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礼   物

某天贪睡,早上起得晚了些,恰恰又有一个重要的会,不宜迟到。匆匆出门时,正是早高峰,只好打摩的。所谓摩的,其实就是长了个摩托样子的电动车而已。这是交通拥堵时的利器,随时拐弯随时调头,和自行车一样自由,又和汽车一样快。每个十字路口都有。

第一个十字路口,一辆红摩的师傅一边刷手机,一边机警地四处张望,精明强悍,一副招揽生意的样子。看见我走近,便上下打量着,眼睛里仿佛有杆秤。

“去哪里?”

“大河锦江。”

他迅速报价:“十五。”“你这可是比打车还贵呢。”我说。“可是不会堵车呀,”他说,

“要是打车,你一个小时也到不了。我保证二十分钟送到。”

“不能少?”“不能。”

我走开,他也没叫。应该是觉得我会回来吧。还觉得我不会走到下一个路口去找其他摩的。钱不是问题,可我就是不喜欢他的眼神,那眼神里有一种把我算准了的笃定。

较上了劲,我就往前走,走到下一个路口。几辆摩的停在那里,其中一个蓝外套的师傅正在看街景,脸上微微挂着笑,吹着口哨。我和他搭话,说大河锦江。他说十块吧?商量的口气。我便上了他的车马上出发了。

身穿西装短裙,骑坐不便,我便侧坐,这又不好保持平衡,我便轻轻抱住他的腰。

“坐稳啊,姑娘!”他说。我默默笑:都四十多了还被称为姑娘,真有点儿小甜蜜呢。

坐上了他的车,我便觉得和他是一伙儿的了。后面来了公交车,便提醒他。远远地看见交警,也提醒他。他说他也看见了。我们的车速放得很慢,他观察着,忖度着,非常小心地行驶着,趁着路况不错的时候,便加速过去。

“被揪住过么?”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呢。不过你们客人不要紧的,要是被揪住了,我就会对他们说:‘客人你先走。我是车主,有事也是我的事’。”

“哦!”我略略地放了心。“也不会有大麻烦吧?”

“也不会有什么大麻烦的,就是训一顿呗。其实他们就是看见了一般也没事,你看看咱们这路上,他们要忙的事有多少?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他们实在是顾不过来。不过咱自己也得注意,交警他们其实也是为了咱好。安全第一呀。”

“是啊,安全第一。”

事实上他开得很稳当,小心翼翼。他从不进快车道,见到最小的坑也会绕开,路过公交站的时候,碰到公交车靠停,他从不在上下车的人群中穿过。这是一个规矩人。

很快到了这一路上最大的十字口,人车如过江之鲫,交警和协警都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在队伍里默默地等着。

________那个70后你往后一点儿! 压线十公分没啥用。80后你也往后!60后往里!还有这个小萝莉,小萝莉你很美丽,但是你不要往前挤!”

……

这都是什么呀,我伸着脖子往前看。一个戴着墨镜的个子高高的交警正在指挥路口等待的人。人们看着他,都笑了。他居然敢如此称呼这些路人,应该是对自己的判断力和幽默感很自信吧。

我抬头看看天。天色润蓝,风很清爽。今天的空气质量应该是良吧。这样的早晨,让我觉得生活是美好的。

到酒店门口时,离开会还有十分钟,正好。

我下车,把钱给他。“谢谢!”他说。

“谢谢你。你开得特别好。”我说。

“是吧?反正很安全。”他说。他说那话时似乎一点儿也不谦虚,甚至有点儿得意。

“你是我见过的开得最好的摩的师傅。”总觉得该再说点儿什么,我便又说。

他灿烂地笑起来,十分开心的样子。我也笑着点头,和他挥手告别。这最末一句话,也许是这个早晨我能给予他的最微小但是最合适的礼物。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记叙了“我”乘坐摩的的经过,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地  点

事  情  起  因

“我”的内心感受及结果

第一个

十字路口

“我”遇到精明强悍又要价高的师傅

“我”(1)_____________,没乘坐他的车

_____

_____________

“我”乘坐了他的车,还有点“小甜蜜”

3.对文中画浪线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写出了早晨天气的凉爽舒适。

B. 烘托了“我”此时心情轻松舒畅。

C. 体现了摩的师傅开车水平高。

D. 表现了“我”对摩的师傅的认可。

4.文中画直线的段落似乎与题目无关。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

5.下列对于这篇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题目中的“礼物”是指“我”最后夸赞穿蓝外套的摩的师傅的一句话。

B. “我”赞扬蓝外套摩的师傅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这也是“礼物”。

C. 文章末段照应了本文的题目,表达了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理解的主旨。

D. “礼物”作为全文的线索,使文章前后有呼应,结构完整。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