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填空题 5 题,实验题 1 题,选择题 7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填空题 共 5 题
  1. (14分)汽车尾气中CO、NOx以及燃煤废气中的SO2都是大气污染物,对它们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1)氧化一还原法消除NOx的转化如下:

    ①反应I为NO +O3=NO2+O2,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 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②反应Ⅱ中,当n( NO2):n[CO(NH2)2]=3:2时,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

    (2)使用“催化转化器”可以减少尾气中的CO和NOx,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NOx →N2 +CO2(未配平),若x=1.5,则化学方程式中CO2和N2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3)吸收SO2和NO,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装置Ⅱ中,酸性条件下,NO被Ce4+氧化的产物主要是NO3-、NO2-,请写出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O3-和NO2-时的离子方程式   .

    (4)装置Ⅲ的作用之一是用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使得Ce4+再生,再生时生成的Ce4+在电解槽的    (填“阳极”或“阴极”),同时在另一极生成S2O42一的电极反应式为    

    (5)已知进入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ag.L-1,要使1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至少需向装置Ⅳ中通人标准状况下的氧气      L(用含a代数式表示,结果保留整数)。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分)工业上由焦炭或夭然气制氢气的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为了除去氢气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发生反应:

    CO(g)+H2O(g)CO2(g)+H2(g)   △H=-41.0 kJ·mol-l    .

    该反应在工业上被称为“一氧化碳变换”。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K ( 200℃ )     K ( 300℃ ) (填 “>”、“=”或“<”)。

    (2)在773K时,一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K=9,如反应开始时CO和H2O的浓度都是0.020·mol-l ,则在此反应条件下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为     

    (3)某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组成为:H2 40%、N2 20%、CO 30%、CO210%(均为体积分数)。现采用“一氧化碳变换”法,向上述原料气中加入水蒸气,以除去其中的CO。已知不同温度及反应物投料比()下,变换后平衡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

    CO的体积分数/%    投料比

    温度/℃

    =1

    =3

    =5

    200

    1.70

    0.21

    0.02

    250

    2.73

    0.30

    0.06

    300

    6.00

    0.84

    0.43

    350

    7.85

    1.52

    0.80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到控制不同条件时CO的转化率的变化规律。能使CO的转化率升高,可改变的条件是            

    ②温度是一氧化碳变换工艺中最重要的工艺条件,实际生产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300℃左右,其原因是     

    ③温度为300℃、=1时,反应后的平衡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是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o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某地煤矸石经预处理后含SiO2( 63%)、Al2O3( 25%) 、Fe2O3(5%)及少量钙镁的化合物等,一种综合利用煤矸石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酸浸”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任写一个):      

    (2)物质X足量时,“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3)已知Fe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2.1和3.7,A1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4.1和5.4。为了获得Al( OH)3产品,从煤矸石的盐酸浸取液开始,若只用CaCO3一种试剂,后续的操作过程是      ,然后再加入CaCO3,调节pHCaCO3若只pH到5.4,过滤得到Al( OH)3 。

    (4)以煤矸石为原料还可以开发其他产品,例如在煤矸石的盐酸浸取液除铁后,常温下向A1Cl3饱和溶液中不断通入HC1气体,可析出大量A1Cl3·6H2O晶体。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析出晶体的原因:      

    (5)工业上电解冶炼铝的原料用Al2O3而不用A1Cl3其原因是       。电解Al2O3冶炼铝时,阳极材料是       ,阳极需要定期更换,其原因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l(15分)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可以由下列反应合成:CaO+3CCaC2+CO↑,CaC2+N2CaCN2+C,CaCN2+2H2O=NH2CN+Ca(OH)2,NH2CN与水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尿素合成三聚氰胺。

    (1)写出与Ca在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内层排满电子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CaCN2中阴离子为CN22一,与CN22一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和     (填化学式),由此可以推知CN22一的空间构型为____。

