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1 题,其他题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12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望江南》

    ②蒹葭采采,                 。《蒹葭》

    ③悠哉悠哉,                。《关雎》

    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⑥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                                   

    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第一段阐述了要成就大业,心先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其中阐述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            _,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面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胡不我于王(召见)亲戚之(通“叛”背叛)鱼之乐也(这)臣之妻臣(偏爱)

    B、尔而与之(用脚踢)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  寒暑节(交换)  必以(实情)

    C、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舜于畎亩之中(出发)委而之(离开)朝衣冠(穿戴)

    D、民不以封疆只界(限制)所识穷乏者我与(得到)多助之(极点)于齐(动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

    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汉字书法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抑,或平正或险绝。汉隶的笔画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古木   的神资,行草的线条像飞天   的飘带,楷书的结构如君子   的举止。通过各地每年举行汉字书法比赛,引领人们追寻汉字书法的历史厚重和现代典雅。cháng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体验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让汉字之美流连于指尖心上。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

    拙(  )趣   cháng(  )徉
    2. 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分)

       改为        改为  
    3.请为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选项填在括号里。   (   )(2分)

    A、舞动  端庄  舒展  B、端庄  舒展  舞动  C、舒展  舞动  端庄
    4. 文中语句有一处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语句写在下边。  (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8分)

    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选用哪一个更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① 让世界充满爱   ② 明天更美好   ③ 手拉手,心连心

    选项:     。(只填序号)理由:                                                                                                 
    2.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2分)

    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频度

    经常

    有时

    很少

    没有

    百分比

    5. 9%

    52. 9%

    35. 5%

    6. 7%

    解决方式

    对父母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不说

    百分比

    23. 6%

    35. 5%

    5. 9%

    35%

                                                                                                

                                                        
    3.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示例:给留守生集体过生日

                        ②                     
    4.请仿照某同学在“告别母校”留言簿上的留言,补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分)

    “在这离别之际,我们别情依依,走一回校园的小路,踏一回教室的楼梯,___                _                  ,心中荡起甜蜜的回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10分)
    1.下面表述的名著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水浒》真实的叙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集体反抗到个人反抗,从有组织斗争到分散斗争,规模从大到小。

    B.《水浒》中的人物性格丰富多样,绝不雷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对比手法的运用。如在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的事件上,林冲忍让妥协,鲁智深则火冒三丈,要让高衙内“吃洒家三百禅杖”。

    C.《格列佛游记》作者借船医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四次航海中的奇异经历,通过这种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现实,抨击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D. 《格列佛游记》讲述小人国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2.格列佛如何从大人国逃出来的?(3分)

                                                               
    3.《水浒》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形象。下面的两个人物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4分)

    林 冲:误入白虎堂→(     )→(     )→怒杀王伦

    鲁 达:拳打镇关西→(     )→(     )→大闹野猪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小题。(16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①肉食者(        )        ②小惠未(      ) 

    ③一作气(         )       ④望其旗(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肉食者谋之     ②公与之乘
    4.(4分)①选文详略得当,详写               ,略写             。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②在曹刿看来,作战要取得胜利首要条件是         ,长勺之战前,曹刿请见鲁庄公的主要原因是:                               

    5.鲁庄公司各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身上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谨防数字化痴呆症》,完成小题。(15分)

    ①当初,许多人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朝鲜日报》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

    ③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被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心。

    ④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⑤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和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与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

    ⑥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而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       (选自《 人民日报 》 2014年4月)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论证思路。(5分)

    2.第②段划线句子起什么作用?(4分)

    3.第③段中画线词语中的“废”字具体指哪几方面内容?(3分)

    4.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搬到“绿岸”小镇?作者对此持何态度?(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看自行车的女人 》,完成小题。(18分)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竞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⑨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⑩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1.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4分)

    2.品读第③段和第⑥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6分)

    第③段:

    第⑥段:

    3.本文表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段为例进行分析。(4分)

    4.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儿什么?(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写作。(60分)

    人生旅途中,难免遭遇困境,有时我们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有时我们又要沉着冷静,学会等待……请以“学会等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规范。②不得套作。③600字以上。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审题指导】

    “等待”指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待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它是个中性词,因此也就有积极和消极之说。积极地等待,是冷静的思考,积蓄细长量,磨练耐心,等待时机,为成功做准备;消极的等待是空等,无任何积极行动,几乎等于放弃。

    【优秀作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