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2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7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

    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你也许会说,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不错,如果它仅仅是以其长达几十厘米的双翅赢得了这样的名号,那的确是有夸张之嫌。但是,当你知道了它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真的是非它莫属。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说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

    但是,所有因得到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积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

    没有谁能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

    我们不可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帝王!不惧怕独身越狭长墨黑的隧道,不指望一双怜悯的手送来廉价的资助,将血肉之躯铸成一支英勇无畏的箭镞,带着呼啸的风声,携着永不坠落的梦想,拼尽全力去穿透命运设置的重重险阻,义无反顾地射向那寥廓美丽的长天。

    1.下面关于“帝王蛾”名称来源因素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帝王蛾”是因其双翅长达几十厘米而获此美名的。

    B. “帝王蛾”是因其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而获此美名的。

    C. “帝王蛾”是因其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了飞翔的快乐而获此美名的。

    D. “帝王蛾”美名的由来,一是因其双翅长达几十厘米,二是因其勇敢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并冲破死亡的封锁,从而拥有了快乐的飞翔而获得的。

    2.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帝王蛾的幼虫生活在一个洞口极狭小的茧中。

    B. 当帝王蛾的幼虫将要成为成虫时,这狭小的通道就会使它丧失生命。

    C. 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是说很多的幼虫在通过那个狭小通道时,因力竭而身亡。

    D. 有人怀了恻隐之心,将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结果却适得其反。

    3.以下判断符合文意的正确的一项是:

    A. 经人加宽的幼虫的生命通道,有利于其幼虫的生命转化。

    B. 经人工修剪的生命通道出世的蛾子,都不是帝王蛾了。

    C. 经人工修剪的生命通道出世的蛾子,短时间内很难飞翔。

    D. 帝王蛾的幼虫只有自己通过那狭小的生命通道,才能够自由飞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老   家

    孙犁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请假不准,总是难以成行。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在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对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  “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子,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我解嘲似的说:  “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1.(1)作者在文章开头描写梦境中回家有哪些“困扰”?试分条概述。

    (2)描写这些梦境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文章中多次写到老屋,这对表现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

    3.综观全文,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②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③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1.选文第①段运用民歌常用的一种什么样的手法来营造悲剧氛围

    A. 赋的写法   B. 比兴写法   C. 动作描写   D. 景物描写

    2.第②段着力铺陈兰芝精心打扮的情况,下列分析不属于“起严妆”作用的

    A. 表明兰芝对焦仲卿的恋恋不舍,写出了她欲去而不忍离去的微妙心理。

    B. 表明兰芝不甘示弱,其严妆是对焦母无声的抗议与示威。

    C. 写出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

    D. 预示兰芝已经做好了“举身赴清池”的准备。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

    C. “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凡庸”之意,后者应理解为“真情挚意”。

    D.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这句中的“便利”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六合”与《过秦论》中的“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意义不同。

    4.把《离骚》中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古诗十九首(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试分析诗歌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2.这首诗歌在抒情方面使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氓》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一文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一文中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表现诗人希望广泛收揽人才完成统一事业的宏伟抱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倩(qiān)影  媛(yuàn)女  鹢(yì)首  袅娜(nuó)

    B. 羞涩(sè)  蟋蟀(shuai)  啼(tí)唱  婆娑(shuō)

    C. 陪衬(chèn)  瞥(piē)见  肋(lèi )骨  澄(dēng)清

    D. 宛(wǎn)然  颤(zhàn)栗  氛(fēn)围  创(chuāng)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把下面的句子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处,使之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①《离骚》抒写理想

    ②抒写先民的喜怒哀乐

    ③富于写实精神

    ④抒写爱国激情

    ⑤《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

    ⑥富于浪漫气息

    A. ⑤②③①④⑥   B. ⑤③②①⑥④

    C. ①④⑥⑤②③   D. ①⑥④⑤③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加点字词与“勤心养公姥”中“公姥”词法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 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   B. 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

    C.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D. 否泰如天地  足以荣汝身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屈心而抑志兮②夙兴夜寐③千万不复全④伏清白以死直兮⑤逆以煎我怀⑥足以荣汝身⑦固前圣之所厚⑧謇朝谇而夕替

    A. ①③⑤/②⑦/④⑥/⑧

    B. ①②/③⑤⑥/④/⑦⑧

    C. ①⑤⑥/②⑧/③⑦/④

    D. 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耽:耽误

    B. 女也不爽,士贰其德   爽:过错

    C. 固时俗之工巧兮     固:本来

    D.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孔: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送你度过淇水,到达顿丘。

    B.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来你不要生气,把秋天作为婚期。

    C.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并不是织得慢,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

    D.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生活过的树林,养在池里的鱼思念过去的深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为主,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题材,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

    蜿蜒的小路、潺潺的流水、起伏的山峦、寂静的森林、广袤的天空、浩瀚的大海……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有美丽的图画,你曾置身于哪一幅画面中?试选取一片最美的风景写成文字。

    要求1、题目自拟。2、字数不少于800字。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