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4 题
  1. “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 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 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 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  )

    A. 女真统治者   B. 匈奴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党项统治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 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 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 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南宋定都临安   B. 宋军收复建康

    C. 宋金达成和议   D. 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它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曾与金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该王朝的都城位于(  )

    A. 开封   B. 长安   C. 洛阳   D. 临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四月初一日,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变”。从此(  )

    A. 辽灭亡   B. 西夏灭亡   C. 北宋灭亡   D. 南宋灭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宋金议和后双方的分界线是(       )

    A. 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B. 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 汉水至大散关一线   D. 黄河至大散关一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张三的祖上曾是岳家军的一名将领,当时他们作战的主要对手是(  )

    A. 契丹军   B. 蒙古军   C. 金军   D. 元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A. 赵高   B. 杨国忠   C. 秦桧   D. 李林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岳飞赢得后人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 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   B. 率领岳家军打败辽兵

    C. 扭转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D. 坚持抗金,精忠报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位姓秦的杭州县令在瞻仰了岳飞墓后写了副对联:“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副对联主要表达了(  )

    A.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B. 对岳飞的无限崇敬

    C. 对秦桧的无比憎恨   D. 对南宋灭亡的叹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下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是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国古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痛斥当局忘记国恨家仇,把偷安杭州当作故都汴州。该“当局”是指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南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

    材料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二:在杭州西湖边,有一座古墓,题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靖康耻”标志哪一朝代灭亡?

    (2)材料二的对联中的“忠骨”是指谁?“佞臣”又是指谁?

    (3)“忠骨”实际上是一种什么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亏姓秦。青山处处埋忠骨,白铁何辜铸佞臣。”出自清朝乾隆时期翰林院秦涧泉,反映了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历史事实,不为祖先遮丑饰恶,又能反省自律。

    材料二:如图

    (1)材料中的“忠骨”指的是谁?该人物在哪次大战中大败金军?佞臣指的又是谁?

    (2)如图人物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发扬?

    (3)如图,他是不是民族英雄?请简要分析一下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