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话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陋劣之中有至好

    ——谈审丑快感

    人们不难发现,在艺术创作中,丑成了一个重要的描写对象。照理,丑的东西只能使人厌恶,何以某些丑的东西进入艺术作品,倒给人们带来美感呢?“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其卑污的灵魂难道不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吗?为什么读者在手捧《红楼梦》之际,又会产生“骂凤姐,恨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的心理呢?或者说生活丑怎么会变成艺术美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审丑快感问题。

    丑作为一种艺术内容是怎样引起我们的快感的呢?这可以从以下三点加以说明:

    第一,丑是一种背景,用来衬托美的丽质。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中,美的东西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对比效应是人感知事物的一大特征。高个子在矮个子旁边显得更高;白色在黑色包围中显得更白;健美置身于病态旁显得更健美;崇高与卑劣相比较显得更崇高;美与丑相对照显得更美。

    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把丑作为一种背景,用以衬托美的写法,是屡见不鲜的。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的死静来衬托“千帆”竞发的生动,以“病树”的病态来衬托“万木”争春的壮美。生动因有死静相与共而显得更生动,壮美因有病态相陪伴而显得更壮美。这就是说,丑还是丑,但丑作为陪衬而成为美的条件,成为美的一个源泉。这也就是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把阴影掺入光明,把滑稽丑怪置于优美崇高之旁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丑往往比美更能揭示内在的真实,更能激发深刻的美感。丑的对象,其外在的形态对审美感官具有阻拒性,它不会顺利地给人们带来快感。但它却具有一种吸引力,而且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在表象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蕴含的意味,这样,丑的对象就给人带来一种更深刻、更震撼人心的美感。而艺术家也就利用“丑”这个特性,用以表现人们的内心世界里最深邃的东西。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一雕塑件《欧米哀尔》,所表现的是一个年老的风尘女子。面容的憔悴、肌肉的萎缩、皮肤的皱纹、表情的悲哀,都令人感到这是一位再丑不过的女人。然而这件雕塑却比无数的美女雕塑更成功。有的评论家在《欧米哀尔》面前惊呼:“啊,丑得如此精美!”实际上,罗丹的这件雕塑吸引人之处,是超越外在形态的更加深刻的美学意义:罪恶的社会把一个人美好的青春和幸福给毁灭了。正是这种内在使《欧米哀尔》显得精美,并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动和深刻的美感。

    第三,对丑的揭露、谴责和批判,是令人痛快的。艺术既是对客观的反映,同时又是主体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是一道美的光亮,它可以刺穿丑,使其丑态毕露而被征服。对丑的征服会使人产生胜利感而激起愉悦之情。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说过:“在滑稽中丑态是使人不快的;但是,我们是这样明察,以至能够了解丑之为丑,那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们既然嘲笑丑态,就比它高明。”这种以美裁判丑从而激起快感的说法,是解释审丑快感的一种最流行最重要的说法。这是因为,“丑的现象本身不会令人高兴。但是痛斥它却真是一件快事啊!这是对丑的谴责,在美的理想之光照射下使人目眩,让丑的劣迹在美面前原形毕露”。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所作所为,只能引起我们的厌恶。但对她的心狠手辣、无恶不作的揭露、谴责,却使人无比痛快。由此可见,艺术创作中以美裁判丑,是审丑快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删改)

    1.下列有关“审丑快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理学实验证明,对比效应是人感知事物的一大特征,审丑快感的产生离不开这种对比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丑可以成为美的一个源泉。

    B.丑的对象的外在形态虽然不会顺利地给人们带来快感,但它能促使人们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蕴含的意味,给人带来更深刻、更震撼人心的美感。

    C.在艺术家审美理想之光的照射下,丑的东西会原形毕露,这种对丑的征服会使人产生胜利感和愉悦之情,从而也就产生了审丑快感。

    D.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中丑的东西进入到艺术作品中能够给人们带来“审丑快感”,这种快感完全取决于艺术家的主体创造。

    2.下列各项中,不适合用来证明“丑是一种背景,用来衬托美的丽质”这一观点的一项

    A.吸收丑是为了美而不是为了丑。(罗森克兰兹)

    B.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葛洪《抱朴子》)

    C.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漫兴<其五>》 )

    D.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雨果《<克伦戚尔>序》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丑的对象能转化为美,让人产生兴味盎然、无比震撼的审丑快感,这种快感是美的对象所不能给予的。

    B.美与丑是对立中的存在,两者是相反相成的。离开丑孤立地去求美,得不到美;相反,若能把丑置于美之旁,那么美就在对比中显现出来了。

    C.罗丹的《欧米哀尔》以丑的、病态的形象为题材,其目的不是展示丑,而是激起欣赏者心灵的震动和深刻的美感。

    D.“以美裁判丑从而激起快感”之所以成为解释审丑快感的一种最流行最重要的说法,是因为它较为合理地解释了艺术创作中审丑快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再游北戴河

