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节源于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和开创省制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   B.秦朝和隋朝   C.秦朝和元朝   D.唐朝和元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

    ①负责管理军务  ②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③执掌群臣奏章  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下列哪些举措是为了分割相权

    ①秦设御史大夫  ②唐设三省六部  ③北宋设参知政事    ④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A、设内阁     B、设军机处    C、南书房     D、议政王大臣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政治制度或措施中,不是针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       D.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为了加强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以下有关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B、其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直接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秦朝有一县令因贪赃枉法被罢免,有罢免权的是

    A.诸侯          B.郡守          C.丞相              D.皇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           B.相权的日益加强

    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             D.中央机构的精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宋代为监督地方官设立

    A、知州      B、郡守      C、通判      D、刺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古希腊的雅典首席将军伯利克里指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当时,雅典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假设古代雅典某年全国人口总数为30万人,自由民约为26.8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 约6.7万      B. 约26.8万    C. 约11.7万    D. 约10.7万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雅典政治制度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A. 寡头独裁、专制集权           B. 僭主政治、家族世袭

    C.直接民主、轮番而治            D. 设立行省、总督专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几名学生在网上看到了图片,以下是他们对此图的分析结论。

    甲:陶片应出自雅典;乙:陶片上的文字是希腊文的某个人名;丙:陶片有占卜功能;丁:陶片是用来投票用的。其中符合史实的说法是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全体国民      B.居留的外邦人      C成年男性公民  D.奴隶和妇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是为了适应

    ①版图的扩展    ②国际交往扩大  ③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④封建主统治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

    A、《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   C、《民法大全》  D、公民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下列国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据《联合早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美国司法部副部长艾琳娜·卡根(Elena  Kagan)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艾琳娜要通过参议院批准       B.大法官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C.艾琳娜可无条件终身任职       D.大法官可由黑人担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如果在1875年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其结局应该是

    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B.联邦议会和皇帝不会批准

    C.经首相批准才能生效           D.联邦议会通过就可生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共和制原则      B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C使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得到了加强        D规定了总统对国会负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别是:

    A、国王和议长   B、国王和首相   C、都是国王     D、都是首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B、宣告废除了君主制

    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              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 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最能说明此材料所反映英王地位的是:

    A.在英国拥有实权的是上下两院       B.英王是“虚位元首”,“统而不治”

    C.英王与议会分权并相互牵制         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的时代特征的是

    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最先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的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劝学篇》    D.《变法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 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的是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最主要的依据是

    A.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国的威严

    B.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局面

    C.鸦片战争使我国开始出现了民族危机

    D.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A、保护鸦片贸易    B、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C、林则徐禁烟      D、扭转贸易逆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6分)

    (3)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2分)

    (5)综上所述及所学知识,请归纳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演进的趋势。(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1分)

    (2)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3分)

    (4)如果你是皇帝,你会采用哪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二:“议会的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的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和询问。

    材料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

    材料四:第5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12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15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

    第16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17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历史必修Ⅰ》

    (1)材料一中议会限制了国王的什么权利?根据所学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面限制王权?(3分)

    (2)材料二反映议会有哪些自由?(3分)

    (3)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四国的代议制有哪几种类型?(6分)

    (4)材料四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类型与材料一规定的政体有何区别?(5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