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单选题 5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巩固分封制

    B. 增强地方权力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打破世袭特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新唐书·百官志》:“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下列制度符合该论述的有

    ①科举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内阁制

    ④二府三司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文中的“朕”是指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考古存在造假嫌疑

    B. 郡县制的消亡

    C. 中山国的地位较高

    D. 分封制的瓦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这表明

    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 

    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  

    D.宗法制度雏形初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省,宰相之府,所以临百司、统万机、定谋画、出政令,佐天子以安天下者也……□□,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处的文字应该是

    A. 中书   B. 尚书   C. 门下   D. 内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其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兵部

    D. 门下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士。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因,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泰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D. 修筑长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 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 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 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以下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御史台

    ②都察院

    ③刺史

    ④三省六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公元前453年,由3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他们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这说明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

    A. 血缘

    B. 地域

    C. 信仰

    D. 出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白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这反映了

    A. 贵族政治逐渐瓦解   B. 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 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D. 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适用西北用兵之军事需要

    C. 巩固皇权

    D. 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有关雅典公民亚哥斯的叙述,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①他被推选为代表参加公民大会     ②他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

    ③他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④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参政津贴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公元5世纪的时候,雅典人集会的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下列关于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体现古希腊民主开放的政治理念   B. 从侧面反映了雅典民主政体的情况

    C. 形成的根源是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   D. 与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 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B. 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

    C.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 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5 题
  1. 西汉中期,一批深知百姓疾苦,能直言进谏的有识之士进入统治阶层。他们入仕的主要途径是

    A. 军功授爵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

    A. 雅典物产丰富人民富足

    B. 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C. 雅典是当时地中海的霸主

    D. 雅典人充当了海盗角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 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汉朝时期,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有一个汉朝廷设立的“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同时该郡又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而扬州刺史对其行使权力是(   )

    A. 行政权   B. 监察权   C. 军事权   D. 经济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

    A. 汉初以来的分封制被废除

    B. 宗法制得以重新确立

    C. 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D. 土地兼并更加严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地方的管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之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两个制度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 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区划图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年地方上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为解决这一制度带来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3)简述宋朝是如何“尽夺藩镇之权”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4)综合上述信息,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控制演变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二: (五百人)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这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

    材料三: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以上材料均摘自岳麓版《历史•必修Ⅰ》

    请完成:

    (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

    (2)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指出雅典的民主政治为后世民主政治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