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荀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A、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

    B、分封制崩溃,各家各派提出各自主张,百家争鸣

    C、孟子等儒生得不到重用,消极遁世

    D、从现实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权谋之徒,摒弃儒家学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的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

    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探寻出活跃的儒家思想 

    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古希腊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和奴役人民时,人民斥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说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           D、法律平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①文艺复兴运动发展    ②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③启蒙运动兴起    ④电气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国文化在自己的遥远记忆中,……有过在更深层面上接受佛教文化的经验。……这个陈年经验,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面前,便变得不灵了。这时候,臃肿颟顸而又年迈气衰的古代中国文化如何能够驾驭得住轻盈便捷奔腾之马。而不思考对自身作出必要的变动呢?”文化史专家庞朴的这段话主要是批判

    A、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想          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C、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             D、陈独秀的民主和科学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19年12月陈独秀在《实行民治的基础》中写道:“我们现在要实行民治主义,是应当拿英美做榜样。”1920年9月他在《谈政治》中提出:“若不经过阶级战争,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的地位,德莫克拉西(民主)必然永远是资产阶段的专有物。”这表明陈独秀

    A、坚持资本阶级民主派立场         B、成为五四运动领导人

    C、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            D、倡导成立中国共产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发表了新年贺词:“晴朗的天空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他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第一朵是有关光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说明了当时

    A、近代物理学已失去存在的价值         B、经典力学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

    C、相对论的提出冲击了固有理论         D、量子论的诞生改变了人的思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不合宜者,渐渐湮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文中“其说”是指

    A、牛顿运动三定律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25分)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

    科技发明

    (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6分) 依据材料三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6分)

    (2)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7分)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材料二   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材料一反映了夏商西周时期同春秋战国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什么变化?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此有什么观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谭嗣同辈“将其书节抄、散布”的原因。(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881年,西方史学界“泰斗”、德国史学家兰克出版了《世界史》一书,这是一部典型的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史著作。此书风行一时,影响甚广……   1917年,德国出版了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该书试图打破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史体系,创立新的宏观世界史的编篡体例……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史学界出现用全球观点研究和撰写世界史的热潮,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论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巴特菲尔德《论中国史与世界史》等书基本摆脱欧洲(欧美)中心论的旧框架。70~80年代,从总体上说,西方世界史编写已进入整体历史或全球文明史时代。(据张广智等《现代西方史学》)

    据材料概括19~20世纪西方学者历史观的重大变化,任选材料中的一个时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时代对史观的影响。(1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