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书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2 题,名句名篇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书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泱泱中华,语文承载了几千年的文明,它有《诗经》的    (A纯朴B淳朴),《离骚》的激昂,汉赋的华美,唐诗的韵律,宋词的缠绵……它是怯意的化身,是浮躁的死敌,是素质的挚友……它是朱自清泪光中的背影,是徐志摩挥手再别的康桥,是诸葛亮掬躬尽瘁的出师表……

    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载:________

    ②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③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②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教育人,鼓舞人,感染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修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阿长连《山海经》的书名都说不周全,居然将“三海经”说成“三哼经”,作者却将文章拟题为《阿长与<山海经>》,这样拟题欠妥当。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陈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句填空。

    必答题: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②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同样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选答题:

    ⑦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⑧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曲径通幽处”一句,“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仔细品味,“曲”与“竹”,在表达的意境上有什么不同?

    2.请说说颈联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②,幽于缧绁③。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④,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⑤以来至于麟⑥止自黄帝始。

    (节选自《太史公自序》)

    【注释】①李陵之祸: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在汉武帝面前为其辩解,因此被下狱问罪,处以宫刑。②缧绁(léi xiè):原是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引申为监狱。③羑里(yǒu):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北。④陶唐:即唐尧,五帝之一。⑤麟:猎获一只白麟。文中借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出 则 无 敌 国 外 患 者

    2.结合文意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       (2)人恒过___________

    (3)于是论次其文 ___________       (4)于是卒述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第3段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5.【甲】【乙】文都列举人物的事例,你认为他们的共同点有哪些?请概括回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关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主题阅读

    【大会概况】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中央电视台针对电脑普及导致中国人汉字书写能力下降这一“危机”,于2013年隆重推出的大型国家级汉字听写推广活动,旨在让人感悟汉字的深厚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这是全国第一档原创形态的汉字听写竞赛电视节目,全国共32支代表队参赛。
    据主办方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说:“这不是一个浮躁、奢华的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最广大的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充满紧张感的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掀起了舆论波澜。节目让电视机前的大人们出了一身汗——生活中如影随形的汉字,正逐渐变成“陌生人”。伴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播引发出的“全民自检”,微博话题迅速登顶热门榜、点击率高达18万余次;有数据显示,节目播出6小时内微博话题电视节目排名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等多档节目。

    孩子的秀场,全民的课堂,虽然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选手都是初二学生,但节目组在现场观众席前特设了成人体验团,他们与选手同时参与听写测试,结果令人汗颜。听写“癞蛤蟆”,成人体验团正确率只有30%;“间歇”,这个常用词,很容易辨识,但是,成人组居然有40%的人书写错误;而当稍生僻词出现时,听写错误就更显惊人。

    【活动标语】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媒体评论】

    这档节目汇聚了一批热衷汉字文化的青少年,但对于这些小孩而言,那些紧贴生活的词语,似乎要比生僻字还难。在首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让一个个选手“落马”的,不是“沟壑”、“分道扬镳”、“荦荦大端”这样的难词儿,而是“髋关节”、“三聚氰胺”、“郫县豆瓣”这样来自于生活的词汇。节目唤起我们对汉字书写的焦虑。——全媒体中心记者段祯

    汉字的魅力不仅在其意,还在其形。通过看节目我发现,小选手写出的字绝大多数都难称“美观”,遑论书法。我想,如果比赛的主办方能在注重书写正确性的前提下,也注意书写的规范和美观,那一定能使汉字书写的真谛和魅力得到充分展示。——中华读书报 王雪峰

    【专家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张伯江从一个语言研究者的角度解释了汉字听写大会对生僻字的考察。他认为,“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是半世纪前词典编纂者的初衷,汉字的普及有利于发挥词典工具书的社会作用。中国在上世纪曾有过两次急剧西化的过程,大量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汉语的作用弱化到仅剩语言交际。而时至今日,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传统文化逐渐得到挖掘,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生命力,民族的文化气质也趋于深沉成熟。汉字可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张伯江称,汉字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实不适合拿来比赛。“因为每个词都有它的历史,这就导致无法制定比赛规则,只能制定大略的评价标准。随着赛会的深入,比赛的争议增多,汉字系统的问题也暴露出来,需要适度整理规范。有的汉字,可能是古人本身写错了,但却收在古书中流传下来,出现了很多异形字词,影响传播效率。但汉字的规范不宜过多,要宽泛一些,否则会丧失汉字活力。”

    高科技文明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果。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这类节目应该多办,类似这样的电视节目和竞赛,会促进大家注意书写的准确性,注意原始用笔书写方式的效果,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川鄂

