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睢(zī)  难(jié) 凿(ruì) 而不舍(qì)

    B.厚(shi) 当(gòu) 社(jì) 咬文字(jiáo)

    C.拮(jū)  害(zèn) 存(xù) 才放旷(shì)

    D.取(jí) 烦(nì) 咨(zōu) 坚执锐(p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愕然 藻饰  旁骛 根深蒂固

    B.嬉闹  要诀 亵渎  格物致知

    C.修身 逞辨  干系 黎明百姓

    D.掺杂  趱行 商酌  精血诚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_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__ ,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

    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

    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届雨果最佳长篇故事奖。

    B.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C.“组队读书”能改变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现状,让人们学会深度阅读和系统阅读。

    D.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词默写

    ①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③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古诗词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时机成熟与否必须缜密裁察,一般说来,最好是把一切大行动的开端交由百眼巨人阿耳戈斯照管,而把其终结交由百手巨人布里阿柔斯照管。令政客隐形的普路托之盔,就是在议事会上保守秘密,而在付诸行动时迅捷无比。因为事情一旦到了要采取行动的地步,迅捷就是最好的保密手段,就像子弹出了枪膛,飞行起来速度极快,非人的目力所能及。

    这段文字出自英国思想家      的随笔中的《           》。这位思想家有句名言为千万中国人所熟知,那就是:“                      ”。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拥有了手机。手机强大的使用功能在给生活带来便利并增添趣味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

    材料一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热棒。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   “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这些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   据一位学生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 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针对许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请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利:

    弊:

    3.学会正确使用手机,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了引导全班同学正确使用手机,请你拟写两条手机使用的班级公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词鉴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全词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       。(填表达方式)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甲】【乙】两文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低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吴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⑤孟津之河:黄河。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

    1.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每自比管仲     采贤俊岩穴

    B.先主器        君吴、楚

    C.智术浅短      有何异才应斯举

    D.将军岂愿见之     得无诸君是其苗裔

    2.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的意思。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2)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

    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先对其进行了侧面描写。

    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是一个判断句。

    D.“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4.刘备为求贤而           (填一成语),由此可知,在对人才的认知上他与蔡洪是有共识的。蔡洪的主要观点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

    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

    裴鸽

    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

    十一岁

    初冬的早晨,屋外还是一片漆黑,充溢着暖暖的灯光的厨房便成为世界的中心。睡梦中的我隐约听到窗外大扫帚掠过地面的唰唰声,接着在屋里往往会有“啪”的一声,因为妈妈常会在经过小仓库时碰掉一两个玩具。然后我能想象到腰椎不好的妈妈绝不会弯腰,而是蹲下来,拾起掉落的玩具,摆回原处。她会迈着花仙子般轻盈的步伐进入厨房,当然不是那种小精灵了,应该是睡美人的精灵婶婶。

    水龙头的流水声,燃气灶被拧开的声音,盖上锅盖的声音,水被煮沸的声音……掀开锅盖,水汽弥漫,犹如精灵山谷的密林晨雾。水被倒进碗里,是山谷绝壁上飞流直下的瀑布,蒸腾着“白烟”,激荡着水花。然后是磕鸡蛋的声音,打蛋时碗筷撞击的声音。突然,一切声音戛然而止。一秒、两秒、三秒,筷子缓慢搅水的声音渐渐传来,我松了一口气。想象到前几秒,鸡蛋沿着碗壁滑入水中,像一大束阳光徐徐流下来,渗入透明的泉水中。鸡蛋几乎是在一瞬间转化成一团团软绵绵的淡黄色云朵,飘来飘去。我咽下口水,半眯眼睛,沙发左端的爸爸像一个魁梧版的“长妈妈”,摆个大字,睡得正香。爸爸的胃病没养好前,妈妈每天早晨都会给他冲一碗鸡蛋。我想起爸爸的手总会在严冬中被冻出几道小伤口,他站在柜台里用粗糙的手指认真地摆弄玩具上的小轴承的画面,我永远也不会忘。

    我们的路上有对彼此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

    沙发上的那个孩子翻了个身,缩回了在爸爸啤酒肚上取暖的脚,又酣然入睡。

    十五岁

    雨,又是雨。秋夜本该是爽朗惬意的,可是今天例外。车窗外,一棵棵法国梧桐缓慢地向后移动,黄绿参半的叶子在冷冷的夜雨中显得格外诡异。路灯点点昏黄的光悬浮在空中,商场的广告牌在远处发出刺眼的白光和红光。我能清楚地看到车前的每一滴雨珠,在灯光和黑暗交接的地方,凭空射出了一簇簇的白色蛛丝。雨声、树叶声、鸣笛声、汽车驶过水层的声音无一例外地从窗外闯进来。

