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9 题,连线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9 题
  1.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除了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外,还有讨论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派学说的杂家等。这表明当时

    A. 社会分化加剧   B. 礼崩乐坏统治失序

    C. 民本思想盛行   D. 诸子学说注重实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

    A. 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B. 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

    C. 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

    D. 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 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

    B. 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

    C. 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 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某一思想家认为:圣贤之道并不鼓励发展人民的能力,反而抑制其重要活动力的自由施展;传统统治者们也鼓励节俭,反对发展财富,反对积极进取,推崇知足。他认为,这些都违反了西方通过提高人类能力与智力来加速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原则。此思想家最可能是

    A. 孙中山

    B. 陈独秀

    C. 康有为

    D. 严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 土地过度集中

    B. 有田者无力可耕

    C. 小农户个体经营

    D. 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易中天评论诸子百家的理想社会之一是“蜂蚁社会”。“大腹便便稳坐中央的君主,是蜂王或蚁后:那些什么想法都没有,只知道按照法定程序做贡献的臣民,是工蜂和工蚁。”下列诸子的政治理想较为符合“蜂蚁社会”的是

    A. 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B.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且拱之。

    C.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 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 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 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拜财神的习俗浓厚,浙江拜范蠡为财神,安徽徽州拜管仲为财神,江西拜关公为财神。当时朝廷对此不但认可,还均给予支持。明清政府此举有利于

    A. 控制民间宗教信仰   B. 分化瓦解江南反清势力

    C. 抑制资本主义萌芽   D. 促进江南社会经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反映了

    A. 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   B.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

    C.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   D. 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材料中“转瞬即逝”的主要原因是(  )。

    A.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中国近代工业自身弱小

    D.政府改变了发展经济的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示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A. 强化宗族认同   B. 继承华夏传统   C. 凸显贵族地位   D. 维护尊卑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源(   )

    A. 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 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 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意在加强皇权,但是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更加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

    A. 太监与皇帝亲近,受皇帝信任   B. 皇帝无能或者怠政

    C. 废宰相制度,过分集权于皇帝   D. 内阁的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A. 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B. 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C. 战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D. 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历史研究小组搜集了“鸦片输入与开埠通商”、“洋务与官办”、“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一战与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官僚资本与经济统制”、“没收与赎买”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历史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 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经济的关系   B.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C.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D. 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甲午战争后,一外商说: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说明了甲午战争后

    A. 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冲击更为强烈

    B.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了外国商品的强烈冲击

    C. 家庭手工业在抗击外国商品的冲击中不断发展

    D. 向外国学习器物制造,中国人完全依附于外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姜铎在1961年发表文章指出:“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尽管它的政治动机和目的是反动的,力量是薄弱的,效果是不大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本意是要说明洋务运动(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改变了落后的封建经济

    C.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歌曲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北京不可能出现的是

    A.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定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

    D. 徐小姐爱好很多,如读书、阅读《申报》、看北京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下列选项能支持“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观点的是

    A.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理学兴起,儒学复兴

    C.文化的世俗化趋势         D.中枢权力的制约机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传统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是在西方列强的炮舰逼迫下开始的,是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的客观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

    材料二

    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五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十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英国是如何在中国实现这一政策的?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条文要点,并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革命史观分析评价这些条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