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2 题,选择题 23 题,连线题 4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 题
  1. 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至忠直疏远,馋佞辐辏”。他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 王安石性格的偏执   B. 宋神宗去世

    C. 用人不当   D. 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是下面哪一个法令实行的原因

    A. 青苗法   B. 市易法   C. 方田均税法   D. 募役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3 题
  1. 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与洋务运动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B. 重点发展军用工业

    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 采取官办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上述观点

    A.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

    B.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

    C.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D.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俄国1861年改革剥夺了贵族地主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地主的强烈抵抗。过去贵族地主不能随意转让和买卖土地,他们现在成为真正的土地所有者并获得最好的土地。许多贵族已经或濒临破产,改革却使他们获得了一大笔资金。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改革实际上是由贵族地主支配的

    B. 改革使俄国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C. 改革加强了贵族地主的经济实力

    D. 改革未能反映当时历史发展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正如梭伦自己在诗中所说,“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由此看来,梭伦改革

    A.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

    B.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的

    C.协调了贵族的内部矛盾

    D.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

    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北魏因改革成为强大帝国

    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最能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给农民耕种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己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童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

    B.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的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C.改革相对革命而言对生产力的破坏小,一定程度有利于社会发展

    D.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A.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C.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梭伦的金钱政治对于当时的雅典还不失为一次革命。我们不能忘掉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这一评论基于梭伦改革

    A.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B.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C.确立了财产等级的参政制度     D.颁布了免除一切债务的“解负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春秋时期(    )

    A.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

    B.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

    C.国家要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

    D.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春秋后期鲁国“初税亩”和齐国“相地而衰征”的共同影响是

    ①增加了国家收入

    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商鞅

    A.主张立法为民        B.强调有法可依

    C.关注法律实施        D.重视赏罚并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史家在评价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时写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该史家关切的是

    A. “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精神   B.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C. 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D. 史家当具史才、史学、史识、史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 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C. 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D. 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开凿的,但是下面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汉化政策的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 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

    B. 限制地主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

    C.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D. 责令地主将兼并之财上缴国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王安石说:“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由此可见他(     )

    A.主张儒佛合一            B.抨击当朝统治

    C.抨击科举制度            D.注重经义策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布鲁斯·雪莱的《基督教会史》认为:加尔文强调上帝的主权反过来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国家观。路德倾向于认为国家至高无上。……但加尔文教导说,没有人(无论是宗教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加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据此可知雪莱主要强调

    A、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     B、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结果

    C、加尔文教崇尚民主共和       D、宗教改革思想是现代宪政的核心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阿里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近代化的措施有

    ①阿里采用西方机器大生产发展军事工业

    ②阿里聘请外国专家到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

    ③阿里规定各部部长和省长都由他亲自任免

    ④阿里聘请外国军事考官,为埃及培养新型军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某同学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研究性学习时,在网上收集到一份资料(见下图),该材料最能佐证

    A.农民购买份地的价格指数快速飙升

    B.改革前俄国农民运动的不断高涨

    C.改革前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D.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4 题
  1. 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著名改革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中期的财政状况

    年财政收入

    年财政支出

    6300万缗-6800万缗

    军费

    约4800万缗

    官俸

    约1200万缗

    皇室

    约720万缗

    祭祀

    约325万缗

    岁币

    75万两绢

    ——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

    材料二神宗下令从皇宫内库中拨出500万贯钱和300万石米作为周转经费,并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无而移用之”。还规定要尽量了解京师的库存及所需物资情况,并遵循“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并可通过“变易蓄买”的办法,使“利权归之公上”。

    ——叶坦《大变法》

    材料三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嫌其近,弱者恶其远。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

    ——(清)张彦士《读史辩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北宋中期的财政状况。由此王安石提出了怎样的理财观?

    (2)材料二反映的变法措施是什么?有何益处?

    (3)材料三肯定了变法中的王安石有哪些长处?在作者看来,哪些因素制约了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武帝原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十三部刺史,并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地方监察法规,即《刺史六条》,规定对地方官吏按以下六条监察:

    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 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详讹言;

    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恬荣势,请托所监;

    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 货赂,割损正令也。

    (注:石,是粮食的计量单位。汉朝郡守的体禄为两千石。)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刺史六条》监察的主要对象和内容。(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刺史六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只有两个皇帝获得了“大帝”的名号:其中一个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至1796年在位)。她上台处于俄国农奴制经济初步瓦解和阶级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对内政策方面,大力强化专制制度、中央集权制和贵族特权,稳定国内局势,力图加强贵族官僚的国家机器,扩大贵族特权,维护和发展农奴制,颁布一系列法令,加强了贵族在各地的权力;在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强制的俄罗斯化政策。维护农奴主利益,并且她将农奴制度发展到顶点。在国家以农奴制为统治基础的时候,又明智地宣布工商业自由,取消对贸易的限制,鼓励向国外出口俄国的农副产品。称自己统治为“开明专制”(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俄国实行“开明专制”,既是受欧洲宫廷的政治风气影响,也是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推动所致)。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期,俄国的工商业获得较为迅速的发展。俄国的手工工场的开工数目从1762年的984家增加到1796年的3161家。俄国的生铁产量从1760年的6万吨增加到1800年的16万吨。

    在对外政策方面,为实现其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对土耳其发动了两次战争,打通了黑海口,完成了彼得大帝始终没有完成的心愿。侵占黑海北岸广大地区。同瑞典进行了战争,伙同普鲁士、奥地利3次瓜分波兰。侵占了周边领土,使俄国版图由此扩大了67万平方千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力图组织反法联盟,积极参与欧洲君主国镇压法国大革命,在俄国历史上开创了干涉欧洲革命的先例,使俄国成为欧洲宪兵。

    (1)根据材料回答,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措施中,为何既要强化农奴制又要发展资本主义?

    (2)概括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对俄国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