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连线题 4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

    A. 必须人人参政

    B. 宣扬平等意识

    C. 强调依法治国

    D. 政治自由有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初,王国内群臣吏民对诸候王自称“臣”,且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可以自称“臣”。汉武帝时,颁布法令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呼,否则要被处以极刑,这种变化反映汉朝

    A. 国家官僚体系的健全

    B. 中央政府的权威加强

    C. 法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 皇权至上价值观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表明孔子强调

    A. 仁爱思想

    B. 忠恕之道

    C. 等级秩序

    D. 以德治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以下关于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井田制是宗法关系的依据   B. 制礼作乐导致了宗法制度的形成

    C. 宗法制确定了权力传承的标准   D. 宗法制度仅适用于天子和诸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世致用

    B. 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

    C. 反对封建专制;人民主权

    D. 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原始社会时期,贫富分化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

    A. 产品的积累

    B. 交换的扩大

    C. 生产力的发展

    D. 剥削的产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

    A.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 “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A. 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B. 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

    C. 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

    D. 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

    A. 法家思想的影响   B. 儒家思想的影响

    C. 皇权意识的增强   D.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异”主要表现在

    A. 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 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 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 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办事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据此,恩格斯认为(  )

    A. 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

    B. 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

    C. 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战争失利

    D. 战争必然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和对外开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 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 挑战王权,提高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 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切的尺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费正清曾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A. 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C. 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 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等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17·衡水高二联考)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 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 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 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 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与有的国家只抵抗了几个月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军队英勇抗战达14年之久,牵制和消灭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消耗和拖垮了日本的经济,使其无更多力量入侵澳大利亚、印度等地,也无力进攻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有效地避免了苏军两线作战。没有中国军队的浴血奋战,其他国家将会付出更大代价,胜利也不会来得这么早。”材料表明(  )

    A. 有的国家对日本法西斯势力的侵略表现出妥协退让

    B.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C. 中国军队牵制了日军才使苏军完全避免了同日军作战

    D. 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产生重要影响。有的朝代发生了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的现象,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一中国历史上某个朝代的后期“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朝代是(   )

    A. 西汉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该材料可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 有法律就有自由   B. 必须通过法律限制政府权力

    C.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D.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 手工工场兴起

    B. 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 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 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72年8月,周恩来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过去23年,只是向金门、马祖打炮、广播,号召官兵起义,实际上我们对台湾的工作做得很差。”1973年6月,他指示新华社:《参考资料》每天要登一篇有关台湾的消息和言论,骂街的不要。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

    A. 海峡两岸的沟通主要在民间

    B. 中国外交手段呈多样化特征

    C. 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开始调整

    D. 中美关系改善推动了两岸关系缓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各项对于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创新和繁荣   B. 都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C. 都打破贵族依据血缘垄断政权局面   D. 都采取的措施,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请判断这部法律是

    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 《美国1787年宪法》   D. 《拿破仑法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回顾新中国外交成就时说:“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他评论的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不结盟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C. 万隆亚非会议成功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4 题
  1.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美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56个不到2000人口的选区和31个不到4000人口的选区共取消143个议席;取消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新兴工业城市选区,获得65个议席;北方郡选区,获得65个议席;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获得13个议席。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为例,多角度论述“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这一主题”。(要求:从三个角度论述,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美国驻华代办田夏礼说:“应该让战争顺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如果干涉带来和平,那种和平是不能持久的。惟有使用武力才能使这个国家和世界融洽共处,只要清皇朝不致受到威胁,中国的战败倒是一个有益的经验。”

    ——《华声论坛•甲午海战110周年祭》

    材料二1962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

    ——敢峰主编《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戴高乐》

    材料三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此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或归宿……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即使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并不以第三国为目标或对象,这种关系也会对第三国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发生作用。”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夏礼对中日战争和清朝政权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戴高乐提出的法国外交的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外交目标提出的背景。

    (3)运用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影响国家外交的决定性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选做题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曾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