    (2)三聚氰胺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3)一些不法商家常在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来提高“蛋白质”的含量,人在摄人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后,两者之间易通过        结合,在肾脏内易形成结石。

    (4)钙的氧化物有CaO和CaO2两种,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CaO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     ,Ca2+采取的堆积方式为      。已知CaO2密度是ρg·cm-3,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CaO2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钙离子间的距离为      cm(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5)配位化合物K3[ Fe( CN)n]遇亚铁离子会产生蓝色沉淀,因此可用于检验亚铁离子,已知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4,求n=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某酯M常用于调制具有草莓、葡萄、樱桃、香子兰等香味的食用香精。已知M的分子式为C10H10O2且分子中只含有1个苯环,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实验测出M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有6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1:1:3。已知M分子的红外光谱如下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M的结构简式为        

    (2)G为M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图中球与球之间连线表示单键或双键)。用芳香烃A为原料合成G的路线如下:

    ①化合物E中的官能团有       (填名称)。

    ②A→B的反应类型是       ,E→F的反应类型是      

    ③书写化学方程式

    C→D            E→F

    ④E的同分异构体甚多,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试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含有笨环表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

    ii.苯环上的一元取代产物只有两种;

    iii.能发生银镜反应但遇FeC13溶液不显色。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15分)二氧化氯( ClO2)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在生产和使用时必须尽量用“隋性”气体进行稀释,并尽可能防止震动和避光。因此,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一直是科学家长期寻求解决的问题,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法是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已知,ClO2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一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某学生拟用图1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并收集ClO2.

    (1)A中反应产物有K2CO3、ClO2和CO2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装置必须添加温度控制装置,除酒精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2)B装置必须放在冰水浴中,其原因是       

    (3)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NaClO2溶液。已知(1)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温度高于60℃时NaClO2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NaClO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    ;③     ;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4)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量取ClO2溶液10 mL,稀释成100 mL试样。

    步骤2:量取V1 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Ⅺ晶体,摇匀,在暗处静置30 min。

    步骤3: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 mL。(已知I2+2S2O32- =2I- +S4O62-)

    ①若步骤2中未将锥形瓶“在暗处静置30min”,立即进行步骤3,则测定的结果可能(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上述步骤3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③根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       g-L一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C.多糖、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D.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以吸收乙烯,所以可用此物保鲜水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后,最终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过量Ba(OH)2溶液加入明矾溶液         B.过氧化钠投入到FeC13溶液中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

    B.用图2所示装置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物

    C.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D.用图4所示装置蒸干A1Cl3溶液制备无水AlC1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分子式为C4Hl0烷烃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中含有两个氯原子且位于相邻碳原子上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电动汽车具有绿色、环保等优点,镍氢电池(NiMH)是电动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电池中主要以KOH作电解液。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M=NiOOH+MH。下列有关镍氢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B.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M+e一=MH+OH-,H2O中的H被M还原

    C.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 Ni(OH)2+OH-

    D.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附近的溶液pH增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已知25℃时,Mg( 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 ×l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溶液的pH=13.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的c (H+) =10-13 mol.L-1

    B.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 10-13 mol.L-1

    C.所得溶液中的c (Mg2+) =5.6×l0-10 mol.L-1

    D.所加烧碱溶液的pH=13.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已知:①CH3OH(g) +3/2O2(g)=CO2(g)+2H2O(g)   △H=-akJ·mol一1

    ②CH4(g)+2O2(g)=CO2(g)+2H2O(g)  △H=-bkJ·mol一1

    ③CH4(g)+2O2(g)=CO2(g)+2H2O(1)   △H=-ckJ·mol一1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知b>c

    B.甲烷的燃烧热为bkJ/mol

    C.2CH3OH(g)=2CH4(g) +O2(g)   △H=2(b一a)KJ∙ mol一1

    D.当甲醇和甲烷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1)时,放出的热量为Q kJ,则该混合物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为Q/(a+2b) mo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