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C、H、O、N、P是ATP、核糖体共有的化学元素

    B. 细胞膜上的受体、载体都具有特异性

    C. 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和溶菌酶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D. 肝糖原和蔗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浆细胞表面形成的突起,有利于浆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B.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使CO2的释放过程快速有序

    C. 突触小体内线粒体数量相对较多,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

    D. 神经细胞膜受到刺激时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强,有利于动作电位的产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 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 酶量减少后,图示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 升高温度后,图示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 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磷酸肌酸主要储存于动物和人的肌细胞中,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和磷酸肌酸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磷酸肌酸(C〜P)+ADP═ATP+肌酸(C)

    A. 磷酸肌酸是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B. 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偶联

    C. 肌肉收缩时,在磷酸肌酸的作用下使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D. 据ATP的结构推测生物体内还存在着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如GTP、CTP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到载有水绵和好氧菌的栽玻片①上,将装片②暴露在光下,结果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前,装片都要先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

    B.装片①中仅有光处理和无光处理一组对照

    C.装片中的好氧菌的聚集位置说明光合产物中有氧气

    D.用透过三棱镜的光束照射装片②得到的结果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如果能人工合成DNA分子,并用膜将其与其它成分包裹后,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如果能够生长和繁殖,则组装细胞成功。请回答:

    (1)组装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____________,它在细胞中的功能有___________。组装细胞具有上述多项功能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2)若成功合成所需的DNA分子等物质及核糖体后,组装成完整细胞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所用到的结构在组装细胞生命活动中所承担的功能是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细胞可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具体过程为:内质网形成吞食泡包裹受损线粒体,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体,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清除受损细胞器。请回答:

    (1)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

    (2)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__________。

    (3)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

    (4)溶酶体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_________。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__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速率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速率的曲线。

    (1)在胚根长出前发生的主要是__________呼吸,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以H218O浸润种子,则有氧呼吸过程中18O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

    (2)26℃下,将莴苣种子交替在红光(R,1min)和远红光(FR,4min)下连续曝光,处理相同时间后,种子的萌发率如下表。

    光处理

    萌发率%

    光处理

    萌发率%

    R

    80

    R—FR-R

    79

    R—FR

    7

    R—FR—R—FR

    7

    ①本实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红光对种子的萌发起促进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实验中光处理情况的判断,种子萌发率的高低由__________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9分)为研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科研人员对某植物不同百分比的叶片进行遮光处理,在适宜光照下检测未遮光叶片单位面积的CO2吸收速率和淀粉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要能持续进行,除要适应的温度和水分外,还必须满足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叶肉细胞中,光反应阶段产生的NADH在暗反应阶段参与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产生的O2与NADPH反应生成水的场所是__________。

    (3)图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植株遮光叶片的比例上升,未遮光叶片光合速率逐渐上升,出现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植物叶片光合速率除受环境因素影响外,还受__________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请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使用的实验材料除人口腔上皮细胞外,还可以使用洋葱鳞片叶 __(填“外表皮”“内表皮”或“内、外表皮”);若要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可以使用洋葱鳞片叶_____(填“外表皮”“内表皮”或“内、外表皮”)。

    (2)现有一种由人工膜制成的袋,为检测淀粉和碘能否透过该膜,现提供试剂和用品如下:铁架台、烧杯和人工膜袋各一个,1%的淀粉溶液、稀碘溶液和棉线。

    ①请用上述试剂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该膜,请用示意图表示(加图注)。

    ______

    ②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