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填空题 7 题,选择题 12 题,解答题 13 题
中等难度 3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填空题 共 7 题
  1. 芜湖“三刀”素有“削铁如泥”之美称.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说明刀具材料的________比铁大;刀具的刀口磨得很锋利.主要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________:刀柄上刻有花纹,是为了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的结晶.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马的________位置的竖直线能通过飞燕.有一“马踏飞燕”工艺品采用密度为 8.0×103kg/m3的合金材料制造,总体积为1dm3,飞燕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该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_kg,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发现它们会粘在一起,这说明________;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会相互吸引,这说明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小鸟栖息在离水面5m的树枝上,小鸟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m,小鸟在水中的像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小鸟所受的重力与树枝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当小鸟挥动翅膀时,对空气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空气会对小鸟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开始时向上的升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使得小鸟加速上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1年7月2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5 188m深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潜水器从海面处下潜到5000m深处用时2.5h,则下潜过程中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
    (2)潜水器在水下航行时,需要螺旋桨向后推水,说明________.
    (3)海面处1m3海水的质量是1022kg,而在5000m深处,由于海水被压缩,1m3海水的质量是1050kg由此说明液体分子间有________,潜水器下潜深度增加,受到的浮力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已知潜水器的总体积为8m3,则在5000m深度处,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g取10N/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个重30N、体积为0.002m3的物体用绳子悬挂着,如图所示.现将物体浸没在烧杯的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g取10N/kg).物体浸入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释放绳子后,物体将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将一实心小物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体积露出水面,从烧杯中溢出的水重为1N,则物块漂浮时与未放入物块时相比较.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将________(减小/不变/增大),若用与物块相同材料制成一个1m3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为________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2 题
  1.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察,但变化时引起的其他量的变化却易直接观察,用易观察的量显示不易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下列测量仪器中不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 )
    A.温度计
    B.压强计
    C.弹簧测力计
    D.量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个条形橡皮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①它的硬度大于铁的硬度;
    ②它的导热性比铜的导热性差;
    ③使用后,其密度保持不变;
    ④若把它放在水中,一定浮在水面上;
    ⑤无论怎样放置,它对桌面的压强都相同.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的是( )
    A.图甲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
    B.图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物
    C.图丙中,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D.图丁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

    A.异种电荷相吸
    B.同种电荷相斥
    C.分子间相斥
    D.大气压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两本书的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后很难拉开,是因为拉书时书页间会产生较大的( )

    A.重力
    B.弹力
    C.压力
    D.摩擦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
    C.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
    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们在宾馆常会用到旅行用的牙膏(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
    B.这支新牙膏受到的重力是3N
    C.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浮力变大
    B.匀速上升的气球不受重力的作用
    C.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没有推动,推力与阻力大小相等
    D.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体操运动员参加单杠比赛时,先要在手中抹点滑石粉,这是为了增大手与单杠之间的摩擦
    B.我们称为“孔明灯”的热气球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气球内空气密度变小而产生升力使热气球升空的
    C.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向后倒,这是因为汽车正在刹车减速
    D.旅客必须在安全区域等候上火车,是因为列车经过时,人与列车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大,可能发生事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由此可知甲比乙( )