    我躺在妈妈的怀里,盖着外套,刚脱下来的,有点湿。“妈——我鞋都湿了!”我懊恼地抱怨。妈妈本能地直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她刚松开的手又搂紧了我。“快脱了!脚不能沾凉水的。都多大了,鞋湿了还不知道自己脱吗?”我只得磨蹭着双脚将两只鞋踹掉。“也不知道北京下雨了吗……”妈妈又开始皱眉了,她平常没表情的时候,额头两眉中间也会有凹痕,现在更深了。“你哥当时走的时候就没带伞,也不知道记不记得买把伞。”我还没说话,爸爸突然回答说:“你有什么可担心的?一个男子汉还怕淋点雨吗?”说着掏出了手机递过来,“你要是实在担心就打个电话问问吧。”我接过手机,解开锁屏,刚准备按下拨号键,突然发现主页面的时间显示栏下面有每日的天气预报。“多云转晴,温度7℃~12℃,1~2级西风”,它显示的所选定预报城市不是我们的城市,而是北京——哥哥上学的城市。

    原来每个人的路都承载着他人的期待,你走每一步都牵动着爱你的人焦灼的目光。

    一条未查看的短信被我点开,上面说:“爸,晚上有雨。”

    ……

    我有过这样一些记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但有时候,开始也是结束,而结束恰恰又是开始。梭罗说:

    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

    1.文末说“我有过这样一些记忆”,文章写了哪些记忆中的小事?(至少四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 文中画线句,完成相关题目。

    (1)“妈妈本能地直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赏析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2)“爸,晚上有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章写到“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简要分析“十一岁”、“十五岁”这两个片段为什么会“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

    4.选出与梭罗的“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这句话在本文中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   )

    A.随着时光的流逝,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到最后会让你觉得特别滑稽可笑和微不足道,对此你会投去孩子般的目光。 (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

    B.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 (余秋雨《洞庭一角》)

    C.孩子们懂得了怀念:以往的铃声,它到哪儿去了?惟有一点是确定的,它随着记忆走进了未来。 (史铁生《庙的回忆》)

    D.一旦作出决定,实际上便坠入了一股巨大的洪流之中,这洪流会把你带到一个你作决定时从来没想到的地方去。 (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5.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一些微不足道却又刻骨铭心的记忆。请说说你的一段烙印在时光尘埃里的生命片刻的记忆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语段

    ①为什么你睡了11个小时仍然觉得疲劳?为什么你花了许多时间去度假,回来后依旧没有生活的热情?这是因为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让你得到放松。那么抛弃它,来一场休息的革命!

    ②休息方式有很多种,睡眠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它对睡眠不足者或体力劳动者非常适用。“疲劳”主要是由体内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引起的。如果十分疲劳,应采取静的休息方式。通过睡眠,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闭目静息,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起来活动。但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一味地补睡眠并不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③你写了一天的文案,主持了一天的会议,当一切都结束了,你叹到:太累了,今晚我要睡个好觉。其实这是一个陷阱。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使你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因为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的方式来恢复体能,而是要找个事儿让精神放松下来。这样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下班后游泳半小时你就会神采奕奕,而周末两天不出门你依旧无精打采。

    ④既然睡眠不是帮助脑力劳动者休息大脑的最好方式,那么什么休息方式才是行之有效的呢?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神经细胞,功能都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这一个区域活动,另一个区域就休息。所以,不必停止活动,只需改换活动内容,就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比如,你星期五写了很长时间的企划案,最好第二天去给你的盆栽剪剪枝,以便使头脑清醒,而不是睡到日上三竿。

    ⑤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不妨在脑力劳动内部进行转换。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研究学问时,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会感到疲倦,甚至不能连续半小时集中精力在一个问题上。但是,他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他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思考下去。他说:“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着休息大脑。我在治学中充分利用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所以,如果你有好多问题要处理,最好交替进行,以免过度疲劳,耗尽精力。

    ⑥如果你的精神超级紧张,不妨尝试去做点儿有挑战的事。心理学家发现解除精神紧张的方法,是去处理需要精神紧张才能解决的问题。曾经有一位精神即将崩溃的总经理找到一位医师,想获得有效的治疗建议。结果他得到的处方是去动物园当驯狮师,一个月以后竟然完全康复。所以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你可以为自己再找份工作,但不要和你的职业类似。比如去孤儿院做义工,或者去一个复杂的机械工厂做学徒,或者做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等。

