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6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请按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6分, 每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不给分)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②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________ ,________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③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________ 。(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

    ④无意苦争春,________。 (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⑤《观刈麦》中深刻反映农民艰辛劳动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

    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后汉历史教训的一句话是“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仿写句子。(3分)

    人的潜能就如同含苞待放的花蕾,只要绽放,就会吐露芬芳;人的潜能就如同蕴藏丰富的矿山,只要开采,就会收获宝藏;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心读一读下面三则材料,写一写你从中得出的结论。(5分)

    材料一:有人认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总之,知识是形成创新的素材。

    材料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这些伟大人物,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非凡的灵感,他们非凡的灵感产生的途径是:关注极普通的、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们反复地思考、不断地充实。

    材料三:伽利略有一次在教堂里祈祷时,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一盏油灯的链条不断的滴嗒声惊扰了他,引起了他的一连串思考,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他立刻回家进行了反复的实验,最后发现了自然的节奏规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两小题。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3分)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yuè)。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A.请广于君()

    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C.大王加惠()

    D.秦王怫然怒()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安陵君其许寡人 / 其岸势犬牙差互

    B.天下缟素/ 可以弹素琴

    C.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谓为信然

    D.亦免冠徒跣/ 徒属皆曰:“敬受命。”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

    4.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 ________(填人名)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干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唐雎在这次外交事件中的说话技巧给了你哪些启示?(3分)

    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向一棵树鞠躬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3.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3分)

    4.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