    A.所受浮力小
    B.质量大
    C.所受压强大
    D.密度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和S,且S=2S.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D.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3 题
  1. 如图所示,用手指快速地把小卡片向前弹出,小卡片的______发生了改变,但夹子由于______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落入杯中.请你写出这一物理知识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丽要研究金属圆柱体受的浮力与浸没在水中深度h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金属圆柱体,测出金属圆柱体的重力,然后让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从圆柱体底面接触水面开始,到完全浸没水中(未接触容器底部),记录圆柱体浸入水中不同深度h时测力计的示数,并得到测力计示数F1和圆柱体受的浮力F2随h变化的图象,图中能反映圆柱体受的浮力F2随h变化的图象是______(填①或②);从图中可以看出金属圆柱体与水的密度的关系是ρ______2ρ(填“>”“=”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在图中画出小球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图中做出悬浮于水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的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利用身边的器材可以做很多小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
    小明利用气球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图甲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
    (2)图乙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______(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
    (3)图乙中,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从A点靠近气球,可观察到两气球______(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因为带电体能够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小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后,天平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若使天平平衡,则应将______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调节天平平衡后,测量小石块质量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天平下方为标尺的放大图),由此可知,被测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3)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该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密度为______g/c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______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序号 木块放置
    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
    示数/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
        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
    (2)实验时,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a.分析序号______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______.
    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______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小明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象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他把金属块C浸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下表记录的是实验中金属块浸入的体积和A、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利用溢水杯测量、计算后得到的浮力数据.
    液体 实验次数 金属块浸入
    体积(cm3
    A弹簧测力计
    示数(N)
    B弹簧测力计
    示数(N)
    金属块受到的
    浮力(N)
    1 5.0 5.0
    2 10 4.5 5.5 0.5
    3 20 4.0 6.0 1.0
    4 40 3.0 7.0 2.0
    5 5.0 5.0
    6 10 4.6 5.4 0.4
    7 20 4.2 5.8 0.8
    8 40 3.4 6.6 1.6
    (1)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与2、1与3、1与4可知: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______可知: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跟______有关.
    (3)分析比较表中B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增加和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关系,还可知:______.
    (4)小明又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②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关于“自来水笔写字,墨水沿笔尖缓缓流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小红认为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可小明认为是因为“墨水重力”的作用.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写出你的做法、依据的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1)验证“墨水缓缓流出来与大气压是否有关”.
    (2)验证“墨水缓缓流出来与墨水的重力是否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如图甲所示.冰道的左端有一个发球区,运动员在发球区边沿的投掷线MN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使冰壶沿着冰道的中心线PO滑行,冰道的右边有一个圆形的营垒,如图乙所示,以场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离营垒圆心O的远近决定胜负,投掷线MN与营垒圆心O的距离是30m.

    (1)比赛时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目的是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从而减慢冰壶运动状态的改变.
    (2)某次从投掷线以3m/s速度推出的冰壶,经15s刚好运动到营垒圆心O处,则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3)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00cm2,冰壶的体积为8×10-3m3,则这种花岗岩的密度为多少?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小明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7N.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杯子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7N.(g取10N/kg)
    (l)求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求金属块的体积;
    (3)通过进一步计算,结合下表所列的“某些金属的密度”,说明金属块是何种金属.
    金属
    密度(×103kg/m3 19.3 8.9 7.9 2.7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孔明灯
    我国汉代曾发明过一种用做军事信号的“孔明灯”,它其实就是一种灯笼.先用很轻的竹篾扎成框架,再用纸糊严,并在下面留口.在灯笼的下面固定一个小碟,在碟内放入燃料.点燃后,当灯笼内的空气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灯笼就能腾空而起.灯笼受到的空气浮力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即F空气gV (本题g取10N/kg).温度为20℃时,空气密度为1.2kg/m3,下表给出了一些空气密度和温度的对应关系.
    温度/℃ 90 100 110 120 130
    密度/kg•m-3 0.97 0.94 0.91 0.88 0.85
    (1)为了更容易起飞,孔明灯所用燃料选择的主要依据是( )
    A.质量       B.密度      C.热值       D.比热容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作出空气密度和温度关系的图象.
    (3)如图a所示的孔明灯体积大约为0.02m3,环境气温为20℃,则孔明灯受到的空气浮力为______N.
    (4)上题中孔明灯制作材料和燃料总质量为6g,灯内空气的温度要达到______℃,孔明灯才能起飞(忽略燃料质量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校车安全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目前已经有一批“大鼻子”校车投入使用,右图是结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大鼻子”校车所画出的简图.校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校车的颜色使用黄色,这是因为人眼对黄光比较敏感.
    请你另外再举出两条,并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做出解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