜而观,则傫然者,非人状也。怒甚,执镜将毁焉。数之曰:“上古之世,美者自美,恶者自恶。予美予恶,汝何与焉!自汝之立,美恶始分。独处则匿,相形则争。人之不靖,职汝之因。我将毁汝之凿,而全我之真,庶其宙乎!”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客过之   过:拜访   B. 数之曰    数:点数

    C. 人之不靖   靖:安宁   D. 职汝之固   职:主要

    2.翻译下列句子。

    予美予恶,汝何与焉!

    3.简要概括文段所写的内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掷笔抬头的一瞬,方觉得满室生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竟残雪般地散尽了。 

     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里,转目镜中,见满头披垂的乌发,竟也染上了黄昏的一片幽情,无数根发丝犹如满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而安详。  

     就在这时,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  

     哦,白发!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我有了第二根白发了,在我23岁的这个春天的傍晚。  

     第一次见着白发是在初中,14岁,被同学拔下来后,我就像扔冰棍纸一样随便地把它扔掉了,因为青春好长好长呢。  

     这次见着白发,是在9年之后的黄昏的天光中,我的心底里叹息复叹息,不知青春是否已驶到尽头,泪水忍不住地往外涌了。 

     我把白发拈在手中,想到户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磨一下静寂得让人忧愁的时光。  

     走出瓦灰色的楼房,踏过一片方形的石板地,便到了炒米胡同了。这条胡同很长,胡同两侧是土灰色或深褐色的四合院。没有炒米的香味,倒有洋槐的气息沁人心脾。  

     我把步子放得轻轻的、慢慢的。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一群鸽子不知听到了什么哨声,忽地从一处暗淡中飞起,或灰或白,一律都徐徐地向着天空飞去。我手上的那根白发,竟被辉映得这么光华灿烂。  

     我的步子放得更轻,更慢。因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两侧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人。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享用着迷人的夕阳。  

     他们的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  

     他们那表情,真是人世间少有的平和,实在是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详得不能再安详了。  

     我的泪水在他们的面前竟然悄然收敛了。手中拈着的白发,也不知不觉地飘到地上,就像一片零落了的秋叶,随风而逝了。  

     炒米胡同很长很长,黄昏在这里却很短很短。夕阳从地平线上消失后,那浓浓的光就变成了淡淡的,最后淡得融进天色,瓦灰色的楼房依旧瓦灰,洋槐的叶子恢复了浅绿。我也渐渐地融入了这一片宁静的黄昏中。  

     胡同两侧的老人,吃过了夕阳这个大大的金饽饽里的几丝香甜,那满头的白发似乎都能变成年青人琴上的几根柔和的弦了。  

     我第一次意识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而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多少呢。

    1.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就在这时,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

    2.体会“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一句的作用?

    3.说说你对“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中加点词的理解。

    4.文中划线句子写道:我的泪水在他们的面前竟然悄然收敛了。手中拈着的白发,也不知不觉地飘到地上,就像一片零落了的秋叶,随风而逝了。你能说说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吗?

    5.如何理解题目中“看夕阳”一词的含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安全的节能“大衣”:发泡水泥

     为了能够阻挡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国家规定在建造楼房时必须给建筑物穿一件用保温材料做成的节能“大衣”,以减少夏天室内冷气和冬天室内暖气的外流。然而近年来,由于墙体保温材料被点燃而引起的高楼火灾却频频发生。目前国家已禁用易燃的有机外墙保温材料,取而代之的是无机保温材料,发泡水泥就是其中的一种。

     发泡水泥,顾名思义,是一种有“泡泡”的水泥。“泡泡”是如何生产的呢?首先,将发泡剂用机械搅拌方式或者高压空气雾化气动方式进行充分发泡,形成大量大小均一、直径适宜的稳定的泡沫。然后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就形成了一种内部含有大量封闭气泡的轻质混凝土。

     20世纪30年代,瑞典开发研制了发泡水泥,在挪威应用一举获得成功,后来在欧美地区迅速得到广泛应用。1973年为了节约能源,韩国推广应用发泡水泥,随后日本也积极推广。在韩国、日本的带动下,东南亚国家也开始广泛应用发泡水泥。我国最早的发泡水泥应用,是上世纪50年代黑龙江地区的墙体保温层工程。该工程由前苏联专家指导施工,效果良好,至今近60年依然完好无损,仍在使用。

     最早的保温办法,是增加墙体厚度,但不能达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后来有了新型复合墙体。但这些复合墙体大多采用聚苯乙烯材料,这种材料属于易燃,且在冬季供暖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释放有害气体。而通过发泡水泥技术制作的节能“大衣”,除了阻燃,还有很多优势。发泡水泥属于气泡状隔热材料,水泥内部的那些封闭气泡,可以使混凝土轻质化和隔热化,保温、隔音的效果特别好。它还有强度高、不变形的特点,其抗压抗裂性是普通混凝土的8倍。用在楼层间地板辐射采暖工程中,既可以支撑地暖管材和地面承重,又可以隔热、隔音。

     在制作发泡水泥的过程中,发泡剂必不可少。这种发泡剂的原料为植物性或动物性的脂肪酸,合成体为水溶性,不含苯、甲醛等有害物质,绝对安全环保。

     发泡水泥的耐久性强,使用年限大于50年,可与建筑物同寿命,一次施工可使建筑物终身保温。从使用成本、应用范围上看,发泡水泥也极具吸引力。目前,发泡水泥在楼层间地板施工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作为外墙保温“大衣”,还亟待推广。相信这种新型环保材料会带给我们更加安全节能的居住环境。

    1.根据选文第二段内容,给“发泡水泥”下个定义。

    2.文章为什么将发泡水泥称为“安全的节能大衣”?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如果你要推销“发泡水泥”这种产品,你会怎么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请以“真情在生活中流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