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1)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吹入沧溟始自由。

    (3)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

    (4)危冠广袖楚宫妆,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

    【甲】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甲】词中“而今识尽愁滋味”中的“愁”在【乙】词中的具体表现是“___”。

    2.对这两首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首词都运用了典故。

    B. 两首词都运用对比写作手法。

    C. 两首词都是从过去写到现在。

    D. 两首词都直接抒发了报国无门的痛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③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1.上文选自《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朝的郑燮。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

    3.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把过目成诵比作场中看美色,指出匆匆而读毫无收获。

    B. 举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的事例,阐明了圣人往往具备“生知安行”的资质。

    C. 举东坡和虞世南等人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学习应该深入研读方能领悟真谛的道理。

    D. 作者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的观点表示反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资。一日出,有少年从马后。问之,亦假本①者。翁诺之。既至家,适见几②上有钱数十,少年因无事,即以手叠钱,高下堆垒自如,甚娴熟。翁谢之,竟不与贷资。或诘其故,翁曰:“此人必善博③,非端④人也。所熟之技不觉形于手矣。”访人果然。

    【注】①本:(经商的)本钱。②几:矮小的桌子。③博:赌博。④端:正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亦假本者             (2)不觉形于手矣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翁向他道歉,最终没有借给他经商的本钱。有的人责问他为什么。

    B. 老翁拒绝他,最终没有借给他经商的本钱。有的人询问其中的缘故。

    C. 老翁拒绝他,竟然没有借给他经商的本钱。有的人询问其中的缘故。

    D. 老翁向他道歉,竟然没有借给他经商的本钱。有的人责问他为什么。

    3.富翁断言“此人必善博,非端人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

    4.关于本文的主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借钱一定要慎重,不能借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人。

    B. 借钱给赌徒,不仅有借无还,而且等于纵容赌博。

    C. 要善于从细节观察人,细节能看出人品。

    D. 习惯成自然,要改掉既成的坏习惯是非常困难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到世界各地,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1.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除了和屏幕对话,“低头族”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无法生存。

    B. 低头看手机会引起颈椎问题,还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

    C. 眼睛看手机上的图文时要比看纸质的凑得更近,因而更容易导致双眼疲劳和头痛等问题。

    D. 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4.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末尾?请具体阐明理由。

    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礼   物

    某天贪睡,早上起得晚了些,恰恰又有一个重要的会,不宜迟到。匆匆出门时,正是早高峰,只好打摩的。所谓摩的,其实就是长了个摩托样子的电动车而已。这是交通拥堵时的利器,随时拐弯随时调头,和自行车一样自由,又和汽车一样快。每个十字路口都有。

    第一个十字路口,一辆红摩的师傅一边刷手机,一边机警地四处张望,精明强悍,一副招揽生意的样子。看见我走近,便上下打量着,眼睛里仿佛有杆秤。

    “去哪里?”

    “大河锦江。”

    他迅速报价:“十五。”“你这可是比打车还贵呢。”我说。“可是不会堵车呀,”他说,

    “要是打车,你一个小时也到不了。我保证二十分钟送到。”

    “不能少?”“不能。”

    我走开,他也没叫。应该是觉得我会回来吧。还觉得我不会走到下一个路口去找其他摩的。钱不是问题,可我就是不喜欢他的眼神,那眼神里有一种把我算准了的笃定。

    较上了劲,我就往前走,走到下一个路口。几辆摩的停在那里,其中一个蓝外套的师傅正在看街景,脸上微微挂着笑,吹着口哨。我和他搭话,说大河锦江。他说十块吧?商量的口气。我便上了他的车马上出发了。

    身穿西装短裙,骑坐不便,我便侧坐,这又不好保持平衡,我便轻轻抱住他的腰。

    “坐稳啊,姑娘!”他说。我默默笑:都四十多了还被称为姑娘,真有点儿小甜蜜呢。

    坐上了他的车,我便觉得和他是一伙儿的了。后面来了公交车,便提醒他。远远地看见交警,也提醒他。他说他也看见了。我们的车速放得很慢,他观察着,忖度着,非常小心地行驶着,趁着路况不错的时候,便加速过去。

    “被揪住过么?”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呢。不过你们客人不要紧的,要是被揪住了,我就会对他们说:‘客人你先走。我是车主,有事也是我的事’。”

    “哦!”我略略地放了心。“也不会有大麻烦吧?”

