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书写 1 题,名句名篇 1 题,其他题 2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书写 共 1 题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书写相应的汉字。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四月的江南莺飞草长,燕舞莺啼,诗意盎然,那小巧别zhì(  )的亭台楼阁,旖旎迷人的青山绿水,曲折yōu(   )深的寂静巷陌,还有那小桥、流水、人家,无不令人着迷,令人心chí(   )神往。当第一缕春风抚过人的面庞时,浓浓的暖意沁人心脾,唤醒了zhé(   )伏一冬的心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名句填空。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

    (2)月上柳梢头,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

                   

    (5)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            ,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6)静默的山会说话,只要我们用心聆听,细心品味,就会领悟到许多生活的道理,如古诗文中“                。”。(写出连续两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2 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

    (1)两股战战,几欲先(   ) (2)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凡三往,见(   )     (4)则无法家拂士(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横线的文言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日扳仲永环于邑人(拜访)       

    宾客大宴(正赶上)

    菊之爱,陶后有闻(新鲜)        

    B.盖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       

    沿阻绝(顺流而下)

    闻之,欣然往(计划)         

    C.小大之,虽不能察(案件)       

    诗四句(写)

    寒暑节(交换)

    D.此天所以资将军也(有害)       

    傅说于版筑之间(选拔) 

    渔人甚之(对……感到惊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B.“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此句中的“辰牌”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申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闰土、阿长和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英国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2.契诃夫的作品题材多样:有的反映了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如:《苦闷》、《      》等;有的写出了小人物的战战兢兢、卑躬屈膝的心态和面貌,如:《胖子和瘦子》、《     》等;有的激烈地讽刺了见风使舵的奴颜媚骨,如:《     》等;有的揭露了专制制度对社会的压制及其保守和虚弱,如:《套中人》等;有的针砭了追求虚荣、庸俗无聊、鼠目寸光的人生哲学,并对“人变庸人”的过程进行了艺术化的表现,如:《姚内奇》等。

    3.《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你如何理解作者描写这两种游戏的寓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的纽扣/王开岭

    (1)偶然读到一则故事:芬兰小男孩奥特索,用一个暑假在森林里采集浆果,并在祖母的协助下做了400瓶果汁,卖掉后得200欧元。缘起是他一年前,在动物园见到一只无精打采的熊,他想,若有一棵可以攀爬的树,说不定它会快乐起来。于是,男孩打定主意,捐一棵树给动物园。

    (2)读毕,心里像喝了一瓶果汁。我听见了熊的笑声。

    (3)这是一个从安徒生童话里跑出来的孩子,带着树叶的干净,还有清晨的氧气。只有童话里,才住着这样的树。这个故事有三重美:他发现了别人的不快乐;他想帮别人快乐;他用诚实劳动去兑换。

    (4)一只熊不高兴,他觉得和自己有关,他觉得此现状应有所改变,这只熊的情绪于他很重要……于是他诞生了心愿,诞生了能力。他承揽了一个幼小的义务,其实,这也是人类的义务,它由一个孩子率先发现。

    (5)由于清澈,孩子的眼总能比成人看见更多的东西。由于专注,孩子会把一件事记得很牢,看得很要紧,刻不容缓。

    (6)有人说,那只是男孩的一个冲动。不错,或许是,但冲动会沉淀,会积累出习惯,成为他和他未来的孩子的秉性,成为他们的常识、基因、家教和信仰。

    (7)儿子三岁,晚饭后,该散步了,他耍赖,不跟妈妈下楼,我脱口喊:“黑猫警长黑猫警长,月亮出来了,快去执勤!”他一怔,丢下玩具,冲下楼。

    (8)我醒悟,对小儿来说,童话情景就是生活情景,他从童话里认领的角色和命令,远比现实中委派的更具诱惑和号召力。

    9小时候,童话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长大后,它才被当成了文学。

    (10)好的环境,是佑护童话的那种,它支持童话人格,鼓励你一生携带。而坏的现实,不仅不保护童话,还狠狠撕咬它,粉碎它,靠背叛它换取“成长”的信任。

    (11)列夫·托尔斯泰,曾深情地感念儿时父亲教他的书和游戏,他叹道:“我难道不是在那一时期里获得了我现在赖以生存的一切吗?我的收获是如此之大,并且神速。在我一生的其余岁月中所得的全部馈赠,都不及那时的百分之一。”

    (12)童年的价值观,是人生衣裳的第一粒纽扣,决定一生的精神走向和心灵格局。若它是端正高尚的,那么,在漫长的岁月里,请别让它轻易脱落,更别粗鲁地扯下它。

    (13)网络上曾疯转过一条“虐驴男”的图片新闻:西藏阿里,蓝天白云,一名戴墨镜、姿态傲慢的男子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手持刀刃,正从一匹下跪的藏野驴身上割肉,竟然,他还在笑。

    (14)藏野驴乃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人们的愤怒和唾弃中,“虐驴男”很快被绳之以法。经查,此男子和同伴驾车途中,疯狂追赶、撞击藏野驴,并将奄奄一息的它开膛破肚,拍照炫耀。

    (15)这是个怎样的人呢?他扮演了一头野兽,并沾沾自喜。虽衣冠楚楚,但精神上披着皮草,龇牙咧嘴。

    (16)他也曾是一位孩子,何以生成今日这副嘴脸?

    (17)或许他未读过安徒生们的童话,或许读过,却打扫得干干净净。总之,他属于系错了纽扣或丢失了纽扣的人。

    (18)又想起那些曾为“活熊取胆”和“狗肉节”辩护叫好的人。其实我很想看看,他们的胸襟里,是否有纽扣脱落的痕迹。是缝得不够结实?还是外力的摩擦太大,在与现实一场粗暴的扭打之后弄丢了它?或视之为幼稚而在某个夜晚,怀着虚荣偷偷埋葬了它?

    (19)全世界的儿童皆无区别,只是长大后才有了区别,乃至天壤之别。

    (选自《读者》2015年第8期)

    1.第四段中“人类的义务”指什么?

    2.结合加横线词语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这是一个从安徒生童话里跑出来的孩子,带着树叶的干净,还有清晨的氧气

    (2)他扮演了一头野兽,并沾沾自喜,虽衣冠楚楚,但精神上披着兽皮,呲牙咧嘴

    3.作者引用托尔斯泰的话有何用意?

    4.联系文意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小时候,童话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长大后,它才被当成了文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选自《余华作品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文章有删改)

    1.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2段的作用。

    2.阅读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的心理变化的。

    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3.试探究“家徽”在本文中的丰富意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首句中的“留”字很有趣味,请简要分析。

    2.请结合三四两句内容,简要赏析诗人的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信:伸张。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就 其 地 为 轩 以 居 予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人以为:          

    (2)于是人之吾轩者:        

    (3)因之曰 “何陋”:     

    (4)记之以来者: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断线句子的意思。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

    5.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两文是如何体现“陋室不陋”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语言运用

    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拆掉围墙发展小街区制,能畅通城市毛细血管,使城市路网稠密,四通八达,从而达到“治堵”的目的。《意见》公布后引发各方热议,人们对于推广街区制疑虑颇多。

    请就上述新闻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议论有针对性,150字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

    因为疏忽,因为不坚持,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丢失一些东西,如丢失钥匙,丢失钱包。丢失学具……甚至丢失我们的原则、自信、人格与尊严;因为努力,因为坚持,我们又会找回这些东西。请你回望自己的初中生活,按要求作文。

    题目:找回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涉及个人信息的文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