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2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5 题
  1.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其中为“打破坚冰”“开通航路”而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

    ①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②属于适应战时需要的军事性措施

    ③是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④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20~30年代,面对困境,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进行了重大制度的创新,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均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    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C.都符合了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该状况是(    )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军事工业遥遥领先

    C.民众衣食住行先进

    D.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85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它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包括(  )

    A.联合国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关贸总协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以下关于关贸总协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美国倡议,成立于1947年 

    ②基本原则之一是减少贸易壁垒 

    ③成立之初只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参加

    ④参加关贸总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无法发展

    A.①②③     B. 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

    C.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其原因是(  )

    ①经济底子薄 ②技术水平低 ③生产设备落后 ④经济实力雄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表明(  )

    ①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并存 

    ②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③我国的国家主权面临更大的风险 

    ④中国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    )

    ①儒家  ②法家  ③道家  ④兵家  ⑤阴阳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    )

    A.“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学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反对君主制              B.主张民主

    C.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D.维护君主权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重大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               B.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

    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批判神学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    )

    A.三权分立思想             B.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C.天赋人权思想             D.社会契约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A.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B.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

    C.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       D.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直到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是

    ① 雪莱创作《西风颂》

    ②塞万提斯写出《唐吉诃德》

    ③薄伽丘创作《十日谈》

    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③④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和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苏联兴亡史》

    请思考: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后的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三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4)材料一所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如何积极应对?(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请回答:

    (1)概述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4分)。

    (2)概括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说明莱布尼茨为何推崇中国儒学文化(2分)?伏尔泰当时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出现翻译活动高潮的原因(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理论: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人民必须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组成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或监督它所制定的法律的执行。贵族应组成团体和平民团体同时享有立法权,二者有各自的议会。但是贵族的团体是世袭的,在立法上只有反对权,不应有创制权。立法、司法和行政这三种权力既要分立,叉要互相制约。行政权应掌握在国王手中,因为政府各部门时时需要采取急速的行动,一个人管理比由几个人管理要好。行政机关有权制止立法机关的越权行为,否则立法机关就要变成专制。行政也应通过它的“反对权”来参与立法。司法权应由选自人民阶层中的人员组成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来行使,它不为某一特定阶级或某一特定职业所专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知识,概括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依据。(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慨括指出两位思想家的共同思想主张。(2分)

    (3)指出以盂德斯鸠为代表的法国启蒙思想在促进法国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