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名句名篇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活性炭   韬光养晦  荒(niù)    (kè)尽职守

    B.谐奏曲   咄咄逼人  (chuàng)然  鳞次比(jié)

    C.威慑力   暇不掩瑜  (jué)取    (chuí)手可得

    D.笑咪咪   按图索骥  (rǒng)长   返(pú)归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C.她从小养成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D.您的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

    B.在学校追逐教育效率的进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证明并履行自身职责,发挥调控和监督功能,要对非正当、无界限抢夺优质资源加以规范。

    C.记得我初次见她的时候,还是个八九岁的孩子,天真可爱,无拘无束。

    D.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课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童年》是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鲁滨逊漂流记》的结尾告诉我们,鲁滨逊一生中最可怕的一次遇险是遭遇三百多个野兽。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标题中“钢铁”的含义是信念、意志、毅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好诗词,如这样简洁却充满无穷张力的精神结晶,是最能与时间之盾抗衡的矛。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下的孤独感。③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让这首诗拥有无数拥趸。④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⑤诗人的目光,贯穿时间这条长线,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者”。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①②⑤④③      D.②③⑤④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填空

    (1)《论语》中论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2)美好的春天常常是诗人描绘歌咏的对象。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以“             

    描绘了莺歌燕舞喜迎春天的美好场景。

    (3)让我们跟随诗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跟杜甫登临泰山之巅,抒发“           

    的豪迈;随孟浩然望洞庭湖领略“                ”的壮美。

    (4)写出古诗词中含有“云”的连续两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小题。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          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节选自刘蓉《习惯说》)

    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 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更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鞋子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不有其名

    B.牡丹之爱,宜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          由此观之,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分人

    3.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4.用“/”断句。(限标两处)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5.《爱莲说》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

    ①“海星被摸死!模型巨蜥的脚趾也被摸断了!”最近一则微信广泛传播,从一个侧面表明,开馆不足一个月的上海自然博物馆,陷入了喜忧参半的处境。博物馆受公众热捧令人欣喜,但观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不文明行为,又引人忧虑。

    ②事实上,“海星被摸死”只是网上持续热议的文明话题的一个新注脚。从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到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石刻,“路培国”们的“到此一游”刻字,至今没有绝迹;向空服人员泼面、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种种劣行仍然在各种场合上演。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一些地方出现的当街暴打妇孺现象,更引来群情激愤。

    ③无论是出境旅游的不良行为被媒体打“差评”,还是公路上的违章驾驶、危险飙车等,许多不文明现象,可说是腰包“鼓起来”、生活“阔起来”后遭遇的社会发展新课题。搭乘着城镇化、现代化的时代快车,许多人逐步远离了物质匮乏的窘迫,又浑然不觉地陷入了另一种窘境。“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充满诗意的语言,道出了一些人“脑袋”轻于“口袋”、灵魂跟不上身体的尴尬状态。如果从社会层面来思考,公民文明素养如何与现代化同步,精神文明如何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

    ④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关键词汇,“文明”折射国家发展的境界、社会进步的状态,是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公约数的重要平台。应当看到,文明不仅仅需要被唤醒,更应在制度设计层面体现软硬结合、标本兼治。日前,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近一个月后,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等不文明事件的四个当事人被列入“黑名单”,便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惩恶扬善、久久为功,以不断加大的外力强化约束,让放纵自我、妨碍他人、侵害公序良俗的行为付出代价,方能防止“破窗效应”,变压力为动力,促使文明变成公民的行为自觉与生活方式。

    ⑤看得见的硬伤容易修复,看不见的短板却难补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不文明到文明,从文明的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自然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不应一味批评公民素质参差不齐,更当以每一次问题暴露为契机,优化管理方式、加强机制构建,真正从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推进文明建设,依靠“制度文明”稳步提升“公民文明”,不断推高全社会的文明水位。

    ⑥文明不是空洞浮泛的口号,仰赖一点一滴的践行去成全。因此,与其做一个对不文明现象义愤填膺的“键盘侠”,莫如迈出坚实步伐,用双手书写文明的笔画。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如果说,遵守公共空间的秩序与规则是底线要求,那么,主动为别人着想、做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则是更高境界。从这个意义出发,知行合一,做一个更加文明的公民,其实也是在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过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

    ⑦一位西班牙作家说过,“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文明是世间最动人的语言,一个视文明为阳光的国家、一个视德行如生命的民族,让文明素养追赶上现代化的脚步,必将更富有魅力,也必能赢得真诚的尊重。(选自《 人民日报 》)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前三段例举众多不文明现象有何目的?

