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18分)

    1.昨夜江边春水生, ________ 。(《观书有感》)

    2.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 。(《过零丁洋》)

    3.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________,酿泉也。          (《醉翁亭记》)

    6.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______。(《捕蛇者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4分)

    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词中的“天山”指的是________。(2分)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当年”两句,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B.“尘暗”一句借用典故,诉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

    C.“胡未灭”三句流露出作者因年老而不能再报效祖国的沉痛悲愤和不甘。

    D.“此生”三句抒尽作者内心爱国激情和壮志难伸的悲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8分)

    橘逾淮为枳

    ①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②左右对日:“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日:‘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日:‘坐①盗。”’

    ③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④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⑤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⑥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本文选自《    》,该书主要记载—:________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子的言行。(2分)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

    3.下列对晏子使楚成功的原因分析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晏子本以善于辞令出名,机智善辩,很有外交才干。

    B.晏子拥有渊博的学识,“橘枳”之喻证明知识就是力量。

    C.晏子面对强权能勇敢从容,毫不畏惧。

    D.晏子是著名的政治家,拥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2分)

    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昧,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注】①夏后伯启、有扈:古代人名   ②浅:糖,窄小。   ③教:这里指教化   ④张:乐器上弦   ⑤修:设置   ⑥饬:通“饰”,修饰

    1.解释划线字。(4分)

    (1)是吾德薄而教不也   善(    )    (2)尊贤传使能  使(    )

    2.画线旬“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夏后伯启与有扈氏攻打甘泽却没有取得胜利,大臣们请求再次出兵攻打。

    B.夏后伯启与有扈氏攻打甘泽却没有取得胜利,六位大臣请求再次出兵攻打。

    C.夏后伯启与有扈氏在甘泽作战却没有取得胜利,大臣们请求再次出兵攻打。

    D.夏后伯启与有扈氏在甘泽作战却没有取得胜利,六位大臣请求再次出兵攻打。

    3.夏后伯启打仗不胜,他认为原因是: ________(2分)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9分)

    淡漠喝彩

    ①北宋时,宰相王旦有个马夫,为他赶了五年马车,服役期满向王旦告辞,王旦竟不认识他了。等马夫转身走时,王旦却马上叫出了他的名字,并念他赶车勤劳,给了他丰厚的赏赐。原来,这个马夫平日只知赶车,正脸都难露一个,王旦只熟悉他的背影,所以见到他的脸部时反倒不认识了。待马夫转身出去,那熟悉的背影,很快唤起了他的回忆。

    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大批默默诚实劳动、不求闻达的人。他们无声无息地忙碌在生活的某个角落里,把头扎到工作当中。人们看不到他们的正面,看到的永远是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也从未把头从工作中拔出来,去抛头露面,博得场面上的喝彩。

    ③孔子说过,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知晓而不芬。在寂无声息中创造出非凡业绩者,不因为没有人喝彩、鼓励而自弃,这是一种健康的人格精神。其实,这样的人,并非注定要默默地生活,也许是因为某种时运关系,一直工作在这样的岗位上。

    ④不知道你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没有?山野中的一颗美丽的小玉石,很羡慕被运到城市里做了珠宝的翡翠玛瑙。后来它被运到城里,却和普通小石子一起铺成了路。有一天,一位贵夫人的一枚小宝石落在它身边,小玉石羡慕地说:“你有多幸福呀,每天光彩照人!”小宝石说:“我有什么好呀,被打磨得失去了天性,整天被人玩弄,我倒羡慕你呢!”话音刚落,小宝石就被人捡走了。小玉石若有所悟,从此以后生活得很快乐、很开心。

    ⑤实际生活中,时运也许安排你在一个不满意的位置上,尽管远离喝彩,请记住———那同样是一个光荣的位置。淡看众人的关注,习惯过普通的生活,脚踏实地,用简朴的方式维护自己纯净的空间,让那些尘嚣、那些与自己无关的杂碎,不再困扰自己,是一种安静的快乐。往往能承受寂寞,耐得住无人理睬和喝彩的人,才经得起生活的磕绊。

    ⑥当然,人活在世上,都有享受喝彩的权利,都可以幻想喝彩。但每个人都不要忘记—当人面对太多喝彩时,被人捧的名利思想也就越强,越来越难接近平凡。过度追求喝彩,甚至不管正彩还是倒彩,一律要得,并不是一件好事。在追求平等的现代社会,这种自我优越感往往会害了自己。有些同志平时也认为应该把喝彩、利益看得淡一些,可是一旦到了评优、嘉奖、调职、调级、立功、入学、入党的关键时候,往往是“看得破、忍不过”。时下找领导个别谈话的,相当多的是反映个人“实际问题”的,生怕自己做出的成绩,因领导看不到而辱没自己。

    ⑦多一点平和心气,才会有普通人的快乐与内心宁静。有时,不妨甘于做一个台下的人,淡漠一些喝彩。这样,你________会突然发现,生命最宝贵的时光________属于取得成功、受到无数赞赏的时候,________属于真正淡漠喝彩、享受平凡的日子。

