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材料赞美的是 (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     )

    A.中华民国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三大改造完 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A.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D.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班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准备利用暑假时间编撰不同时期《革命英烈小传》分册,其中一组搜集到了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毛岸英等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加以整理。该组英烈应属于:(   )

    A.国民革命军北伐英烈       B.抗日战争英烈

    C.人民解放战争英烈         D.抗美援朝英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950年带领这支斗志昂扬的军队奔赴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

    A.彭德怀      B.朱德        C.叶挺      D.刘伯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与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   )

    A. 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重返联合国                   D. 中美关系正常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 ,农林水利占7.6% ,运输邮电占19.2% ,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 ,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

    ①一五计划      ②稳定物价之战    ③土地改革运动   ④抗美援朝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消息: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一报道出现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下列特区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

    A .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洗雪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

    A.汪辜会谈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西藏和平解放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

    ① 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三大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毕生梦想消除饥饿: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是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以上感动中国颁奖词最适合的人选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詹天佑       D.邓世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了许多英模人物。下列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我国的改革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     )

    A、农村         B、城市      C、乡镇企业      D、国有大中型企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指的是(     )

    A.东方红一号卫星             B.神州六号载人飞船

    C.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D.神州六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一国两制决策好!统一的号角响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没有理由常分开。

    ——《海峡两岸歌》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材料一中“一国两制”是谁提出的伟大构想?(1分)在我国首先得到成功实践的是什么事件?(2分)

    材料二

    (2) 材料二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心情?(2分)

    (3)作为一名初中学生,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请你提出来一些好的建议。(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回顾近代中国曾是:“百年魔怪舞翩跹”,而今“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声标志着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抗争,终于迎来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喜庆与豪迈。

    材料二:“一五”期间成绩辉煌,但它本来应只是一个新的工业化时代的开端。只是,由于政治上的种种失误第一个五年计划意外的成了新中国经济史上一个特殊的标杆,“一五”成了中国大工业的开端,成了建设的象征,再次看到如此的奇迹还要再等上20年。

    材料三:流行语收集:

    A  农民翻身得土地           B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C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  多快好省,赶英超美

    E  一化三改               F  改革开放春风来

    G  科学发展奔小康           H  特区建立谋发展

    材料四: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历史上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49年10月1日哪一事件宣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分)新中国的成立有何意义?(3分)

    (2)“一五”期间我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2分)(举两例即可)接下来由于政治上的哪些失误,使得“再次看到如此的奇迹还要再等上20年”?(2分)

    (3)在这些流行语中 ,发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的有哪些?(1分)其中“农民翻身得土地”是得益于我国党和政府的什么政策(1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负面作用流行语又有哪些?(1分)从这些失误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经验教训?(3分)

    (4)材料四中“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1分)请你结合实例说一说这一伟大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怎样不断显示出来的。(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7分)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柞,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       1956年—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建交国家数

    25

    49

    54

    69

    87

    88

    95

    (1)材料一中 “唯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2分)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2分)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