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2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几世几年,           。 (杜牧《阿房宫赋》)

    (4) ______________,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5)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6)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①而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②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④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①僇(lù)辱:羞辱,侮辱。   ②哓(xiāo)哓:吵嚷。   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见世之熙熙者        熙熙:忙碌来往追求名利   

    B.出而之             矫:违背 

    C.于是士之利求进者     射:追逐          

    D.大率是             类:似,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当一砚之用,不知为古也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褰裳濡足,被僇辱不知羞     因人之力敝之,不仁

    C.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位卑足羞,官盛则近谀

    D.不能尽述,述其近似项庄拔剑舞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得知家中之砚是古砚后,没有及时验证真伪。这古砚产生时仅是普通工具,没有特殊意义。

    B.文章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C.作者认为“好古”是淡泊,不与坏风气同流合污,体现了直面时俗的批判和卓尔不群的个性。

    D.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义;可“好古”后来渐渐变成附庸风雅,谄媚权贵。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2)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段阐明“仁者无敌”的意义。“王天下“不在乎土地大小,只要国君施行仁政,百姓就会归顺。

    B.施行仁政要减轻刑罚,减少赋税,不占用农时,发展生产,让老百始温饱无优,不陷于水深火热中。

    C.孟子认为百姓有时间深耕细作,温饱无优,就会心向国君,武器再简陋也能同仇敌忾打胜战。

    D.教化百姓也是施行仁政的重要内容,教民以孝梯忠信等做人的道德修养,人民会用这些侍奉父兄尊长。

    (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

    这段文字说明有德行的人是如何对待困境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 (   )(5分)

    A.宝玉挨打之后,黛玉哭得哽咽难言。宝玉心里记挂,叫晴雯去探望黛玉。晴雯要求找个事由,宝玉就拿了两条旧帕叫送去。黛玉见了旧帕,体察出手帕的深意,神魂驰荡,不顾嫌疑避讳等事,研墨蘸笔,在帕上题写了三首诗。(《红楼梦》)

    B.当觉新期待朦胧爱情的时候,父亲带给他一个晴天霹雳“你爷爷希望有个重孙。”于是父亲让觉新用拈阄的办法定了门婚事,匆匆完婚。从此觉新不得不断了与心上人梅的爱情之路,这件事毁了梅一生的幸福。(《家》)

    C.吴荪甫与赵伯韬正在小客厅里谈论朱吟秋的事情时,吴少奶奶走进小客厅,她的气色不太好,可是一心想着公债的吴荪甫没有过问她的身体,就匆匆与赵伯韬出去了。正当吴少奶奶失落时,她的昔日恋人——雷参谋突然来访,向她倾诉了爱意。(《子夜》)

    D.葛朗台是爱财如命的守财奴。瘫痪后他总是把轮椅转到面对密室铁门的地方;监督女儿亲手把钱袋秘密地堆好,把门关严;总是把钥匙放在坎肩的口袋里,不时伸手摸摸;一有力气睁开眼睛,便把眼珠转向密室房门:那里面藏着他的金银财宝。(《欧也妮·葛朗台》)

    E.小爱斯梅拉达被抱走时带走了一只小鞋子,留下一只在房间里,后来爱斯梅拉达在“老鼠洞”里看到隐修女珍藏的小鞋,赶紧将自己香囊里的鞋子拿出来比对,发现两只鞋子的形状和颜色完全一样,分别多年的母女才由此相认。(《巴黎圣母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将下面6个句子,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

    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     什刹海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那里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①背后是景山  ②周围绕有城壕与金色瓦顶的墙垣   ③由景山可以看到北京的中轴   ④顶上盖有色彩灿烂的瓦  ⑤还可以看到附近的鼓楼  ⑥山上共有五座亭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简答题。 (5分)

    《三国演义》六十六回中关云长说:“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这件“尤胜相如在渑池”的事情是什么?关云长在这件事中如何显示“英雄气”?请简要叙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唐诗让人感到真切、亲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B.唐朝写诗的人太多了,唐诗并不都为了求取功名而作。

    C.唐诗在当时是社会场合的交流方式,也是流行的东西。

    D.大诗人李白的诗在盛唐被歌唱,到晚唐渐渐不再流行了。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唐诗为宋词元曲所取代,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长盛不衰,值得欣喜。

    B.李谷一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异曲同工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怀念。

    C.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比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色。

    D.唐诗和现在的流行歌词都写人的现实和梦想,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3.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美歌女唱的是王之涣的诗,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被广泛传唱。

    B.时间和距离产生美,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若干年后应该会被人们推崇。

    C.杜甫的诗难以流行因为它可能文本些,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系。

    D.唐朝人没把唐三彩和唐诗看得很珍贵,它们就是流行、时尚的东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湿湿的想念

    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山外,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忆,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回到沅水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竟还处处葱茏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镇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速生的凤头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地已悄悄变了模样。

    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像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

    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必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

    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他在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水给爷爷三样东西:

    水给了他想像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爷爷认识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认识课本上无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黏合起来,丰富自己的想像。最终凝聚为他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思索。

    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爷爷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爷爷一生境遇和面对境遇时处事方式的写照。他是那么温和,又是那么倔,倔得从从容容。

    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做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种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

    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

    (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

    【注】①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沈从文的乡愁静静地流在中国大地,流动在他和他的民族记忆的河流中。

    B.“水”影响了沈从文一生,它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赋予他温和而倔强的性格。

    C.本文侧重描述故乡的风景,表达作者希望在爷爷有生之年陪他回故乡的热切和憧憬。

    D.“书”在文中指爷爷的创作,也喻大千世界。回到爷爷的故乡,作者感到物是人非。

    E.本文简介爷爷一生,记叙湘西所见、沅水对爷爷的影响及自己愿望思念,文脉清晰。

    2.文题为“湿湿的想念”,主旨是“湿湿的想念”。请分析“湿湿的想念”含义。(4分)

    3.沈从文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文章第一段也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说法的理解。(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对下列句子作2处修改,使表意准确、表达通顺、语意连贯,不改变句子意思。(4分)

    人类曾经凭借理想、信念和追求未来而创造了文明,并以此自豪;但是在贪欲如潮的物化世界里,却常常迷失自己,还为此浑然不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某社区办公室大门贴出这样一则告示: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即将开始,希望本社区各住户密切配合工作人员开展这项工作,否则责任自负。

    材料二:该项工作开展后,不少媒体都在报道人口普查遭遇入户难的问题。原因多种多样,有人认为其中一个问题可能就出在此类的告示上。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有理。(150字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上最著名的杂志之一《生活》的办刊核心是“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见证伟大的事件;去端详穷人的面孔和伟人的手势;去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人群、丛林和月亮的影子;去看人的杰作——他的画作、高楼和发现;看墙后的,看房内的;看危险的;看男人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去看并享受快乐;去看并震撼;去看并领悟。”

    上面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