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表题 1 题,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对人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   )

    A. 搜集神话故事   B. 发挥想象力   C. 研究远古化石   D. 依靠民间传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古代中国,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朝代更替的是(   )

    A. 启继禹位   B. 盘庚迁殷   C. 武王伐纣   D. 国人暴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私有制   D. 等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   B. 疆域内的人,都是王的臣民

    C. 诸侯绝对服从周王   D. 体现周王天下共主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这件事被称为商代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它使商朝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从此商朝结束了“荡析离居”的动荡岁月,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这件事是(   )

    A. 牧野之战   B. 盘庚迁殷   C. 实行分封制   D. 尊王攘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战国时期,各国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攻势,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下列哪一个成语典故来源于此(   )

    A. 卧薪尝胆   B. 问鼎中原   C. 退避三舍   D. 朝秦暮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弱肉强食   B.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适者生存   D. 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古人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由此可见鼎的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

    A. 装饰品   B. 食器   C. 乐器   D. 盛水器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表题 共 1 题
  1. (1) _________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传说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________ 打败了蚩尤部落,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3)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4)铁农具和___  ___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5)著名的水利工程___  ____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1)黄帝之后,尧舜禹是通过世袭制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的。   (   )

    错误:           改正:        

    (2)夏、商、西周的末代君主皆暴虐无道、荒淫无度。       (   )

    错误:           改正:        

    (3)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晋、魏、秦。          (   )

    错误:           改正: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   )

    错误:           改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见下图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2)周天子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些人?被分封的人有哪些义务?

    (3)这种制度有什么重要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编写历史歌谣的形式,可以形象生动地重温和再现历史。下面是网上下载的两段历史歌谣:

    歌谣一: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歌谣二: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在吟咏品味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歌谣一和歌谣二各自所反映的历史时期。

    (2)有人说歌谣一和歌谣二反映的历史时期是大变革的时期,主要是因为(   )

    A. 战争频繁        B. 诸候争霸       C. 新旧制度更替        D. 百家争鸣

    (3)齐桓公能成为“第一霸主”和“战国后期秦最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请你列出春秋时期齐桓公以外的两个霸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战国策》

    材料二:《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耕种和纺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贵族没有军功,不能享受世袭特权;……集中小乡镇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管理,共三十一个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变法?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变法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哪一项措施?最受旧贵族反对的是哪项措施?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

    (3)结合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商鞅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