    1.请为第⑦段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3分)

    A.一定不但而且

    B.可能不但而且

    C.肯定不是而是

    D.也许不是而是

    2.关于本文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表述不恰当的是:(    )(3分)

    A.体现了宰相王旦感念体恤下属,从侧面表明淡漠喝彩的人也许反而能得到回报,受到赞赏。

    B.以王旦车夫为例,表明生活中有一批默默劳动、不求闻达的人,他们从不抛头露面,去博得喝彩。

    C.通过叙述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发读者的思考,自然引出下文的论述。

    D.通过叙述一个生动的故事,力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第④段小玉石听了小宝石的话,“若有所悟”,它“悟”到的是________(3分)

    4.第⑤、⑥段运用了________论证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2+3分)

    5.本文劝人们“淡漠喝彩”,可有人认为通过自身努力,得到他人的喝彩并非坏事,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5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29分)

    那夜,那对盲人夫妻

    ⑴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平和,变得快乐。因为一声稚嫩的喝彩。

     ⑵那是乡下的冬天,乡下的冬天远比城市的冬天漫长。常有盲人来到村子,为村人唱戏。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些简单的乐器。大多时候村里会很晚。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是村里人难得的节日。

     ⑶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年幼的我常常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啊!男人将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胡琴的后瑞,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深一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雨后,路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人走进去,停下,说,水。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然后换一个方向,继续走。换不换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

     ⑷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是他们的舞台。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

     ⑸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那夜滴水成冰,风像刀子,直接刺进骨头。来看戏的人,liáo liáo ________无几。村长说要不明天再演吧?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村长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人说,说好三场的。村长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们的,不会要回来。男人说没有这样的道理。村长撇撇嘴,不说话了。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胡琴,唱了起来。他们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⑹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会不会被冰的水洼滑倒。天越来越冷,村长终于熬不住了。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灯,悄悄离开。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人夫妻。

     ⑺我离他们很近,月光下他们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得悲伤。然后,连那声音都悲伤起来。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唯一的一盏烟已经熄灭,可是我他们肯定能够感觉出面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一人呢?也许会吧,因为我一直默默地站着,没有弄出任何一点声音。

     ⑻我在等待演出结束。可是他们的演出远比想象中漫长。每唱完一曲,女人就会站起来,报下一个曲目,鞠一躬,然后坐下,接着唱。男人的胡琴响起,女人投入地变换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惨进一种悲怆的调子。他们的认真和耐心让我烦躁。

     ⑼我跑回了家。我想即使我吃掉两个红薯再回来,他们也不会唱完。我果真在家里吃掉两个红薯,又烤了一会儿炉子,然后再一次回到村委大院。果然,他们还在唱。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可是我发现,这时的男人已经泪流满面。

     ⑽我突然叫了一声“好”。我的叫好并不是喝彩,那完全是无知孩子顽劣的游戏。我把手里的板凳在冻硬的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我努力制造着噪音,只为他们能够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

     ⑾两个人同时愣了愣,。好像他们不相信仍然有人在听他们唱戏。男人飞快地擦去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声音正慢慢变得平和,变得快乐。无疑,他们的快乐,来自于我不断制造出来的噪音,来自于我那顽劣的喝彩,以及我这个唯一的观众。

     ⑿他们终于离开,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胡琴横过来,男人握着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得很稳。男人停下来说,冰。女人就笑了。她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⒀多年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我不知道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都想了些什么。只希望,我那声稚嫩的喝彩,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丝丝阳光。

     ⒁尽管,我承认,那并非我的初衷。

    1.在第⑸段横线上根据拼音写出汉字。liáo liáo无几________ (2分)

    2.第⑸段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

    ________(2+4分)

    3.第⑶段和第⑿段都详细描写了盲人夫妻的走行姿势,是否重复?请简述理由(3+3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那并不是我的初衷”,“那”具体指的是________

    “初衷”具体指的是 ________(2+2分)

    5.对本文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八段划波浪线句子是人物的动作描写,生动表现女人明知表演鲜有人看,却依然认真而又耐心出演,真诚、一丝不苟的精神令人感动。

    B.第(9)段划浪线处似是闲笔,实为表现“我”顽劣的天性,为下文喝彩铺垫。

    C.第(9)段男人“泪流满面”是因为他们认真唱戏却无人看,表现出一种知音难觅的无奈和苦涩。

    D.第(3)段“一丝丝阳光”喻指对盲人夫妻真诚付出后的爱的回馈,给予人情的温暖。

    6.世界虽然向他们闭上了眼睛,但他们依然向世界袒露着全部的真诚,尽管世人无视他们灵魂的闪光,但他们却对人性满怀希望……在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文中“盲人夫妻”那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金子般的心灵。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他们。(80字)(8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善待是一种友好的行事方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豁达的胸襟情怀。有了善待我们的身心会更加愉悦,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和谐,我们的自然会更加美好……

    请以“善待——”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3.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