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31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与此吻合的历史时期应是

    A.秦朝初期

    B.秦朝末期

    C.西汉初期

    D.唐朝初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朝中央的三省中,负责审议的是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中书门下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明内阁和清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防御侵略

    D.加强民族团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以下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御史台②都察院③刺史④中书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先秦时期的社会管理者通过对节庆时间、场合、仪式的安排等有意或无意地对治下百姓进行管理和教化。夏商周三代的岁时节庆一脉相承,在人们参与节庆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产生了共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体验。由此可见,先秦节庆

    A.束缚了百姓的思想及其生活

    B.提升了人们的族群认同

    C.宣示了夏商周政权的合法性

    D.娱乐性取代了教化功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是

    A.君权神授

    B.天人合一

    C.皇权至上

    D.大一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在咸阳为他们建造了新的宫殿把他们置于中央政府的监视之下。秦这样做从根本上是为了

    A.集中全国优势人才资源

    B.实现权力和社会财富均衡分配

    C.促进咸阳经济发展

    D.全面推行郡县制,巩固秦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宋史中的省略号应是

    A.通判

    B.中书门下

    C.枢密院

    D.三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赵冀《檐曝杂记》中说:“则军机大臣面呈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这则材料主要体现出“军机处”的特点是

    A.行政效率较高

    B.机构键全庞杂

    C.人员位卑权重

    D.监察功能强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指

    A.西汉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A.消灭六国

    B.制度创新

    C.修筑长城

    D.严刑峻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柳宗元在此强调的是: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史学家邓嗣禹说:“历代名臣贤相,十之八九,盖从此孔(科举)穿过,不能谓末得人才也,然以盖世奇才,有不尽出身科场者。”这说明科举制

    A.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难以全面地选拔人才

    D.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据《唐会要》载:“贞观年间,皇子李恪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遭侍御史刘范弹劾.据此推断当时

    A.中央监察机构职能增加

    B.御史监察受到皇权的庇护

    C.司法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D.监察不回避贵族统治集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明朝开国第一考,中进士的全是南方人,结果引发北方士子的强烈不满。朱元璋亲自督导彻查此案,结果并未发现科场舞弊,最后只能以增设北方士子恩科来平息骚动。这一事件反映了

    A.科举制难以选拔实用型人才

    B.科举制不利于教育公平

    C.经济发展影响教育水平

    D.专制体制容易引发科场舞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2)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3)据材料四,概括说明这种制度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  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据钱穆《秦汉史》整理

    材料三  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时期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