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1 题,其他题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按要求默写。

    1.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2.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杜甫《登楼》)

    6.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请找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瓦(lì) 荒(miù)接(jì)转弯角(mò)

    B.问(jié)震(sǒng)取(tì)锐不可(dāng)

    C.想(chī)纳(hān)连(zhuì)怒不可(é)

    D.斥(hē)伎(liǎng)跚(mán)长途涉(b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幸福家庭的建立,需要每个家庭成员担负责任,贡献力量和才智。健康的家庭不仅使家庭成员感到舒服、安全、稳定和快乐,而且能够促人积极进取,提供充足的动力。家,是一所房子,有梁柱的支撑和坚实的墙壁;家,是一首轻音乐,让人xīnkuàng shén yí;家,是________,________ 。

    1.根据拼音写成语。(1分)

    xīn kuàng shén yí(              )

    2.结合文意,为横线处补写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家是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5分)

    A 等泣拜于地曰:“愿B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B知遇之恩也。”B命内侍扶起 A ,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 A 曰:“有何圣谕?”B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A 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此故事情节:________。(1分)

    2.文段中的人物“A”指的是:________,“B”指的是:________ ,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A”人物的认识。(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画面。(3分)

    2.“心远地自偏”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①彼竭我:                      ②有伏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面各句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公将驰②手指不可屈伸,弗

    B.①战长勺②此所谓战胜朝廷

    C.①登轼望之②学不思则罔

    D.①吾视辙乱②真不知马也

    4.通过对选文的阅读,谈谈你对曹刿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选自《唐太宗论举贤》)

    【注】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2.本文在选拔人才和任用人才方面带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龙到底是什么动物

    ①在十二生肖中,龙是最受人们尊崇的。它的形象虽然有些凶恶,却被中国人选为吉祥及高贵的象征,广受欢迎。许多人希望在龙年生育子女,取得好兆头。不像西欧中世纪的文学美术,把吐火焰的龙看成恶势力的象征。龙与中国文化圈的关系非常密切,常被用以代表中国。它盛见于古代的各种传说中,也是古今美术常见的题材。

    ②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的动物。但它应是源于人们见过的存在的动物。因其罕见,形象才慢慢起变化,后又被神化,才脱离实际,成为虚构的动物。河南濮阳几个6000多年前的墓葬,发现有用蚌壳在尸体旁边排列龙的图案,寓有宗教信仰的作用。其形象颇为写实,有窄长的嘴,长身,短腿,粗长尾巴,但无歧角。发展至商代的甲骨文,龙字已是个头有角冠,上颌长、下颌短而下曲,身子卷曲的动物形。中国文字为了适合窄长的竹简,常将动物的身子转向,四足悬空,使龙像是种可直立而飞翔的动物,其实它描写的是有短足的爬虫动物形。从流传的文物看,龙早期的形象较写实,后来为了夸张其神奇,就选择9种不同动物的特征加以修饰: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当然就不可能在现实的世界找到它的形象。

    ③龙是古代的图腾,商代有叫龙的方国。图腾大多是自然界实有其物的。春秋时代的铜器铭文有获龙的记载。西周早期的《周易》,把龙描写成能潜藏于深渊,飞跃于天空,相斗于地面,流出的血是玄黄的颜色。《左传》记载公元前523年,郑国遭受大水时,有龙相斗于城门外的洧渊;还记载龙有黄河及汉水的不同种类,有人能豢养它们,夏后吃了其肉酱后还想再吃。从这些描写及遗下的图形,可知龙原是种两栖类爬虫动物的总称,能生息于陆地及水中,有些还能跳跃甚高,像是能飞翔的样子。

    ④爬虫种类多,习俗各有不同。人们把不同形状及种属的爬虫化石都当作龙看待,导致龙能变化形状的传说产生。公元2世纪的《说文解字》,解释龙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种见解很可能基于偶然发现的古脊椎动物的化石而得的联想。唐代《感应经》有如下的描写:“按山阜缸岫,能兴云雨者皆有龙骨。或深或浅,多在土中。齿角尾足,宛然皆具。大者数千丈,或盈十围。小者才一二尺,或三四寸,体皆具焉。尝因采取见之。”一到博物馆参观,就会了解所称的或大或小的龙,其实就是各种脊椎动物的化石。古人见化石大小悬殊,故而有能变化的见解。濮阳的龙图案也是这一类动物的形象。

