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研究民俗的学者都注意到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十分繁复精细,如男性长辈称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等;女性长辈称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这种不厌其烦的称谓方式,实际上反映了(    )

    A.“家国一体”观念的影响

    B.“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他心理

    C.尊崇血缘亲疏宗族观念的影响

    D.尊卑贵贱等级观念的思想盛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秦代只设置郡县制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             D.地方实权的扩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史料记载:明代的南京“薪粲(柴米)而下,百物皆仰给予贸易”,北京是“九门一闭,则煤米不通,一日无煤米,则烟火即绝”。这反映了当时(    )

    A.出现了全国性的工商业城市

    B.商业生产更关注市场需求 

    C.居民生活倚重商业发展

    D.农村和城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    )

    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C.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商业环境的艰难使经营者重视经商技巧

    B.重义轻利的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

    C.封建经济日益繁荣使商业竞争更趋激烈

    D.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地位相对低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再到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这一时期思想界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B.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

    C.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D.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这说明(    )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 

    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

    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

    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同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    )

    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 

    B.商人成为经济的主要传播者

    C.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的流动 

    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制,弃儒从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促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B.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

    C.导致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D.推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经历了一个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其中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成人礼”的是(    )

    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南昌起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35年8月,蒋介石说:“我们本部十八个省份哪怕丢了十五省,只要川滇黔三省能够巩固无恙,一定可以战胜任何的强敌,恢复一切的失地。”这反映出国民政府(    )

    A.为纵容日本侵略寻找借口

    B.战前即已在构想抗战战略

    C.准备抗战爆发后消极抵抗

    D.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援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最早的户籍制度起源于古代赋税制度和征兵制度。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并且在中央地方设置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 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在继续推行北魏时期 “三长制”的基础上,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了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

    材料二 在20世纪之前只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的户口和人口信息登记制度,二战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建立健全了这一制度。以美国为例,最能证明个人身份的资信材料为社会保障号码。人们可以凭借社会保障号码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者办理银行卡、信用卡、医疗卡、驾驶证等,或者依法申请失业救济。……美国国会利用人口普查得来的人口总数决定各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此外,各州还根据这些数字来分配其立法机构中的席位。……企业则利用这些数字来降低金融风险、定位潜在市场。

    --材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15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与中国古代以社会控制为主的户籍管理制度相比,现代西方户籍管理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10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问题:根据图一至图四,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要求:提取信息要充分;总结和归纳的史实要准确、完整;解读和分析逻辑要严谨、清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与戎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战国策》

    材料二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

    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别其势,难其道,故曰: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

    私利塞于外,则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

    ——《商君书》

    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斗,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国民风的特点。(4分)并从材料二,指出商鞅为转变民风所采取的措施。(5分)

    (2)据材料三,简析秦国民风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