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8 题
  1.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

    A.《孙子兵法》   B.《论语》     C.《道德经》     D.《韩非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红手印对于小岗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35年前,安徽凤阳小岗人,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分田到户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史实的是:(    )

    A.小岗人获得了土地所有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B.小岗人的做法说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小岗人的做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小岗人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最先实现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鸦片战争打响的那一年,安德烈出生在俄国一个贫寒的农奴家庭。到他三十岁的时候,下列情况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安德烈由于不听话,被地主毒打一顿之后,卖给了另一个地主

    B.安德烈有自己的一块份地

    C.安德烈到莫斯科的一家工厂里面做工

    D. 安德烈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匹小毛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英国学者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以下对冷战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马歇尔计划是实施“冷战”的重要步骤

    B.丘吉尔铁幕演说标志“冷战”开始

    C.北约和华约成立把“冷战”推向高潮

    D.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以下国际经济组织中成员国不包括美国且对美国霸权构成挑战的组织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史料浩如烟渺,很多历史爱好者为此望而生怯,进而退却。而对于这已离我们远去的历史,我们可否用其他方式去探寻其真实面目呢?今天我们一起出发,依据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经典歌曲及新闻,用不同的方式来走进这段历史。(12分)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材料一:

    (1)请写出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3分)

    步骤二:品歌词——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2)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中国人民共同抗敌的必胜信念,在抗日的战 场上我们越打越坚强。请分别举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两个著名胜利战役的名称和两名抗日英雄的名字。(4分)

    (3)歌曲中唱道“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请问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条,2分)

    步骤三: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2009年3月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专访日本。回国后在央视《东方时空》谈访日感受时说,在日本参观靖国神社的人每年大约有500万人次,且大部分是青年人,而参观日本的和平展馆的人每年却只有50万人次左右。

    材料四:《中国新闻网》报道: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再现“遣唐使船”,它是中日友好交往的纪念,也是中日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4)根据材料三并联系实际,你认为影响当前中日关系友好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分)

    (5)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自古便已有了联系,请你谈谈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有何重大意义?(1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阅析(12分)

    材料一:“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不能让死去的人白白牺牲,要让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葛底斯堡演讲》

    材料二:1804年3月,在拿破仑的亲自干预下,法国正式颁布了一部法律文献。它的立法原则是自由和平等原则、所有权原则和契约原则,它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材料三: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介入南联盟的内部矛盾,并轰炸南联盟。战争造成数千名军人和平民被炸死,直接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由、人生来平等的原则”最早体现于美国的哪部文献?(1分)后来法国大革命初期也颁布了类似的文献,其名称是什么?(1分)

    (2)美国内战中林肯颁布的哪部文献在全美引起巨大反响,从而使北方军队获得了雄厚的兵员?(1分)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林肯作出简要评价。(2分)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了维护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对内颁布了哪部法律文献?(1分)同时对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4)材料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的战争名称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三,你认为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威胁人类进步与和平的因素是什么?(1分)

    (5)你如何评价西方国家以自由和人权为由发动的战争?(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分析与探究:(12分)

    材料一:自从1947年印巴分离以来,这对邻居先后三次兵戎相见,在2002年又处在第四次战争的边缘……作为南亚地区两个敌对的大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在3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核武器的研制计划。……许多情报分析家都预言,21世纪人类第一场核战争很有可能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爆发,战争的车轮一旦转动,理智和约束都将不复存在,后果将不堪设想。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说说印巴冲突的根源是什么?(2分)印巴冲突给两国及世界带来什么影响?(1分)

    材料二: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外长9月5日再次在新德里举行会谈,讨论有关双方存在争议的克什米尔问题和其他双边问题。据悉,会谈第一天即取得“重大进展”,双方已就旨在促进双边关系早日走向正常化的部分互信措施达成协议。

    (2)从材料二提供的信息我们看到了什么?(1分)

    材料三:……3天前,以色列坦克多次开进加沙地带,又有7名巴勒斯坦人丧生;5天前,以军直升机再袭加沙,造成14人死亡;11天前,以色列南部城市贝尔谢巴发生两起自杀式公共汽车爆炸案,夺去16人的生命……最近几年来,巴以冲突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在冲突中丧生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就分别达到1000多名和2700多名。

    ——新华网耶路撒冷(2004)9月12日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请你简明地介绍一下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2分)

    (4)巴以冲突中,双方的极端势力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方法对抗,并向下一代灌输民族复仇主义思想,你认为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1分)你觉得应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1分)

    (5)中东问题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社会担忧和关注的焦点。假如请你组织一次中东和平进程成就展(以展板形式反映成就),为此:(4分)

    A.请你确定成就展的主题内容:(1分)

    B.你收集材料的途径有:(1分)

    C.你收集的材料的表现形式有:(1分)

    D.此外,你认为还要解决哪些问题?(1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