    “也不会有什么大麻烦的,就是训一顿呗。其实他们就是看见了一般也没事,你看看咱们这路上,他们要忙的事有多少?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他们实在是顾不过来。不过咱自己也得注意,交警他们其实也是为了咱好。安全第一呀。”

    “是啊,安全第一。”

    事实上他开得很稳当,小心翼翼。他从不进快车道,见到最小的坑也会绕开,路过公交站的时候,碰到公交车靠停,他从不在上下车的人群中穿过。这是一个规矩人。

    很快到了这一路上最大的十字口,人车如过江之鲫,交警和协警都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在队伍里默默地等着。

    ________那个70后你往后一点儿! 压线十公分没啥用。80后你也往后!60后往里!还有这个小萝莉,小萝莉你很美丽,但是你不要往前挤!”

    ……

    这都是什么呀,我伸着脖子往前看。一个戴着墨镜的个子高高的交警正在指挥路口等待的人。人们看着他,都笑了。他居然敢如此称呼这些路人,应该是对自己的判断力和幽默感很自信吧。

    我抬头看看天。天色润蓝,风很清爽。今天的空气质量应该是良吧。这样的早晨,让我觉得生活是美好的。

    到酒店门口时,离开会还有十分钟,正好。

    我下车,把钱给他。“谢谢!”他说。

    “谢谢你。你开得特别好。”我说。

    “是吧?反正很安全。”他说。他说那话时似乎一点儿也不谦虚,甚至有点儿得意。

    “你是我见过的开得最好的摩的师傅。”总觉得该再说点儿什么,我便又说。

    他灿烂地笑起来,十分开心的样子。我也笑着点头,和他挥手告别。这最末一句话,也许是这个早晨我能给予他的最微小但是最合适的礼物。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记叙了“我”乘坐摩的的经过,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地  点

    事  情  起  因

    “我”的内心感受及结果

    第一个

    十字路口

    “我”遇到精明强悍又要价高的师傅

    “我”(1)_____________,没乘坐他的车

    _____

    _____________

    “我”乘坐了他的车,还有点“小甜蜜”

    3.对文中画浪线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写出了早晨天气的凉爽舒适。

    B. 烘托了“我”此时心情轻松舒畅。

    C. 体现了摩的师傅开车水平高。

    D. 表现了“我”对摩的师傅的认可。

    4.文中画直线的段落似乎与题目无关。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

    5.下列对于这篇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题目中的“礼物”是指“我”最后夸赞穿蓝外套的摩的师傅的一句话。

    B. “我”赞扬蓝外套摩的师傅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这也是“礼物”。

    C. 文章末段照应了本文的题目,表达了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理解的主旨。

    D. “礼物”作为全文的线索,使文章前后有呼应,结构完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春节期间,国人去日本旅游,很多人买了吹风机,据说是采用了纳米水离子技术;很多人买了陶瓷菜刀,据说耐磨是普通钢的60倍;很多人买了保温杯等等……更让人吃惊的是,居然还有很多人买回了马桶盖。这款马桶盖一点也不便宜,售价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它有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最大的“痛点”是,它适合在所有款式的马桶上安装使用,而且贴着“中国制造”。免税店的日本营业员用难掩喜悦的口吻说,“只要有中国游客团来,每天都会买断货。”据统计春节前后的10天时间,45万中国人在日本砸了60亿人民币。这样的场景大抵可以被看成是“安倍经济学”的胜利,也是“日本制造”的又一次逆袭。

    材料二:随着出境游的增多,中国游客在海外一掷千金的时候,似乎买来的仅仅是第一,并没有买来更多的尊重。曾经有人调侃,外国人给同伴发信息,说中国“钱多人傻,速来”。这很大程度上有种歧视的成分在里面,但塑造这种印象的,正是中国人自己。在认可中国人消费能力的同时,西方媒体评论称,不少中国消费者可能只是买到了商品,而不是买到了“品位”。而马桶盖、电饭煲、电动牙刷这类产品的扎堆抢购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

    1.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对下列两种说法你持什么态度?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的理由。

    甲说:日本货,质量好,品质的象征,出去一次尽量多买些;

    乙说:我们要爱国,一定要支持国货反对日货,尽量不要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题目:这,才是我最想要的

    要求:请以“这,才是我最想要的”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