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0 题,其中:
选择题 37 题,单选题 2 题,null 1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2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7 题
  1.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6年2月8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朝科举制度)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婚……(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①唐朝科举制度以门第出身为选材标准

    ②唐朝科举考试有资格限制

    ③统治者重农抑商的观念

    ④唐朝科举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的公共权力”的特征是(    )

    A.外儒内法

    B.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C.对地方的监督不断加强

    D.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右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A. 《南京条约》签订

    B. 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 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 《辛丑条约》签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60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和约条款”,“阅之不觉呜咽”。这些令他“呜咽”的和约条款,与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访华,这是中英关系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历史景象中只有一个是马嘎尔尼使团有可能经历过的,请问是哪一个?

    A. 发出之前,部分使团成员乘坐火车到伦敦报到

    B. 马嘎尔尼等人在北京观看了京剧演出

    C. 使团经过大西洋看到了英国黑奴贩运船

    D. 马嘎尔尼在香港会见了英国驻香港的总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以前,历代王朝均没有与外国平等交往

    B.鸦片战争以后,仅晚清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平等

    C.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从实质上平等变为不平等

    D.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由朝贡体制转向条约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此信中的“新约”是指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主张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拒绝外国公使进京,甚至一度令谈判的桂良等人以免去外国进口关税来换取外国公使不驻京。由此可见咸丰帝

    A. 力争清朝大国地位

    B. 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 积极维护国家主权

    D. 轻视民族工业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是对近代文献使用“革命”.“维新(含改革.改良)”的次数统计。对该图解读错误的是

    A. 两词使用次数开始增加与民族危机的加深密切相关

    B. 1906年的两词使用情况说明革命力量超过改良势力

    C. 1926年的两词使用情况受到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

    D. 两词使用次数能够体现改革与革命势力的消长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B.《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虎门销烟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 出现于《辛丑条约》签订后

    B. 领事官行使行政管辖权

    C. 体现国际法中主权平等原则

    D.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自保》中写道:“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立约互保指南省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这说明

    A. 清中央政府对东南互保运动的认可

    B. 东南督抚认清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C. 中央集权在晚清时期遭到严重削弱

    D. 东南互保运动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基本肯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主张保全华夷之间的藩蓠和沟壑,拒绝外国公使进京,甚至一度令谈判的桂良等人以免去外国进口关税来换取外国公使不驻京。由此可见咸丰帝

    A.力争清朝大国地位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积极维护国家主权

    D.对外软弱妥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鲁迅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中曾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   )

    A. 太平天国运动中

    B. 义和团运动中

    C. 辛亥革命中

    D. 新文化运动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班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史料。小组长列出了主要研究的大事,这一罗列引起了争议,请帮他选择正确的事件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国民大革命运动

    ③中共的诞生

    ④维新变法

    ⑤南昌起义

    ⑥辛亥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假如左宗棠、邓世昌、丘逢甲、张自忠等名人共坐一起回顾谈论各自人生,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最有可能是

    A. 推翻清政府

    B. 建立民主政体

    C. 反对外来侵略,维护主权完整

    D. 驱逐日本侵略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斗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 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 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C. 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 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款是:

    A. 赔款2亿两白银

    B. 开发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C. 割让台湾、辽东半岛给日本

    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南京条约》签订后,由于不了解国际惯例,中国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之后,清政府在改订关税税率的谈判中,坚持要求“进口税重,出口税轻”。直到1902年,中外商约谈判,进口税由5%增至12.5%。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A. 提高进口税是为保护民族工业

    B. 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属于国际惯例

    C. 降低出口税是为抵制外资侵略

    D. 改订税率后清政府掌握关税主动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834年,英国两艘军舰仅受轻伤就轻易闯过虎门,威逼广州。为加强虎门要塞,这年底,道光帝任命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吸取1834年的教训,历时5年,修建了“三重门”的防御体系。……战前,多次操练演习。材料表明

    A. 面对挑衅,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

    B. 清政府本质上是腐朽卖国的

    C. 清朝备战工作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下展开

    D. 清朝的备战无法应对工业化的西方军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

    B. 随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

    D. 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图是吉林省档案馆收藏的日本昭和12年(1937年)12 月23日出版的《大阪每日新  闻(奈良版)》。其标题有:《南京总攻击观战记》、《情思远飞故里 举杯共忆苦战》、 《悼念战友 誓死杀敌》、《在夷为废墟的敌都迎接新年》等。这些报道

    ①美化侵略行为   ②颠倒战争是非

    ③否认屠杀暴行   ④助长侵略气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l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

    A. 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

    B. 清朝地方财政脱离中央

    C. 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

    D. 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学者李治安先生在某篇文章中写道:“行台大区监察,也是蒙古统治者控制新征服区域的重要举措之一。……融有蒙古法和汉地监察传统二元因素的地方监察的新尝试。”该篇章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A. “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B. “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

    C. “行省与地方财政”

    D. “行省制的派生物——行御史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下列各项,按照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公九卿的设置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①④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明史》载:本朝“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其中“吾侪”所属机构是

    A. 尚书省

    B. 行省

    C. 内阁

    D. 军机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A. 荐举制

    B. 封邦建国制度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它在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当时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复制。该观点意在强调分封制

    A.维护了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秩序

    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

    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 题
  1. 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之后历代王朝基本沿袭。谏议大夫的设立,说明封建王朝重视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国家监察事务

    C. 规范官员职责

    D. 法律制度建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 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 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 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