    ⑦可见,变换思考和活动的内容,的确是针对脑力劳动者的一种积极有效的休息方式。它调整了我们的生活状态,让我们重新找回生活的热情和工作的动力。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2.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对睡眠不足者来说,睡眠是一种非常适用而又有效的休息方式。

    B.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

    C.卢梭在治学中通过将脑力劳动转换为体力劳动的方式来消除疲倦。

    D.当精神超级紧张时,你可以尝试再做一份与自己职业不类似的有挑战性的工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

    读书重在选择

    潘裕民

    ①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曾说过:“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精湛的。”可见,读书一定要有选择。

    ②读书要有所选择,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也许有人会说,博览群书被古人提倡,现在我们为什么非选择不可?我们知道,西潮东渐以前,中国有的学者曾有“读尽天下可读书”的抱负。但是,今天的博览群书,和古人的博览群书有很大差别。古时书少,很多书是以诗词、文言文的形式写下来的,言简意赅。即便是古代散文,篇幅也不是很长,博览群书比较容易。而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书太多,各类图书让人眼花缭乱,各种读本蜂拥而至,长篇巨制铺天盖地,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最想读或必须读的书来阅读。

    ③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一生读书无数。一次,他到美国访问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的人因其藏书量大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也无不为之惊叹,只有钱钟书一个人默不作声。图书馆的人问他有何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这话看上去风趣,却是事实,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19世纪英国作家罗斯金就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因此,今天我们提倡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择意识,多读好书。

    ④毛泽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领导人,他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他所说的“奇书”,不在择读之量,而在择读之内容与效果。毛泽东的择书,排在前三位的是哲学、马列和文史,尤其在他晚年时,仅《红楼梦》就阅读和收藏了20种不同版本的线装书。当然,那些与他的实践活动关系不大的书籍,他也有选择地阅读了很多。

    ⑤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没错,但是并不等于读任何书都是“有益”的。尤其面对之前从未看过的“新书”,更要有所选择。美国哲学家阿尔考特曾说过:“一本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其实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或者在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历史上、现实中都有许多建议,如“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书是有等级的,有好坏之分。王充在《自纪》中讲述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时说过:“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他所著的《论衡》一书就属于“为世用者,百篇无害”的好书,至今仍为人们所珍藏。书是人类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也有霉的、烂的、不合用的。所以,一个人不能随便读书。别林斯基也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⑥如此说来,读与不读、粗读与精读,都要有所推敲。何况今天印刷术那么发达,出的书不计其数,版本也很多。比如《论语》一书,就有无数版本,让读者不知道读哪种好。尤其是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不同版本、译者、出版社的差别很大,一定要选名社、名翻译家的版本来读。另外,在内容、文字等方面也要有所选择,学会取舍。

    ⑦“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在面对书海时学会选择,在面对同一本书时,也要善于对其内容进行选择。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只不过是改头换面炒冷饭,如果我们捧着这样的书籍,还一本正经从头读到尾,岂不是浪费时间?

    1.作者认为“读书重在选择”,对于如何选择,作者提出了哪些意见?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2.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古时书少,古人博览群书比较容易,而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图书种类繁多,长篇巨制铺天盖地,博览群书是无法做到的。

    B.毛泽东爱读书,会读书,他枣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他所说的“奇书”,不仅在选择读之量,而且在选择之内容与效果。

    C.书是人类的仓 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读不合适自己的书不但“开卷无益”,反而比不阅读的坏处还大。

    D.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捧着这样的书籍从头读到尾,就是浪费时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1)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株三叶草正在奋力生长……

    它的旁边,是一棵亭亭如盖的大树,三叶草仰望着它,心生羡慕:“啊,你真伟岸呀!我真希望能长得与你一样高大。”大树俯视着它:“伟岸本就是我的名字。”

    它的另一边,一株狗尾草也在奋力生长,并慢慢地超过了它,它对狗尾草很是愤然:“你凭什么比我长得更高呀?”狗尾草沉默不语,仍奋力生长。

    秋天到了,三叶草和狗尾草都日渐枯萎,大树依然伟岸。这时,三叶草对狗尾草叹道:“你虽然比我长得高,但我们的命运却一样。”狗尾草说:“不,我明年依然会比你长得更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