    3.简略分析文章怎样层层深入论证中心论点的?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最后一段西班牙作家的话,强调了文明是公民交际中必须具备的素养。

    B.文章第⑤段加点的词语呼应紧密,既对公民有宽容的心态,又从制度建设的高度指出了提高公民素养的路径。

    C.“看得见的硬伤容易修复,看不见的短板却难补齐。”这里的“短板”指的是公民素养的严重缺失。

    D.为了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国家旅游局制定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有了这个管理办法,就能从根本上杜绝游客种种不文明现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孔林二月兰

    ⑴兰花,多有贵族。二月兰,却是世界上海两万多种兰花里的平民平民,当然易被忽视,常遭践踏,只是愈抑愈扬,再大的强力也按捺不住,蓬勃的生命就在七八千年里生生不息着。

    ⑵如北大燕园中曾经伴着季羡林度过风雨的二月兰,南京理工大学冷杉园里常与市民耳鬓厮磨的二月兰,都是那样的气象独具,名传于世。可是,最能动我心魄又让我惊诧不已继而深爱不止的,还是中国曲阜孔林的二月兰。

    ⑶清明前后,当你在夹道而列的千年桧柏里,走过一千多米长的林前神道,再穿过高大的红墙与森严的古侧柏相夹的长长的甬道,当你终于停在孔林门下,仰面注视着林门上古韵滞重的 “至圣林”三个篆体大字,正让胸间充溢着肃穆与沧桑之感的时候——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迈过这个短促而又高大的门洞,竟是一个如初生婴儿般清新娇嫩、又如新娘样羞怯热烈的紫蓝色的世界!二百多万平方米的二月兰,正怒放着扑怀而来,让你一下子投入在梦幻般的世界里,庄严的孔林陡然亲切生动。

    ⑷人们也许会先入为主地直奔孔林的孔子墓园,而对这花的海洋视若无睹。但是二月兰自在地开放着,不求闻达,不谋地位,无欲则静地在天地之间释放着也享受着自己生命的美丽与快乐。

    ⑸紫里泛着蔚蓝,蓝里透出着雪白,白里又浸染着淡红,全沐在春日嫩黄的阳光里,人就仿佛远离了尘世,神游于这彩色雾岚般的梦幻之中。这时,隐约着却是早已沁入在空气里与心脾间的爽冽和畅的清香,让人忍不住一次次深长地呼吸吐纳。这可是天上地下难以寻找的气息啊,草香,泥土香,树木香,去秋落入在草丛中的黄叶的香,全被二月兰的清雅之气酿成了一种非凡而又家常的圣洁之香。就连鸟的啼叫与太阳金色的光羽,都熏染着二月兰的味道。

    ⑹二月兰每一株单一的茎上,都诞生着长幼有序的十七八个花的兄弟姊妹——最幼的米粒大小地绿着,有白苍的绒毛隐约在初绿间;稍大一点的花蕾,刚咧开星点的唇,闪烁着粉白的笑意;将开未开的,则将四片花瓣两两相叠卷成马蹄型的筒状,露着几分调皮与待放的急切。一旦开放,就如纵情展翅,那恣意伸展的四片花瓣,会让人以为是翩然的双蝶在飞,六枚微颤的金蕊则俨然是蝴蝶的须了。时有真蝶飞临,又恍若兰的开放,竟惹得蜜蜂绕追,缠绵不去。

    ⑺次第的开放,犹如前赴后继,也就能在一两个月里,不管晨昏,只见精神抖擞的二月兰,而不见它们的萎顿。

    ⑻其实,二月兰也是脆弱的、容易受到伤害。为了春日的绽放,其茎的底端几乎耗干了水分,而接近花序的上部,则又嫩又脆,饱满着血液般的汁水,一碰就断的。只是看似柔弱的,比石头更有着坚忍与柔韧的力量。

    ⑼二月兰没有柏树的四季常青,却能让一个一个活泼崭新的生命组成谁也无法扑灭的浩大的阵势。而林墙再高大威武,也无法挡住全部的阳光,跳出墙之阴影的二月兰当然尽着性子开放,就是处在墙的阴影之下从而晚开的二月兰,也是毫不退让,一直逼到墙的根部,不顾一切地生叶萌蕾。那种支支棱棱不怯不退的气度,那种迟早也要绽放的倔强,倒直白地捅开了墙之虚弱的老底。

    ⑽今年大旱,又冷的时间久长,连松柏都现着些锈色。只有一株一株的二月兰,努力地生与长,在这死别之地生聚成蓬勃的紫蓝色的海洋,就连从林中穿过却早已干死了的洙水,也澎湃起紫蓝色的潮汛。

    ⑾林的冬之静雪、秋之红叶、夏之浓绿当然各有着非常的美妙,但是惟有这春天里的二月兰,已然成为一种“现象”,既能与乡亲百姓亲密无间,又可以感动润泽八方学人的心灵。改用唐人一句话,正可谓“生不用有名与钱,但愿一识二月兰”。

    1.简要分析文章第⑵段的作用。

    2.阅读第⑶至⑺段,简要概括孔林二月兰的特点。

    3.本文语言生动,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稍大一点的花蕾,刚咧开星点的唇,闪烁着粉白的笑意;将开未开的,则将四片花瓣两两相叠卷成马蹄型的筒状,露着几分调皮与待放的急切。

    ②说说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跳出墙之阴影的二月兰当然尽着性子开放,就是处在墙的阴影之下从而晚开的二月兰,也是毫不退让,一直逼到墙的根部,不顾一切地生叶萌蕾。

    4.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发出“生不用有名与钱,但愿一识二月兰”的感慨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声音,常在心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或暗示)真实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规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