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5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 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 小农经济有顽强的生命力

    C. 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 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上述分析说明(   )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封建社会的君臣政治

    B.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

    C.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

    D.西周的君主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苟阿所爱,蔽贤宠顽”、“恃怙荣势,请托所监”、“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等行为。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C.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    D.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有学者认为这是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罗素说:“我们习惯于指出,希腊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但是我们并不总能认识到,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它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可见,罗素认为(   )

    A.直接民主具有一定合理性    B.直接民主有严重的局限性

    C.希腊民主更强调集体统治    D.希腊民主是人类黄金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年在位)统治时期,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向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这段材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起来    B.君主专制权力得以复辟

    C.政党政治发展遇到新契机    D.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杨宁一认为,在开创现代民主的实践中,各国特点迥异:“重自由而轻平等”、“突出平等的价值而对自由的保护不足”、“较好地处理了自由与平等的关系,使之相对均衡”。与此相对应的事件应该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革命  法国革命

    B.英国革命  中国革命  法国革命

    C.英国革命  法国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D.中国革命  法国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并促成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德国出现领导力量“错位”的主要表现是(   )

    A.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B.俾斯麦的雄才大略,推行“铁血政策”

    C.德意志四分五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D.普鲁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发展迅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开议院”    D.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下列属于“亚东开化中华早”的是(   )

    ①洋务运动引进近代工业

    ②戊戌变法宣传君主立宪制

    ③清末“新政”创办新军

    ④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民国初年,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政党,出现了“朝进党而暮脱党,暮进党又朝脱党,朝秦暮楚,一人一日数变,恬不为怪,党德政德荡然无存”现象,这些现象主要说明(   )

    A.政党政治确立    B.利益驱动下的政党乱象

    C.政党政治活跃    D.灵活机制下的党派合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39年新生活运动把“礼、义、廉、耻”(四维)修订成“严严整整的纪律、慷慷慨慨的牺牲、实实在在的节约、轰轰烈烈的奋斗”。由此看来,这一时期内的“新生活运动”(   )

    A.促使国民政府实现了思想上路线上的统一

    B.成为抗日战争的根本保障

    C.鼓励了军民的抗战精神,利于抗战的开展

    D.继续宣扬儒家的伦理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共成立后,就实现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对下表说法正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都缺乏广泛代表性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归根结底是一个民族运动,是具有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两个内容的民族运动,而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而现代史上(指1949年以后的历史),这两个问题仍在继续,只有二者的位置发生了历史性的进步的变换。”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政权性质的变化    B.主要矛盾的变化

    C.国家性质的变化    D.国际形势的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扮演了天使和魔鬼的双重角色。下列是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口号,在历史上以进步意义为主的是(   )

    A.“不用官兵,不用国努,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B.“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C.“去征服剥削掠夺乃至消灭劣等民族,乃是我无可推卸的职责与特权”

    D.“我们要恢复罗马帝国的光荣,地中海是我们的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各项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   )

    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B.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还有一个国际上前所未有的新创举,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代办”这个称谓和机构在国际上都没有先例。“半外交关系”也属一种正式的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后完成正式建交。这项创举在我国建国之初有助于(   )

    A.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B.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C.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D.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学者认为:“民主德国加入‘经互会’,除经济上日益依附于苏联而外,在经济现代化发展方面还是取得某种‘双赢’的结果:资源匮乏的民主德国,能以少量的资金获得发展经济所迫切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其中绝大部分原料和能源来自苏联”。这表明(   )

    A.“经互会”是区域经济集团

    B.“经互会”阻碍了民主德国的经济现代化

    C.民主德国与“经互会”经济一体化

    D.“经互会”成员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经济互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亚当·斯密(   )

    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面是1650-185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单位:百万)。对导致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解读错误的是(   )

    A.欧洲人口的增加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欧亚人口增长

    C.农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亚洲人口的增长

    D.非洲人口的下降与罪恶的黑奴贸易有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2015年4月29日,新华科技网发表刘芳宇《一张图看懂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见下图。这四次工业革命(   )

    A.煤碳始终是最重要的能源    B.不断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C.将人类的活动扩展到空间    D.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关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分布图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3与图2相比在国家管理体制上的创新之处。简析图4与图3所示政体的本质区别。

    材料二:

    材料三:(1948年)3月29日,第一届国民大会在南京国民大会堂开幕。会议法定代表总额为3045人,共选出代表296 1人,总计报到代表2878人。本次国大的惟一任务是选举总统与副总统,但是国民党籍代表总嫌国大的权力过小,亟思有所修正,在国大开幕后,他们首先动议修改国大“议事规则”,增加了国大“得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检讨国是,并得提出质询建议”的规定。为此,国大连续多日听取国民政府各部门负责人的施政报告,并进行质询。

    4月18日,国大通过《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规定:“总统在动员戡乱时期,为避免国家或人民遭遇紧急危难,或应付财政经济上重大变故,得经行政院会议之决定,为紧急处分……动员戡乱时期之终止,由总统宣告,或由立法院咨请总统宣告之。”

    (摘编自汪朝光 《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

    (2)归纳材料二中政权构想的特点,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对第一届国民大会作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史料进行正确的解读、全面归纳概述史料中包含的历史信息、从丰富的史实中得出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的几个重要能力。

    材料一:

    (1)比较两种版本,指出对抗日战争初期表述的有何变化?

    材料二: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乎!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摘自日本天皇《终战诏书》(中译)(1945年8月15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天皇《终战诏书》的影响。

    材料三:下列两幅图片,描述的是现代史上同一历史事件

    (3)比较两幅图片(含注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创作者设计意图分别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图片,完成下列要求。

    图2为云南茶马古道路线图。比较图1、2和图3、4,提炼两项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外贸易与一国的经济增长是密切相关的,对外贸易能够刺激、带动一国经济的增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材料二:据资料统计:在明朝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下面是1836—1838年与1894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