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为:“普通百姓和工场女工甚至9岁儿童从圣经中懂得的真理要比不读圣经的教皇多得多。”这反映出他主张(  )

    A.反对信仰基督教        B.教皇应该享有权威

    C.《圣经》代表着理性      D.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斯多亚学派哲学家塞内卡说:“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下列思想家中曾提出与他相似观点的是(   )

    ①韩非子       ②黄宗羲     ③薄伽丘       ④伏尔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③②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清代有学者提出:“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由此材料可以看出这位学者认为(   )

    A.行省制的实施使各地联系更加密切

    B.元代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元代行省制度不利于社会治安稳定

    D.行省制度有利于统治疆域的扩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学者提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对三次商业革命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商业革命突破了商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②汉口镇在第二次商业革命中因繁荣著称

    ③第三次商业革命导致商业和贸易的中心出现转移

    ④三次商业革命都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以下说法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有(   )

    ①推动了群体性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使得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③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④促使先进中国人从制度层面改造中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讲话,提出“对于国内任何党派,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诚接纳,……中国共产党人既捐弃成见,……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指挥之下,以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革命之使命。”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表明国民党抗日的决心

    B.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C.有利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国共两党的抗日路线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毛泽东在谈及某项条约的签订时说:“我们打胜了国内的反动派。但是世界上还有反动派,就是我们国外的帝国主义。……我们需要有朋友……帝国主义者如果准备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请好了一个帮手。”这项条约(   )

    A.使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得到国际公认

    B.有利于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

    C.增进了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

    D.开创了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现代社会,对于战犯的审判并不是单纯的成王败寇,而是给予战争一个明确的结尾,并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1945年的纽伦堡审判正是这样的战争休止符。下列有关纽伦堡审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纽伦堡审判只追究发动战争的个体责任

    B.纽伦堡审判中对战犯的指控依据之一是《非战公约》

    C.纽伦堡审判开创将战犯押上国际法庭接受法律惩处之先河

    D.纽伦堡审判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侵略战争的组织者和计划执行者进行的国际审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经济调整之风。下列有关东西方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史实中表述错误的是(   )

    A.美国政府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英法等国一度出现了私有化浪潮

    C.苏联的改革使经济蓬勃发展

    D.中国逐步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所示欧洲的地图应该不早于(   )

    A.1871年       B.1919年        C.1949年      D.1991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著名画家在朝鲜战争初期的1951年创作了《朝鲜的暴行》(见下图),对此画解读正确的

    是(   )

    ①体现了立体画派的绘画风格

    ②谴责了侵略者的暴行

    ③表达了作者对世界和平的渴盼

    ④对研究朝鲜战争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26分)边疆政策在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进程中发挥过独特的作用。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五年十二月)谕兵部:“向来云贵川广以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复任意残害,草菅民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六十四》

    材料二    “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部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

    ——左宗棠

    材料三    “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1949年9月《共同纲领》第五十一条

    (1)为了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概述这一政策的历史事实。(6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左宗棠力保新疆的原因。(4分)结合史实概述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方式力保新疆?(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两方面阐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4分)分析这一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旅行家笛福曾经对新兴的炼铁业中心谢菲尔德有过这样的描写:“这里人口众多,街道狭窄,房屋黑暗,不停工作着的铁炉烟雾不断。谢菲尔德是我见过的最脏、最多烟的城市之一。由于小铁匠铺没有高高的烟囱,加上城市又有许多山坡,这样冒出的烟就直接升到街道上。因此造成人们不停地把尘埃吸入体内。人在城里待久了就必然吸进煤烟,积在肺里,受到有害的影响”。

    ——E·罗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他下令开展的垦荒运动……不仅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反而使许多土地成为荒漠。

    ——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

    材料三     1974年斯波坎世博会的主题就被鲜明地确定为“无污染的进步”,它象征性地开启了世博会关注“人与环保”的序幕,也标志着以展示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世界博览会进入了它的第三个发展时期,即从仅仅关注人类的福祉转向了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如何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阶段。……今天,中国上海世博会,同样是以“绿色”“低碳”为目标。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0/05/17 “上海世博会:中国人感知什么”

    (1)概述材料一中英国炼铁业中心谢菲尔德出现的社会问题。(4分)分析工业革命与这些社会问题的关系。(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种植玉米运动的原因。(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种植玉米运动产生的影响。(6分)

    (3)请结合材料三世博会主题的变化说明了怎样的趋势?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于当下我国的启示。(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