    汉语文字目前面临的形势很严峻。“键盘打字取代了手写,拼音输入法让字形模糊化,不需记忆字形就能打字交流,导致手生。另外,人们对母语、汉字不够重视,学校很少开设写字课,汉字普遍写得不如以前美观。”他还表示,目前高校“失写症”现象很严重,大学生们用电子笔记、拷贝课件、手机拍照等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写笔记,考试时的潦草字迹和错字连篇,常令老师们叫苦不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统尚

    这档节目唤起了国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张扬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深埋在内心的炎黄情感沸腾,它以热烈活泼的形式释放着威力强大的正能量——首师大教授魏润身

    【网友评议】

    春暖花会开: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喜欢看这样的节目,看得津津有味。身为中国人就应会写汉字。有些字,平时见过说过,就是不会写。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传播汉字文化,书写汉字正能量。

    倪玉平:第一次看汉字听写大赛,感觉这种东西与我们从小学的英语类似,片面追求难度,其实都是生活中使用不到的东西。学了十多年英语,考题连外国人都看不懂,但见了外国人却口都不敢开。

    维亚姐姐:“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是语文界的奥数,毫无意义。那么多的生僻字,绝大部分的字选手们离开比赛后这辈子都不会去写、去用。写错一个字都关系到团队的荣辱,我们还要误导下一代的价值观到什么时候?

    1.如何理解标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2.媒体、专家和网友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节目的有哪些正面评价?又提出哪些建议?

    3.“汉语文字目前面临的形势很严峻”指的是哪些方面?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回答。

    4.生活中如影随形的汉字,逐渐变成“陌生人”。面对目前汉字的书写状况,作为一名初中生,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爬根草

    ⑴凡在乡间长大的人都不会忘记这种草。它好像就是有关乡村最深的记忆,像大地与生俱来的美丽纹身。

    ⑵爬根草的生命力极强。只要给它土壤,一点点阳光,一点点雨水,一点点风,足以让它悠然自得地存活下来。据说它是唯一可以穿越四季的草,俨然守护岁月春天的一条万里长城,就是在严寒的冬天它也枯而不死。如果扒开地面的土,就会轻易看到它所固守的昂扬绿意有着蓄势待发的姿态,所以人们之称它为灵魂之草或草中之王。古诗有云:“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想,这首诗里歌颂的应该就是它,因为只有它才有这份生之坚韧和顽强。

    ⑶它是一种会走动的草,它时时都在播种着自己的未来。每往前伸延出一寸嫩绿的触须,它的茎就会深神地扎进泥土,然后继续朝周围衍生,继续扎根。它的执着与专注给人以一步一叩拜的圣教徒般的赤诚感觉,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它长长的生命线,一直穿行在太阳一样的靓丽针孔里,被一神奇的缝纫机刺进泥土。可以说,每株爬根草都是一滩滩刺绣的山水画,都是一篇篇锦绣的诗意文字。

    ⑷童年的记忆里,在夏天,无数次光着脚丫在爬根草装饰的乡间小路上行走,我们用脚心感受着它和季节共同的温柔,有着一种走在红地毯上的幸福憧憬,有着穿上草鞋的温暖感觉。那时感到脚心和心一样是向世界敞开的,它们诉说着同样的爱的语言。以那样的方式走进田野是神圣的,也是古朴而浪漫的。走在这样的路上,你永远不会想着回来,因为你正走在一条回家的路上。这样的路本身就是一种令人神往的目的地,它通向的是天地的心。

    ⑸曾有人把它和爬藤联系起来。一个在大地上匍匐前进,一个缠在树干上向上攀登;一个流向时光的大海,一个攀向岁月的峰峦。然而它们都会给我们一个格言式的指示:爱着心中的爱,一切的努力和等待都会成为最美的春天。

    ⑹也曾有人把它和蚂蚁联系起来。爬根草和蚂蚁一样是卑微的,然而它们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攀登者。它们一直把高山当作平地来走,用攀登的姿势和毅力将自己的灵魂在天地间高高耸立,它们一直在用卑微成全着自己的伟大与超越。

    ⑺爬根草在草中是特立独行的。它是一种多情的草,只要有土的地方,都是它扎根的天堂。它对土地的爱是一种死去活来,是一种奋不顾身,是一种勇往直前,是一种从一而终。就这样它的生命且歌且舞,渐行渐远,像一条永不消失的绿色地平线!

    ⑻每株爬根草都是一条完美的生命赤道。

    1.阅读全文,说说爬根草有哪些特点?

    2.赏析“它是一种会走动的草,它时时都在播种着自己的未来。”

    3.文章标题为“爬根草”,第⑹段为什么要写到蚂蚁?

    4.阅读文章第⑷段划线句,揣摩“我们”此时的心理活动,并以第一人的口吻写下来(不超过50个字)

    5.说说“每株爬根草都是一条完美的生命赤道”的含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处处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上,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         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补充完整,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