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选择题 32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1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2 题
  1.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其中“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

    构”的影响是(    )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C.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D.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    )

    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

    C.司马迁的重商思想

    D.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以下各项是对这句话的概括,其中恰当的是(    )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广州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D.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公元前6一前3世纪),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思想主旨是(    )

    A.提倡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  B.继承发展古代传统思想

    C.希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D.维护传统道德价值体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对上述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

    A.将民本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B.提出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

    C.触及到君主专制制度的要害

    D.对清代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

    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

    D.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此后的努力有(    )

    ①实现国共合作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    )

    A.屠杀现场遗迹  B.侵华老兵战争回忆

    C.历史文献记载  D.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文中“这一事件”

    隐含着作者某种强烈的价值判断的是(    )

    A.中国赢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

    B.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D.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

    转向了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开始指的是(    )

    A.国民革命运动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D.抗日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不断侵华。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D.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

    A.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C.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D.金融机构无序竞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56年4月毛泽东说:“据说一直到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那个时候,苏联粮食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如果真是这样,集体化机械化的优越性在哪里?社会主义制度比沙皇制度好又怎么说呢?”毛泽东认为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    )

    A.国情认识模糊,经济决策失误

    B.经济比例失调,制度优越难显

    C.农业技术薄弱,发展动力不足

    D.建设经验缺乏,经济体制落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是20世纪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

    丙所代表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苏联,下图所反映的大国关系所处的年代是(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90年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对此战略的提出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②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③有利于提升区域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④是一个区域集团化的组织和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罗马法制史上,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二世纪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罗马人找到了革除古代法弊端的钥匙,……为罗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罗马史纲要》)这把钥匙应指(    )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罗代尔强调的是(    )

    A.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学者指出:“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对这一时期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国家政权

    C.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国王仍然掌握一定的行政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的卡通画在美国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为改变漫画所反映的状况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共和制

    B.实行联邦制

    C.推行两党制

    D.确立三权分立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

    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②无产阶级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列宁(    )

    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B.允许自由贸易

    C.实施计划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对外贸易输出快速增长,基本呈现出顺差的态势,但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面对如下情况,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是(    )

    A.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B.举办公共工程

    C.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            D.实行美元贬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53年,法国舆论研究所在国内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提出“依你之见,西欧联盟将是美苏间冲突的抑制因素,还是激化因素?”答案的构成为:41%说“抑制”,21%说“激化”。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西欧走向联合是民心之所向

    B.西欧联合消除了内部矛盾

    C.西欧联合将是国际重要力量

    D.西欧联合加剧了美苏冷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新的政治浪潮”主要包括(    )

    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②推行经济计划指导

    ③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④增加政府的公共开支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下图为冯特君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中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①美、欧、日△是基础②美、俄、日△是关键③美、欧、俄△是欧洲一翼④美、日、中△是亚洲一翼⑤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据此可知(    )

    A.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B.美俄中欧日间相互制衡

    C.美国为核心的多种力量相牵制

    D.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建立宪政——走向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1)材料一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

    材料三 伯利克里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2)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

    材料四

    (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有什么作用?

    材料五

    (4)材料五联邦政府结构是依据哪一部法律文献构建的?材料四和材料五在政府框架构建原则上有什么共同点?其目的有何本质区别?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类文明的进程总体呈现出由地域性向全球性方向发展的趋势。请阅读材料,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汉代以来,通过区域内部贸易交流、构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古代东亚经济圈。……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古老的东亚经济圈走向解体。据统计,1830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约29.8%,尚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但50年后,下降到只占世界总额的12.5%。这与蒸蒸日上的欧洲形成鲜明对照。

    ——摘编自《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亚经济圈解体的原因。

    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对欧洲社会有何影响?

    材料三 世界经济体系并非总是处于静止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倾向于获取更大的空间。从16世纪开始,首先成为依附性地区的是南美洲、西印度群岛、北美洲部分地区和西非的一些地区,后来,这个行列不断地扩大。

    ——皮特·N.斯特惠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基本因素。

    材料四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的自由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2008年9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金融危机下各自“噩耗”纷至沓来,让人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在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各国开始认识到,各国应当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通过各种平台,加强磋商与沟通。

    ——据人民网相关信息整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当前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基本措施。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各国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摘自《尼克松回忆录》

    (1)材料一中1954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促成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2)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两个事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在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

    材料三 1945年至1970年左右这段时间也是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中的全盛时期。一旦美国与另一个军事强国苏联达成协议,美国霸权基本上就是不受挑战的了。

    ——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霸权进入“全盛时期”的原因。概括这一时期美国与新中国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