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诳眩黎庶,纠合群愚,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

    A. 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B.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C. 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

    D. 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

    A.世俗清醒的世界观并未出现

    B.亟待改变传统的基督教信仰

    C.用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至明朝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它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者以“润笔为生”。材料能说明:

    A. 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   B. 儒家传统价值观念发生转变

    C. 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   D. 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属于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 民本思想

    B. 礼法并重

    C. 仁政德治

    D. 礼治为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 法家思想的衰微

    B.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 黄老之学被推崇

    D. 程朱理学的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朱熹意在

    A. 倡导重德修身

    B. 适应皇权的需要

    C. 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D. 维护纲常名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古代史学家多以封建制和郡县制来划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顾炎武希望“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这反映了顾炎武

    A. 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

    B. 呼唤圣人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C. 强调地方应该拥有一定自治权

    D. 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材料

    A. 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

    B. 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目标

    C. 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 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的思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

    B. 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

    C. 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

    D. 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相对主义”“否定权威”“注重实利”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 孔子

    B. 墨子

    C. 普罗泰格拉

    D. 苏格拉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伦理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等道德规范。董仲舒按阳尊阴卑理论,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主从关系,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朱熹进一步阐释“君为臣纲”就是臣下对君主尽心竭力,臣下做好“忠”的角色是天下太平的关键;“父为子纲”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对父母的行孝延伸出弟对兄的“悌”,孝悌是子、弟的责任和使命。“夫为妻纲”的关键是“节”,它用于规范夫妻构成的家庭式人伦关系,正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极力贬斥夫丧改嫁的做法。“三纲”是“天理”在人伦道德中的表现。

    ——据徐广东《三纲五常的形成和确立》等整编

    材料二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自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格者,三纲之说为之也。忠、孝、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三纲之说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共和立宪制,不彻底除“三纲”之说,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摘编自陈独秀《青年杂志》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古代“三纲”之说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三纲”之说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谈谈你对“三纲”之说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汉初的几十年,虽然废除了秦王朝个别过于残忍的法律条文,但就司法体系和司法实践而言,几乎完全因袭秦王朝。当时以贾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建议汉王朝约法省刑以安定民心。董仲舒认为,要克服汉承秦制的弊病,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小修小补,而关键在于改变汉王朝的指导思想,换言之,就是以《春秋》作为汉王朝最高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有一个案子是这样的: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而误伤乙。按当时法律,杀人者死,甲殴父当枭首。董仲舒认为按照春秋“原心”(根据动机)诛罪原则分析,甲的本意是保护自己父亲,既属于正当防卫,又本意不是为了伤害自己父亲,故只能属于误伤,而不能算犯罪。由于这种司法原则合乎以血缘、伦理、宗法、地缘关系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需要,因而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

    ——摘编自马勇《董仲舒传》

    材料二西塞罗(公元前106年一前43年)是古罗马最有才华的政治家之一,他不仅当过执政官、元老院元老、总督,积极从事政治活动,而且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演说家、哲学家、散文家。他生活的时期,法学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解释市民法,回答市民法的问题,周旋于细枝未节当中。西塞罗则认为要从法律根源深处来解释法的问题。在他看来,自然法亦即正确的理性,才是真正的法律,是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上帝是自然法的制定、解释者和监护者;成文法必须符合自然法,否则就称不上是法律。自然法、理性和上帝是统一的,公正、善和成文法则是它的体现。所有的人在这种神圣的自然法面前都是平等的,但不是财产的均等,而是理性的共有

    ——摘编自西塞罗《论法律》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与战国时期法家法制观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董仲舒、西塞罗关于法律认识的共同点。分别说明两人对法制建设产生的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