    ⑤至于认为龙能飞翔和致雨,可能和栖息于长江两岸的扬子鳄鱼的生活习性有关。龙的特征,脸部粗糙不平,嘴窄扁而长,且有利齿。在中国地区,除鳄鱼以外,是他种动物所无的异征。扬子鳄除了没有角外,身躯、面容酷似龙,可能就是龙形象的取材。何况远古的龙是无角的。扬子鳄每在雷雨之前出现,有秋天隐匿、春天复醒的冬眠习惯。古人每见扬子鳄与雷雨同时出现,雨下自空中,因此想象它能飞翔。但龙致雨的能力也可能来自龙卷风。龙卷风的威力奇大,且经常带雨。其形状好像细长的龙身,故容易让人以之与爬虫的化石起联想,误认龙能大能小,能飞翔、致雨,是威力无边的神物。

    ⑥龙后来还成为皇家的象征。它很可能与汉高祖刘邦的出生传说有关。汉代的《史记》有两则刘邦与龙有关的记载。“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大公往视,则见蛟龙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汉高祖出身普通人家,有必要编造故事说明凡人接受天命而登上帝位的合理性。

    ⑦龙由于威力大,故成为男性的象征。鳄鱼的生殖能力强,一次产卵20到70个。中国人很看重延续家族的事。也许希望能多生些将来显耀家族的男儿,所以有龙生九子,个个有好本领的传说。并有悬挂九颗粽子,以祈生产男儿的习俗。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精华本,作者:许进雄,文章有删改。)

    1.结合文章分析,龙到底是什么动物?(4分)

    2.说一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这种见解很可能基于偶然发现的古脊椎动物的化石而得的联想。

    3.简要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河南濮阳几个6000多年前的墓葬,发现有用蚌壳在尸体旁边排列龙的图案,寓有宗教信仰的作用。

    4.文章第⑤段认为:“至于认为龙能飞翔和致雨,可能和栖息于长江两岸的扬子鳄鱼的生活习性有关。”请说一说和扬子鳄的哪些习性有关?(2分)

    5.龙是吉祥和高贵的象征,广受欢迎。请写出一个含有“龙”字的成语,体现这种吉祥与高贵,并解释其含义。(3分)

    成语:________

    含义: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纸雁儿

    苏叶

    ①我父亲去世,整整十个年头了。我多希望他还能活着,还能看到我!

     ②其实,父亲不能看见我已有多年。他双目有疾,白内障,渐渐地终至失明,连光感都没有了。我对他的最早的记忆,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他总穿一身青布长袍,头发有点花白了。每次他从离家几十里外的学校回来,总是双手背在后面,让我猜他给我的礼物——一个金红的柑子,或一个银黄的柚子。我有些陌生,有些好奇,有些娇憨地仰望他,然后看他手执毛笔,在薄薄的纸上竖着写了一行又一行。他的字十分清秀,像他的手,超凡脱俗,修长修长。他的眼睛很慈和,但是有一颗很小的白点。父亲闲居之后,先还拄手杖出去看戏,后来就不出家门了。先还看书,书和眼睛的距离愈来愈近,后来贴近面孔看,简直像闻书一样。再后来,眼睛也废了,他再不能看什么了。

     ③我时常痛悔,二十年前,我的心长到哪里去了?我为什么不曾体会父亲双目失明后的忧乐与心境?

     ④我给父亲念过书报,讲过外面的事,给他老人家沏过茶,端过饭,牵他在院子里晒过太阳……但做这一切时,我都没有用心。有时,需要剪指甲了,他叫我。我,多半在忙自己的事,常常“嗐”地叹一声,嫌烦,然后拿了剪子,坐到他身边去,剪得很快。父亲便默默地用指头互相搓磨着不匀的地方,我心一愧,再细细给他修一回。

     ⑤他听广播,听新闻,听京戏。八个“样板戏”的时候,父亲实在嫌它们闹,不听,每天只听天气预报。天天如此。我有时说:“您老人家听么子天气预报啰!”言下之意是您又不出门,何必如此关心呢?那是黄昏时节,多半是天空云蒸霞蔚的时候。树叶儿映着夕晖,沙沙翻卷,有如奔马的铃响。归鸟啾啾,来回飞翔。燕子衔泥,轻轻剪开芬芳的草地……这一切父亲都看不到了,可他是否借助于季节的更替和天气的变化,在脑海里描画着什么呢?我那样忤逆地回答他,无异于打趣他,堵他,他为什么不训斥我,不责备我呢?

