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①位移,②路程,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度,⑤时间,⑥加速度,⑦力

    A.只有①③⑥ B.只有①③④⑥⑦  C.只有①⑥⑦    D.只有①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几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位移和加速度反向      B.速度不变,加速度在变

    C.速度和加速度反向     D.加速度不变,速度在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拉力作用下,车沿水平面匀速前进,没有这个拉力,小车就会停下来,所以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向上抛出的物体由于惯性,所以向上运动,以后由于重力作用,惯性变小,所以速度也越来越小

    C.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是由于物体的质量大,惯性也就大的缘故

    D.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一样大,所以都会向前倾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洗衣机的甩干筒在转动时有一衣物附在筒壁上,如图,则此时(  )

    A.衣物受到重力、筒壁的弹力和摩擦力、向心力的作用

    B.筒壁的弹力随筒的转速增大而增大

    C.衣物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于摩擦的作用

    D.筒壁对衣物的摩擦力随转速增大而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在前4s内(  )

    A.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

    B.物体始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m,物体A以vA=4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

    A.8 s    B.7 s    C.9 s    D.10 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对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弹力大小成正比

    D.摩擦力方向与弹力方向始终垂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互成角度α(α≠0°  α≠180°)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与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

    A.有可能是直线运动     B.一定是曲线运动

    C.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D.有可能是匀速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甲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施加一水平变力F,F﹣t关系如图所

    示,两物体在变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  )

    A.t时刻,两物体之间无摩擦力

    B.t时刻,两物体之间的速度方向开始改变

    C.t—2t时间内,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t—2t时间内,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变力F的方向相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物块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起,对B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力F从零开始随时间均匀增大,在这一过程中,A、B均始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A的(    )

    A.支持力减小

    B.支持力不变

    C.摩擦力增大

    D.摩擦力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是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轨迹的示意图.已知物体在B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的速率大于B点的速率

    B.A点的加速度等于C点的加速度

    C.C点的速率小于B点的速率

    D.从A点到C点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速率是先减小后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用轻弹簧A、B连接并悬挂在天花板上保持静止,水平力F作用在a上并缓慢拉a,当B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时,A、B伸长量刚好相同.若A、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撤去F的瞬间,a球处于失重状态

    D.撤去F的瞬间,b球的加速度为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

    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

    地拉像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力要适当大些。

    B.拉橡皮条的细绳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

    C.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D.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跟合外力(F)和质量(m)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用沙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

    (1)(4分)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某同学平衡摩擦力时是这样操作的: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直到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木板向下滑动为止.请问这位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

    (2)(2分)为使装有细砂的小桶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桶及桶内细砂的总质量         小车的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3)(4分)该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探究a与F的关系”时记录了实验数据,并将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出a-F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线求出小车的质量等于         kg, 从理论上来看“a﹣F”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本次实验得到的图线却如图乙所示,

    其中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 cm,一端固定于质量为m=2 kg的物体上,

    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g=10 m/s2)

    (1)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弹簧拉长到12 cm 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2)若将弹簧拉长到11 cm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若将弹簧拉长到13 cm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行水平距离d后落地,如图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d,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手的运动 半径和空气阻力.

    (1)求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v1和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2;

    (2)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长S=5m、倾斜角θ=37°的斜面各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水平传送带和水

    平地面平滑连接,传送带长L=1.6m,以恒定速率v0=4m/s逆时针运行,将一质点物块轻轻地放上传送带右端A,物块滑到传送带左端B时恰好与传送带共速并沿斜面下滑,已知物块和传送带、斜面、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同,物块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的D点,令物块在B、C处速率不变,取g=10m/s2,(sin370=0.6 cos370=0.8)求:

    (1)动摩擦因数μ的值

    (2)物块滑到C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3)物块从A到D所经历的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