    陈衡哲

    提到北戴河,我一定要联想到两件事,其一是洋化,其二是时髦。我不幸是一个出过大洋不曾洗掉泥土气的人,又不幸是一个最笨于趋时,最不会摩登的人。故我到北戴河去--不仅是去,而且是去时心跃跃,回时心恋恋的--当然另有一道理。

    千般运动,于我是都无缘的,虽然这是我生平的一件愧事,却不料在这样一个没出息的人身上,游泳的神反而找到了一个钟爱的门徒。当我跃身入水的时候,真如渴者得饮,有说不出的愉快。游泳之后,再把身子四平八稳的放在水面,全身的肌肉便会松弛起来,而脑筋也就立刻得到了比睡眠更为安逸的休息。

    除去游水之外,北戴河于我还有一个大引诱,那便是那无边无际的海。当你坐着洋车,自车站出发之后,不久便可以看见远远的一片弧形浮光,你的心便会不自主的狂跃起来,而你的窒塞的心绪,也立刻会感到一种疏散的清凉。此次我在那里共住了六天。最初的四天,是白天晴日当空,天无片云,入夜乌云层层,不见月光,但我每晚仍到沙滩上去看雪浪拍岸。听海潮狂啸。虽然重云蔽月,但在微明半暗之中,也可以另外感到一种自然的伟大。有一天,夕阳方下,沙上海边,阒无一人。远望去,天水相接,一样的无边无垠。忽见东方远远地飞来了三只孤鸟,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到何处去,在海天茫茫,暮色凄凉之时,与我这个孤客,偶然有此一遇,便又从此相隔天涯。山石海潮,千古如此,而此小小的一个遇会,却是万劫不能复有的了。

    朝日出来的地方,在东山的背后,故虽可以看见朝霞,但不能见到朝阳。待朝阳出现时,已是金光满天,人影数丈了。落日也在西山背后,只有满天红霞,暗示山后的情景而已。唯有月出是在海面可见的。我天天到海边去等待,天天有乌云阻障。到了第五晚,等到七点半钟,在东方水天相接处,忽然显出一条红光了。那光渐渐的肥大,成为一个大红火球,徘徊摇荡在天水相连处。不到一刻钟,便见沧波万里,银光如泻,一丸冷月,傲视天空。于是我便赶快雇了人力车,到联峰山去,在莲花石公园的莲花石上,松林之下,卧看天上海面的光辉。那晚的云是特别的可爱,疏散的是那样的潇洒轻盈,浓厚的是那样的整齐,那样的有层次,它们使得那圆月时时变换形态与光辉,使得它分外可爱。不过若从水面上看,却又愿天空净碧,方能见到万里银波的伟大与清丽。

    北戴河的海滨是东西行的一长条沙滩,所以那里的区域,也就可以粗分为东中西的三部。

    东部是以东山为大本营的。住在那里的人,大抵是教会派。他们生活的中心点是家庭,他们中间十分之九是外国人,尤以美国人为最多。他们对于外来的人,也能十分友善。

    中部以石岭为中心点。住在那里的人,大抵是商人,尤多近年来在中国经商暴发的德、俄商人。代表中部精神的,是血红的嘴唇、流动的秋波以及富商们的便便大腹。似乎大家所企求的,不过是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乐而已。

    西部以联峰山为中心点。住在那里的,除了外交界中人之外,有的是中国的富翁,与休养林泉的贵人。公益会就是他们办的。我虽然自度不配做那区域的居民,但一想到那些红唇肥臂,或是秃头油嘴,自命为天之骄子的白种人,我便不由得要感谢这些年高望重、有势有钱的公益先生们,感谢他们为我民族保存了一点自尊心。我在公益会的浴场游泳时,心里觉得自由,觉得比在中部浴场游泳时快乐得多了。

    住在西部的中国人既多,女子当然也有不少。二三十岁的女子大抵是很斯文地坐着,撑着伞看看而已。恋爱的年轻男女却不是没有,是乘着月暗潮狂的时候,遮遮掩掩,羞羞涩涩,在沙滩上走走说说而已。虽然我因住居之时不久,见闻有限,但这个情形也未尝不可以代表住在那里一部分的中国青年在社交上的自由与管束。

    廿一年九月

    (原文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A.文章第一自然段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到北戴河不是为了赶时髦,体现了作者留洋而不迷洋、不趋时的人格魅力,其中“另有一道理”巧妙地表现了全文的主旨。

    B.游北戴河时的最初四天,入夜便乌云层层,不见月光,但作者没有遗憾和懊恼,而是从重云蔽月的景色中感觉到自然的另一种伟大,特别是对三只孤鸟的描写,给全文定下悲壮的感情基调。