     ⑥父亲是个细心、慈爱的人。那年大跃进,母亲被拉去修京广铁路,不能回来。父亲每天给我梳辫子,引得同学们都羡慕。那是父亲在我能力稚弱时给我的帮助爱护,而我,当父亲能力衰颓之后,在他视界黑黑的天地里,我给予过他什么温暖,什么安慰,什么帮助吗?

     ⑦父亲眼睛失明了,可父亲一直在(A)看着我。记得那天夜晚,我回家迟了,远远看见路口立着一个人,是母亲。“你到哪里去了?”母亲说,“玩到这时候回来!把你爹爹急死了!”

     ⑧我惭愧地跑进房去,看见父亲坐在床上扇扇子,纺绸褂子早褪在一边,身上汗流如雨。我内疚加感动,几乎要哭出来。他________,透着那么重的爱,惜,忧,叹……使我不敢对视。

     ⑨父亲时常一个人坐着,恬淡的微笑中略有沉思,不知在想些什么。他的生活越来越寂寞了,他把这种寂寞深埋着,留给自己一个人吞咽。有时,父亲要求帮母亲剥豆,或是绕绒线,都做得井然有序,干净利落。临终的前一年,父亲忽然多了一种兴致——折纸。

     ⑩他要我找一些用不着的书给他,他一张一张将书页拆散,然后摸suǒ着,折呀折。对角折,对边折,翻角折,翻边折。我背地里和母亲说,这有什么意思?母亲却说:“你们都只顾忙自己的事,哪里晓得一个闲人的苦恼!何况他两眼又盲了,时间是难熬的!”

     ⑾我怏怏地听着母亲这些话,心里觉得有些难过,可是过后,我还是只顾忙自己的,并没有设法帮他排遣什么。等到父亲去世,我收拾他的床铺,一掀褥子,我发现棕绷上有一扎一扎用细绳子捆起来的纸工制品!有雁儿,鸟儿,猴儿,兔儿,鱼儿……折得精巧细致,形态玲珑!这些能飞能走能游能跳的活物儿,都是出自父亲之手吗?(B)父亲,您是用一种什么心情,在孤寂的黑暗中,制造了这么多活泼的生命;您是带着怎样的企盼和心愿,活在它们的色彩和声响之中?我痛哭着。

     ⑿父亲故去有十年,他偶尔会走进我的梦里来,不说话,安静地笑,眼睛明亮。午夜梦醒,我听着窗外如雨水般的树叶的嘈切之声,心上似有一个深深的空洞。我没有父亲了,我这一辈子已无法补赎我对他的歉了!我常常感觉到我心上这一道深渊,它提醒着我,对人,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关切,少一些自私,多一些爱护,让人类在扶危互济中,奋发向前而去。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     )               摸suǒ(       )

    2.文章题目为“纸雁儿”,但是在全文中只有一次写到了“纸雁儿”,如何理解作者的用意?(4分)

    3.品味语言。(共6分,每小题3分)

    A.赏析第⑦段A处划线词语“看着”的表达作用。

    B.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赏析第(11)段(B)处画线句。

    父亲,您是用一种什么心情,在孤寂的黑暗中,制造了这么多活泼的生命;您是带着怎样的企盼和心愿,活在它们的色彩和声响之中?

    4.文中第⑤段画波浪线的语句属于________描写,有何表达作用?(4分)

    5.文章第⑧段生动地刻画出当“我”回家迟了时,父亲焦急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合理想象,在横线上补充出父亲当时的情态。要求:从动作和神态两方面描写;50字左右。(4分)

    (5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面临种种挫折和不幸的日子里,在心情极为忧郁的日子里,在缺乏信心感到前途渺茫的日子里,在不被理解遭受误解的日子里……不要抱怨生活给了自己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曲折、太多的愁苦,请给自己一个微笑?选早晨起来,对自己微笑,让自己带着一天的好心情出门;夜晚归来,对自己微笑,祝福自己有一个甜甜的梦。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想像成一种幸运,不去自傲。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给自己一个微笑,把心胸打开,阳光会不请自来。从一个微笑开始,成功近了,幸福也就不远了?

    请以“给自己一个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