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字词书写 2 题,句子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拔掉心底的篱笆

    ①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不知从哪儿听来的;一个人如果学习成绩优秀,那么他在体育方面多半会很差。另外,我常常感冒,这让我更加确信我是个体质弱的人,不适合竞技类的运动项目。

    ②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我很想报名田径比赛,但你知道,我是不会报的。

    ③那天体育老师找到我: 你怎么没报项目?我把心底的担忧倒了出来。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你错了,人都会感冒,不时地感冒一次,恰恰证明你的免疫系统是敏感且运转正常的,反倒可能说明你体质好;跑步是可以练出来的,也许你在耐劳方面出色,来试试吧!

    ④你完全能想象我当时有多高兴,猛然发现自己的先天条件并无缺陷,甚至有优势,那些被我看得比山还重的束缚,仅仅是因为过去的我孤陋寡闻。我最终报名参加了长度最长的长跑比赛,拿了第三名。

    ⑤高二时,学校文理分科。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没有语文成绩好,虽然也不低,师长们多年来在耳边不停提醒我:你数学需要提高啊! 你偏科啦!我渐渐也承认了这个现实:我脑子不灵,于是我报了文科班,但依旧对数学这一科怕得要死。分科之后,教我们数学的是当地名声赫赫的泰斗级老师。

    ⑥有一次他问我: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把数学也兼顾一下呢?我说:老师,我从小数学就偏科,我不擅长学数学。

    ⑦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刷新了我读高中时的“常识”:你错了,咱们现在学的内容跟以前的知识并没太大联系,从前学得不好,现在可能学得好;你刚刚的表达不准确,什么叫“我不擅长数学”?数学领域分为代数、几何,等好多部分,涉及的能力有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我看你的逻辑能力就很强,可能擅长数学中的一部分。

    ⑧我听到这话别提多高兴,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那学期的考试,数学满分值150,我拿了142分。

    ⑨参加工作后,一位读者朋友过了不惑之年,想学外语,但恐于年龄大学不成,问我怎么办。说实话,我没法盲目地激励他。众所周知,人岁数一大,大脑会退化。后来,我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人计算速度及注意力方面确实下降了,但脑细胞丝毫没减少,在模式识别、逻辑推理方面不降反增,年纪大了也不存在“舌头变硬学发音会吃力”这一说。我赶紧把这喜讯告诉他,他像我小时候一样欢喜,如今已经学有小成了。

    ⑩人的很多恐惧和心理障碍,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抑或是早年间被别人在脑海里围起来的篱笆。你经历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很多自己以前觉得是问题的地方其实都不是问题。另一个方面,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

    (摘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拔掉心底的篱笆”含义的理解

    2.请梳理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心底的篱笆

    拔掉篱笆后

    小时候

    以为学习好则体育差

    A_____

    高二

    相信语文好则数学弱

    B_____

    参加工作后

    C_____

    英语有小成

    3.语言品味

    (1)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赏析加点词语)

    (2)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从语言风格的角度赏析句子)

    4.“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5.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心底的篱笆,说说留在你心底的篱笆是什么?结合本文给你的启示说说该如何拔掉它们?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释】 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

    (3)然今遣汝者    )       (4)力改故习(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3.【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上看又有何不同?

    写作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法上:【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2 题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屏(_______)zhàng     澎(_______)pài     斑(_______)lán     (______)gèng古  可歌可(_______)qì     家(_______)yù户晓  (_______)jū躬尽瘁   (______)

    xuān闹咳(_______)sòu       力挽狂(_______)lán   qí(______)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边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1)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通士兵正在操炼。

    (2)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查或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3)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妇儒皆知的人物了。

    (4)闻一多先生目光迥迥,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错别字

    改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1)、旦辞黄河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

    (3)、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雌兔眼迷离。

    (5)、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6)、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__________,送儿还故乡。

    (7)、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9)、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

    (10)、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祥子是老舍先生笔下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________为生,他的妻子_________,也是车厂长_________的女儿,祥子还有一个心上人叫__________。

    (2)、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语言运用

    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

    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两则告示主要是想告诉游客什么?你觉得写的好不好,理由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