    C.在描写月出时,作者采用渲染烘托的手法,用云的可爱表现月的美丽,比如用三个“那样”渲染了圆月时时变换形态与光辉的可爱等。

    D.作者描写了居住在风景区东中西部的人们的形象,十分生动形象,比如在概括“中部精神”时用“血红的嘴唇……富商们的便便大腹”等描绘出居住在中部的人充满腐化的气息。

    E.北戴河是一个种族区域界限明显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旅游风景区,作者的见闻无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流露出民族文化思想,表现出对所看到事物的深入思考。

    (2) 请简要分析文章在结构上的主要特征。

    答:            

    (3) 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具体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            

    (4) 综观全文,简要探究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清】 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不可伸,逐发愤以卒。君抱痛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得通判松江水利船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好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一已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 ,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于纪之诛。必加详报,则已虽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公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立于天下。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及其筮仕,秩避闲散,徙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

    (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

    [注]①稇(kǔ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值母病           笃:严重。

    B.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

    C.君奉巡察         委:委派

    D.咸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其尊府直谅为族人所怨怒/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B.滨海失业民多通海洋以逐利/邻厚,君之薄也

    C.因潜请布政辰公/ 得复见将军

    D.既方伯所知/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的项是

    A.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过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

    B.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向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C.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表现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济,有机会升迁时却病故,未能尽展才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译文:

    (2) 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译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浣溪沙

    朱敦儒(宋)①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 ①朱敦儒(1081-1159 ),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

    ②箨:竹笋的壳皮。

    1.从“日长独自倚阑干”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做简要的分析。

    答:

    2.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未落,                         ,无食桑葚! ——《诗经·氓》

    (2)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 《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胜欣喜。

    (3) “                     。”两句表现了作者脱离官场、如释重负的愉快心情,是《归园田居(其一)》的点睛之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官者,公仆也。如果各级官员对普通百姓的疾苦       ,而热衷于“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那就与我们的“公仆”理念背道而驰了。

    ②长期以来,种种浪费现象——自来水龙头长流水、阅览室无人灯长明、饭桌上总是剩半盘等,在我们这里早已        ,不足为怪了。

    ③每天都会出现上公交车不排队的乱糟糟的情况,司机       ,从不加理睬。那么,乘客的文明上车,谁来加以引导?何时才能实现?

    A.视而不见     司空见惯     熟视无睹

    B.司空见惯     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

    C.熟视无睹     司空见惯     视而不见

    D.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     司空见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5年8月14日,TFBOYS组合成员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在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出席“阳光跟帖”行动,并担任阳光行动大使。

    B.通过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 ,见证了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与世界文明和谐交流的气度与胸怀,更彰显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执政情怀。

    C.中国人民挺立起凛然正义的铮铮铁骨,筑成中华民族新的长城,依靠全民抗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无论就读的是重点名校,或者职业院校,比文凭更重要的,是阳光的心态、奋斗的足迹和健全的人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众所周知,昆曲的繁荣是与众多作家、学者的全力投入分不开的,        , 昆曲便无奈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寂之中。         ,只知道按照日益僵化死板的规范创作出一部又一部毫无新意的作品。

    A.待到汤显祖、孔尚任等引领过时代思潮的知识精英消逝在历史的地平线以外前代大师的艺术水准是平庸的后继者们难以达到的

    B.等到地平线上消逝了汤显祖、孔尚任等引领过时代思潮的知识精英平庸的后继者们难以达到前代大师的艺术水准

    C.待到汤显祖、孔尚任等引领过时代思潮的知识精英消逝在历史的地平线以外平庸的后继者们难以达到前代大师的艺术水准

    D.等到地平线上消逝了汤显祖、孔尚任等引领过时代思潮的知识精英前代大师的艺术水准是平庸的后继者们难以达到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这个句子出自纪伯伦的《雨之歌》,其中的“我”是诗人描写的“雨”。请你仿照这种句式,写一段话,并注明你所描写的对象。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答:            

    描写的对象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对部分幼儿和中小学生就“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首先和谁说”这一问题开展调查的统计表,请写出该表反映的现象,并据此提出一条建议。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年级

    妈妈

    爸爸

    同学、朋友

    谁也不说

    幼儿园

    65.6%

    24.1%

    3.6%

    9.4%

    小学

    54.6%

    21.3%

    8.7%

    14.6%

    初中

    24.4%

    9.9%

    35.5%

    27.9

    答:现象:            

    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话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16年里,严彩艳转换了四种身份:秘书、老师、法官、律师。在省高院担任法官的9年是严彩艳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法官也是她曾经的梦想职业。然而,当这一职业渐渐给她无力感时,即使人至中年,她也毅然辞去别人眼中的“铁饭碗”,一切清零,从实习律师做起。她说,人生苦短,再不做就来不及了。在她看来,“转身”只是因为“理想未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